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698281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和教育研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基本内容 及其教育研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研究,是中华民 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重要的核心的子课 题 德育内容的民族化,决定德育内容的有 效性;德育内容的有效性,决定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 提高中国德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实现 学校德育的民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体系 构建学校德育民族化、现代化和科学化 ,关键是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亦即构建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 德体系关键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 接。 不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不懂 得中国德育,不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育,是不合格的学校教育工作者。 本讲内容: 一、中国道德及教

2、育在各历史时期的形 成与发展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体系的 构建 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道德及教育在各历史时 期的形成与发展 综观、系统考察中国5000多年的道德 历史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确实存在德 目及德目体系问题。 德目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继承性和 操作性。 没有德目的德育不可能有针对性、遵 循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据史料记说,古代伏羲氏统治天下的时候,画 出八卦,造出文字,从此产生文章典籍。即三 坟、五典、八索、九丘 三坟,系指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 讲的都是天人关系的重大道理; 五典,系指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 舜五帝的书籍,讲的都是治理天下的恒长道

3、理 的 八索,系指夏、商、周三代将三坟、五典 、视为宝贵,统叫八索,主旨是求索八卦的含 义 九丘,系指九洲所有天文地理。从反映这 些书籍德卜辞中出现德字,如“以德配天”“惟 德是辅”可以看出古代德目体系已渐形成。 中国历来将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作为学校 道德教育的德目,其区别在于不同历史阶段的 德目及其内涵的调整和充实。 周代制礼倡德: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 。子(慈)、良、恭、义、仁、惠、柔、敬、 和、友、中、懋等品德规范,为社会道德教化 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 “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 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 “六德”:

4、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 “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 、弟敬;管仲:礼、义、廉、耻,国之 四维,四维不张,国将灭亡。 孔子重礼乐之教。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 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 家伦理道德体系。他以“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为主要教育内容。他 提出两个“四教”:诗、书、礼、乐;文 、行、忠、信。他设计的完整人格是“三 达德”:智、仁、勇;智者不惑、仁者不 忧、勇者不惧。 孟子发展孔子思想。孟子以“人性善”论 为理论基础,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提出“四德”、“五伦”的道德教育思想。 “四德”,即仁、

5、义、礼、智(亦即:恻 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心); “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类人 伦。他教育人们“明人伦”、“知仁义”, 极大地丰富了孔子的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发挥了孔 子的思想,提出:“教,政之本也;狱,政之 末也。”(春秋繁露精华)主张道德教育 是“为政之首”。进而,把儒家的伦理规范概括 为“三纲五常”,即,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 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 信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建议,提出”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一个历史的选择,它 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传承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 划时

6、代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朱熹是后汉儒家思想德集大成者。朱熹在继承儒 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构成 了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哲理化的道德教育思想,他 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把“父子有 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 “五教之目”;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作为“为学之序”;并以“言忠信,行笃敬,惩 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以“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朱熹把学校教育分为小学(815岁)、大学(16 岁以后)两个阶段,;无论小学大学,都以“明人伦” 为目的。他主张小学要学习“洒

7、扫、应对、进退之节” ,遵守“孝、悌、忠、信”等道德规范;大学要“明明德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孙中山提出八德目。20世纪初,以孙中山、章 太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一步提出“ 道德革命”、“家庭革命”口号,更加广泛地批 判封建道德。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 义、和平”等道德规范,重新解择并赋予其民 主主义的新内容。他赋予“忠”崭新的含义,即 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他对“仁爱” 的解释是“博爱”,是救国救民;对“信义”的解 释是对朋友、对邻国讲信义,并谴责帝国主义 不守“信义”;对“和平“的解释是中国人民热爱 和平,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孙中山道德教 育思想是爱国主义

8、为主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 道德传统,同时学习“欧美之法”,提倡与三民 主义相一致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 新中国20字公民道德规范。新中国进入 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以文件形式提出 公民道德规范5句话20字。即: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劳自强、敬 业奉献。20字包容10个德目。这个德目 体系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反映了新时 代道德育规范的要求。 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德目 体系的构建 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确定的 依据 (一)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依据国家现行对学生所规定的 德育任务与目标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其成长规 律 (四)依据一定时期的形势、任务和 青少年学

9、生实际 德 目隐含儒家伦理道德与现行德育对接渗透现代意识 孝敬父母孝、慈、敬、恭伦理教育人伦意识 尊师重道礼、天地君亲师、忠尊师爱生教育重教意识 团结友爱仁、协作、和谐、信、义、和、平情感教育平等、博爱意识 立志勤学智、毅、敏、学、思前途理想教育科学意识 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砺志挫折(吃苦)教育拼搏意识 谦虚礼貌礼仪、温、良、恭、让文明礼貌教育民主意识 诚实守信诚、信、守诺诚信教育信誉、承诺意识 严己宽人宽恕、公正、克已、容忍、豁达修养教育自责意识 人贵有耻行己有耻、知耻近乎勇知耻教育荣辱(自尊)意识 见义勇为义、勇、无畏、刚毅义勇教育惩恶、扬善意识 整洁健身正心、修己、养生、贵已、天人合一健

10、身教育生态、环保意识 求索创新勇、毅、求索创新教育创造、竞争意识 勤劳节俭节约、勤劳、戒奢、朴素艰苦奋斗教育效率、效益意识 见利思义利益、义然后利、义利并重义利教育法制、道德意识 敬业尽责鞠躬尽瘁、一饭三吐哺敬业教育事业、责任意识 清正廉洁廉、忘私、正直反腐教育廉洁意识 爱国爱民仁、忠、爱人、保民、利国、治国爱国主义教育卫国、为民意识 天下为公义、公、老吾老、幼吾幼、平天下共生(为公)教育全球、整体意识 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德目体系 中 采用表格方式系统展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 构建网络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隐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基本观点 (二)与现行学校德育对接 (三)注意渗

11、透现代意识 这样构建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系统整体 二是关系明确 三是寓涵新意 四是纲举目张 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团结友爱、 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 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 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创新、 敬业尽责、勤劳节俭、见利思义、 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一)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这是人 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 感,是中华民族传统 美德的基础,是做人 的基本道德规范。 孝是对子女而言 的,慈是对父母而言 的。父慈子孝是传统 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 规范。 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解决目前家庭伦理道德中存 在的缺陷问题 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进

12、人老龄社会面临的 严重社会问题 其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孝道在维系、稳定家庭具有任何其它道德 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和谐 如果一个人孝敬父母,一般情况下在社会 上是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够自觉控 制自己的行为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其 具体要求是: 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 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 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 热爱、尊敬父母 继承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不但孝敬、 供养自己的父母,而且能关心和爱护全 社会的老人 美国伦理道德、尊敬父母不但有行动,而且有 节日。如国际父亲节(6月17日)起因在美国。美国的 约翰保杜德夫

13、人,幼年丧母,由父亲抚育成人。她为 感谢父亲的抚育之恩,于1910年向教会提议每年的6月 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父亲节时,父亲在世,子 女佩带一朵红玫瑰化,父亲不在世,佩带一朵白玫瑰 花。 美国母亲节,美国妇女安娜贾薇丝提出创立母亲节 的。安娜贾薇丝1846年出生于美国的西弗吉尼亚洲。 她的母亲是教师,在讲解儿女应孝敬父母时,她表示 希望学生中有人能想出办法来纪念母亲的爱。 安娜对母亲去世悲伤至极,根据母亲生前的话,决 心实现母亲的遗愿,便在母亲逝世第二周,发起创立 母亲节。很快得到各洲的支持。1914年,当时的美国 总统威尔逊正式宣布,每年5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家家 户户悬挂国旗以示对母亲的

14、尊敬。美国人在母亲节, 一般是母亲在佩戴一朵黄色康乃馨花。母亲去世戴白 色康乃馨花。 提倡孝敬父母,反对愚忠愚孝。对父母有意见, 应有礼貌的提出,不和父母吵架;如果发现老人有 不正当行为,应耐心劝阻,不同流合污,坚持原则 ,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老人负责;如果父母正 在气头上,要学会逃暴怒,不要多嘴辨理,父母气 消以后再找机会解释清楚 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曾指出忠孝问题,他说我 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 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古代“不独 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 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下,许多革 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现尽“

15、孝”,积极投身革命, 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 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 (二)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 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 。对青少年进行尊师重道教育,这是人类生存 、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 传。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立人民教师的政治 地位,国家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 师节。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师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 法律手段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 遇和社会地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 尊师重道教育的具体要求是: 1教育青少年学生尊师重傅,懂得“ 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让学 生自觉做到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接受老师的教导,服从教职员工的管 理。 2教育青少年学生要尊重知识。其 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尊师更好的学习知 识,学会做人。长大后,在各条战线上 成为一名尊师重道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三)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