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8697833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预防医患纠纷讲座(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纠纷案例调查结果警示医疗纠纷案例调查结果警示(2003-2005(2003-2005年年) ) 中国医师协会调查中国医师协会调查 116116家医院家医院 平均每家医院平均每家医院 医疗纠纷医疗纠纷6666起起 平均打砸医院事件平均打砸医院事件 5.425.42件件 平均打伤医师平均打伤医师 5 5人人 医师被杀事件医师被杀事件 1 1人次人次 赔偿金额赔偿金额 10.8110.81万元万元/ /平均每起平均每起 最高赔偿总金额最高赔偿总金额 超过超过百万元百万元/ /单起单起 这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充分说明了医疗安全的这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充分说明了医疗安全的 重要性,客观的显示了医疗纠

2、纷的巨大危害。重要性,客观的显示了医疗纠纷的巨大危害。 危害:社会、医院、医学发展、患方和医务人员危害:社会、医院、医学发展、患方和医务人员 理念 医疗安全的核心理念 防范胜于生命 责任重于泰山 原则、意识 医疗安全原则 质量为核心 质量是医院的水平、档次、形象、声誉、认可、资本和效益, 是前人努力和奋斗的结晶,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光大和提高 。 质量是水平和责任的综合体现;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没有质量 就没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有纠纷。 预防为重点 预防医疗纠纷是医疗工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务人员从细节、 环节和过程入手,严格遵守医疗规程,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全 面维护患方权益。 培训为基础 培训的目

3、的是警钟长鸣,提高医疗风险意识,确保医疗工作依 法、规范、科学有序,维护医院、医务人员和患方的合法权益 。 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意识 法规意识 依法执业;遵守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双签字) 质量意识 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合理用药、科学治疗、确保疗效、 保障安全、维护健康。 服务意识 努力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 安全意识 遵守诊疗常规,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手续,规范书写 病历,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效益意识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8项措施 一是严格依法行医 二是提高医疗质量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遵守医疗规

4、范 五是履行告知义务 六是加强医患沟通 七是尊重患者选择 八是强化行风建设 途径、任务 解决医疗纠纷的4种途径 一是双方协商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调节 三是医疗技术鉴定 四是民事诉讼 医疗安全的中心任务 坚持从源头、环节和过程防范,努力减少或消除 医疗安全隐患;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使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 作纳入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 定义、分类 一、医疗纠纷的定义 医疗纠纷特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对医疗 行为及其后果和原因产生异议所引起的纠纷。 二、医疗纠纷分类 医疗纠纷分为两大类: 有过失医疗纠纷无过失医疗纠纷。 有过失医疗纠纷: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死亡或伤残等不良 后果是由于

5、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 分类 无过失医疗纠纷: 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死亡或伤残 的不良后果,医务人员没有过失,属于 疾病自然转归,而患方却认为医务人员 有过失,属于医疗事故,以致发生纠纷。 我们接待的大量无理医疗纠纷属于此类 例如:肺内感染药物致“白血病”案例 医疗事故分级:医疗事故分四级11等 如果医务人员的过失与患者的不良后果构成直接或 间接因果关系,就构成医疗事故。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分甲 、 乙二等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 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分甲、乙 、 丙、丁四等。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 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分甲、乙

6、、 丙、丁、戊五等。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 果的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主观非故意诊疗过程中违 规伤害后果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 特点 三、医疗纠纷的特点 本质特点: 是医患对医疗后果的认定有分歧;分歧的焦 点往往集中于对不良后果产生的的原因、性 质、程度及处理结果。(并发症与事故关系) 医疗纠纷的5大特点: 1、主体为医患双方 医疗纠纷产生于医患之间,其他人不能成 为医疗纠纷的主体。 特点 2、客体为患者的人身权生命权和健康权 3、存在于诊疗护理过程中 4、医疗纠纷的解决需要较强的医学专业知识 一般要依靠医学专家和法医专家 5、医疗纠纷引起的医疗侵权责任由医疗机构 承担

7、法律后果 医务人员执业过程中的一切医疗行为是医疗机 构赋予的职务行为,因此发生医疗侵权责任, 由医疗机构承担法律后果;但医务人员要依法、 依规接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医疗机构的处罚。 原因及趋势 四、医疗纠纷的原因及趋势 医疗纠纷的产生包括:医源性因素和非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医疗纠纷 主要是由医疗过失 、医疗保护措施不力、服务态度 与医德医风不正、法制观念不强所致。 非医源性医疗纠纷 主要表现为: 1、病员缺乏医学知识或者对医疗制度不理解; 2、病员或家属的不良动机;如致富手术告大夫 3、工伤、交通伤害责任的转移; 4、社会变革时期一些人对某些制度的不适应以及经 济价值观念的转变等。 背景 (一

8、)医疗纠纷产生的背景因素 一是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 强,甚至出现过渡维权现象,稍有不足,便要求赔偿。 二是健康意识增强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高生命价值和维护 生命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医疗的期望值过高,难以 接受疾病自然转归和并发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不良 后果,便千方百计向医院讨要说法,索要赔偿。 三是经济意识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配和再分配逐渐失衡,贫富 差距不断扩大,一些人心态失衡,医疗消费过程中, 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医疗机构,千方百计的寻找医 疗不足,甚至无理取闹,不择手段,目的就是要钱。 四是社会舆论、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

9、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的一些不实报道或夸张宣传,经 常误导医疗消费群体。 如哈医大二院、深圳某医院高收费案件; 肺内用药13天“白血病”案例;电话回访引发诸多案例 。 六是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准。 个别医务人员道德水准滑坡,不负责任、索要红包、 药物回扣等等。 纠纷增多因素 (二)医疗纠纷增多的因素 一是管理及医务人员的技术、态度、收费、管理 等存在缺陷。 二是流动人口和低收入群体就诊人数增加。 三是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过高,不能理解 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 四是其它因素。如社会影响和新闻媒体炒作。 五是保护医疗工作和医务人员的法规不完善。 治安管理处罚法 产生原因 (三)医疗纠纷产

10、生的原因 1、医疗人员缺乏医德素养 态度、责任心、工作作风、品行、价值观等 2、医务人员工作中的失职 主要表现:用错药、打错针、输错血、开错刀、 不告知或手术时体腔内遗留异物等。 不告知案例:扩尿道直肠损伤; 化疗造成局部软组织溃烂; “乙状结肠切除术”中切除结肠; 体腔留异物案例:双侧输尿管结石术后残留导管。 3、医疗技术上的原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前列腺肥大经尿道电切术 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损伤 4、意外情况手术、穿刺、麻醉等诊疗意外 股骨头骨折(公共安全责任)案例 透析锁骨下静脉穿刺误入动脉案例 麻醉意外导致患者单侧下肢功能障碍(腰麻损伤神经根) 5、家属另有需求没事找事 无理投

11、诉和临床中经常遇到的无理取闹的都属于此列; 6、医生之间相互诋毁、指责和评价 胆囊炎手术没放“T”型管 动脉血栓治疗时机案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易发环节 易发科室:急诊科、外科、妇产科、手术室 易发环节:诊断、治疗、手术、抢救、收费 易发人员:新毕业人员、新调入人员、实习进 修人员、研究生 易发时间:节假日、公休日、中午、夜间 易发因素:违反医疗常规、技术水平低、工作 不专心、服务态度差、思想压力大、 疲劳上岗 、责任心不强 医疗纠纷防范 五、医疗纠纷的防范 一是严格依法行医 依法行医是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的有利武器。 1、高度的责任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 2、遵章守规、坚持原则是实现自我保护

12、的重要保证。 3、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基础。 4、认真写好病历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前提。 5、维权的意识和风险意识是实现自我保护的法宝。 实现自我保护:首先是法律意识;其次是权利意识;第三 是义务意思。 只有依法保护自己,才能有效的预防医疗纠纷 提高医疗质量 二是提高医疗质量 为病人提供优质、可靠和安全的医疗服务是消除 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 主动、热情、周到、细致和满意的服务是消除医 疗纠纷的重要因素。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 为本”的服务理念,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 务感动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努力做到卫生系统规定的“六德、三风”(医心慈

13、、 医术精、医纪严、医志坚、医风正、医表端;敬、 静、净)医德规范 。 遵守医疗规范 四是遵守医疗规范 遵守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是一切医疗行为的最基 本要求。 1、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尊重患者 的知情选择权,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 者的合法权利。 2、定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职业范围,对疑难问题, 及时请教、汇报,不擅自盲目处理。出现问题, 及时报告,不隐瞒情节, 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 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关于误诊问题 主要问题:检查不完善、凭印象诊断。 外科门诊“乳腺癌”误诊案例:患者就诊要求查 乳腺,只查体,不做检查,47天后再诊,患者强 烈要求下勉强做“钼靶”检查,诊断“乳腺癌”,而 且已经转移。第一次没做检查无法举证。 儿内门诊“阑尾炎”误诊案例:患儿腹痛就诊, 只做血尿常规检查,诊断“肠痉挛”,对症诊疗2周 。患者连续就诊6次,均按“肠痉挛”诊疗;第7次 另1专家接诊考虑“阑尾炎”,请外科会诊,超声检 查诊断“阑尾周围脓肿”。 告知义务 五是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 告知的意义: 首先从程序上尊重、保障患方权利,增加与患方 沟通的机会,达成彼此的理解; 其次是避免诉讼中出现法律风险,在合法化、人 性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履行告知义务的四方面实质性内容 (1)对患者病情的告知。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