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698061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高二年级语文人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_赏析示例(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 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一单元 1.1.1 集合的概念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赏析示例 长恨歌 1.1.1 集合的概念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 考 导 航 1 学 习 目 标 2 课 前 预 习 3 课 堂 互 动 4 随 堂 练 习 5 课后强化作业 6 第一单元 长恨歌

2、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 考 导 航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 ,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 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 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 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 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

3、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答案】 (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3)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 力层级为A级。平时背诵名句名篇,要注意领悟含义,结合具 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 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 习 目 标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文。 2从不同的角度去理

4、解把握诗歌的主旨。 3学习诗歌叙事、写景和抒情相交融的表达技巧。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 前 预 习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一词多义 (一)虚词 副词,又 副词,再 双层 告诉,上报 介词,表时间,不译 动词,跟随 使跟随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驾驭,控制 治理 驾,乘 美色,女色 颜色 神态,气色 怒色 第一单元

5、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看 只,但,表示轻微的转折 使者 让,派 出使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断绝 超过 稀 厚度小 减轻 迫近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姿色 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 所产 生的印象 可爱,可羡 值得怜悯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天色微明的样子 明亮;形容忠诚;形容有心事 指情意深厚 热情而周到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

6、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差不多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睡醒 进入睡眠状态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6走近作者 白居易( 772846 ),唐代大文学家、政治家。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 今山西太原 ),迁居下邽( 今 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因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 元白”,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晚年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 称“刘白”。一

7、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 歌理论。在江州时,曾整理、合编自己的诗歌作品,分成讽喻 、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最精华的部分是他的讽喻诗,其中包括新乐府50首、秦 中吟10篇等代表作,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这些诗篇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 重描写了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观刈麦采地黄 者卖炭翁红线毯两朱阁新丰折臂翁缚戎 人城盐州西凉伎涧底松羸骏母别子 上阳白发人伤友和雉媒天可度海漫漫梦 仙等。这些作品都称得上心苦力勤,正气凛然。新乐府 中的叙事长诗长恨

8、歌和琵琶行更是千古绝唱。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杂律诗中数量最多,其中有价值的是一些耐人寻味的抒情写景 的小诗,如: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西湖留别 暮江吟问刘十九池上等,都能以白描手法,寥 寥几笔,勾画出生机盎然的境界,历来脍炙人口。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7了解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唐元和 元年十二月。当时诗人35岁,正在盩( zhu )至县任县尉。白居 易曾与好友王质夫、陈鸿在闲暇时日游览当地仙游寺,谈话之 中,议论到五十年前发生的安史之

9、乱中的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 环的情事,相互感叹不已。王质夫就举起酒杯对白居易说:“ 李杨之事历代少有,要不遇着有超世才华的人润色,就难以传 世,乐天你诗歌造诣很深,又很重感情,你试以诗歌传写这个 故事怎么样?”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由于李、杨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已久,白也深深为之感动,再加 上朋友的鼓励,特别是白居易的恋爱生活也并不一帆风顺,对 李、杨情事感触更深,白居易便写了这首长恨歌。诗成后 ,陈鸿又写了长恨歌传。写此诗的目的,不仅是因为受了 李、杨情事的感动,也有对后世告诫之意。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10、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 堂 互 动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自主思悟 1“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_ _ 答:从内容上而言,它点明了唐玄宗的好色;从结构上而 言,它统领全诗;构成了全诗纲领,既提示了故事悲剧的原因 ,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说明了什 么?有何作用? _ _ 答: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杨贵妃的绝色容颜,照应 上文中的“倾国”“天生丽质”,也为下文唐玄宗专

11、宠杨贵妃 作了铺垫。同时,一个“百媚”写出了杨贵妃的娇媚,似能蛊 惑人心,暗含贬义。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3“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一句有何作 用? _ _ 答: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是主流,因为男子能支撑起一家生 活,传宗接代。而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竟使这一风气改变, 更从侧面表现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专宠已经全国皆知了。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从诗歌开头到“惊破霓裳羽衣曲”写唐玄宗与杨 贵妃的宫中生活有何作用? _ _ 答:写出了“长恨”的内因,为两人的悲剧

12、埋下伏笔。同 时,通过对宫中生活的实写,讽喻了君王。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二)深入探究 1这首诗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 ,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重色”是“长恨”之因,“长恨”是“重色”之果。诗 人述写“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重色 ”的表现,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 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 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 、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第一单元 长恨

13、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在长恨歌中,诗人是怎样表现“长恨”的?试结 合诗中有关情节加以分析。 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 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 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 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 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 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 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 动情节的发展。 第一单元 长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