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ap****ve 文档编号:118694089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新人教版选修3(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补充内容) 非编码区非编码区编码区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下游 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启动子终止子 不编码蛋白质。 :编码蛋白质 ,连续不间断编码区 非编码区 原核 细胞 的 基因 结构 调控遗传信息表达,上 游有启动子,下游有终止子 启动子 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补充内容) 编码区非编码区非编码区 与RNA聚合酶 结合位点 内含子 外显子 启动子 终止子 编码区上游 编码区下游 真核 细胞 的 基因 结构 编码区 非编码区 外显子: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有调控作用,上游有启动子,下 游有终止子 非编码序列: 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 原核细胞真核细

2、胞 不同点 编码区是 _的 编码区是间隔的 、_的 相同点 都由能够编码蛋白质的_和具 有调控作用的_区组成的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比较 连续不连续 编码区 非编码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的四个步骤 有了目的基因,我们才 能赋予一种生物以另一 种生物的遗传特性。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 中稳定存在,并可进行 遗传、表达和发挥作用 载体进入受体细胞稳定 表达,才能实现一种生 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 中的转化。 才能确定目的基因是否 真正在受体细胞中稳定 遗传和正确表达。 目前被较广泛提取 使用的目的基

3、因有:苏 云金杆菌抗虫基因、人 胰岛素基因、人干扰素 基因、种子贮藏蛋白基 因、植物抗病基因等。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将需要的基因从供体生物 的细胞内提取出来。 供体生物细胞 取出DNA 用限制酶剪 去多余部分 目的基因 限制酶 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_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请举出三个以上的例子 2、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2)利用PCR技术扩增 (3)人工合成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什么是基因文库? 什么是基因组文库? 什么是部分基因文库? 怎样从基因文库中得到我们所需的目 的基因? 概念:基因文库 (gene lib

4、rary) 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 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 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 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 文库(gene library) 基因组文库: 基因文库中包含了一种生物所有的基 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文库中包含了一种生物的一部分 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组文 库与部分 基因文库 的关系 提取某种生物的全部DNA 用适当的限制酶切 一定大小的DNA片段 将DNA片段与载体连接 导入受体菌中储存 基因组文库 基因文库的构建方法 (1)直接分离法(鸟枪法) 某种生物的单链m

5、RNA 单链互补DNA 双链cDNA片段 导入受体菌中储存 与载体连接 cDNA文库 反(逆)转录酶 DNA聚合酶 (2)反转录法:cDNA的合成流程图解 基因文库的构建方法 某种生物某个时期的 mRNA cDNA 反转录 受体菌群体 与运载体连接 导入 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比较 1、构建基因组DNA文库时,首先应分离细胞的 A、染色体DNA B、线粒体DNA C、总mRNA D、tRNA 2、目的基因可从基因文库中获得,下列有关基因文库 的描述正确的是 A、某生物的全套基因就是一个基因文库 B、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的许多DNA片段,导入某个 生物 体内,则这

6、个生物就是一个基因文库 C、含有一种生物所有基因的基因文库叫做基因组文库 D、含有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的基因文库叫cDNA文 库 A C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是一项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 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此技术,可 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PCR技术 原理: 前提: 原料 方式 PCR扩增仪 DNA复制 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以_方式扩增, 即_(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 指数 2n 模板DNA;DNA引物;四种脱氧 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 Taq酶);离子 n 过程变性、退火、延伸三步曲 变性:加热至9095 双链DNA解链成为单链 DNA 退

7、火:冷却至5560 部分引物与模板的单链 DNA的特定互补部位相配 对和结合 延伸:加热至7075 以目的基因为模板,合 成互补的新DNA链 变性 退火 延伸 2、具体过程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1、在遗传工程中,若有一个控制有利性状的DNA分 子片段为ATGTGTACAC,要使其数量增多,可用 PCR技术进行人工复制,复制时应给予的条件是 双链DNA分子为模板 ATGTG或TACAC模板链 四种脱氧核苷酸 四种核苷酸 DNA聚合酶 热 稳定DNA聚合酶引物 温度变化 恒温 A B C D D 2、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 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

8、放入DNA 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 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540个 B.8100个 C.17280个D.7560个 B v 人工合成 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合成DNA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mRNA的核苷酸序列 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推测 推测 目的基因 化学合成 1、在已知序列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目的基因的最 方便方法是 A、化学合成法 B、基因组文库法 C、cDNA文库法 D、聚合酶链反应 2、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利用PCR技术 扩增目的基因 反转录法 通过DNA合成仪利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 B C D A D 3、目的

9、基因主要是指_的结构基因。 获得目的基因的常见方法有三种:(1)从基因文库中 获取目的基因,根据基因的_序列,基因在 _上的位置,基因的_产物mRNA,基 因的_产物蛋白质等获取目的基因。(2)利用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该技术是一项在_完 成的核酸合成技术,前提条件是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 _序列,以便于合成_。(3)如果基 因较小且核苷酸序列已知,可以通过_方 法。 编码蛋白质 核苷酸 染色体转录 表达 体外 核苷酸引物 人工合成 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用一定的_切 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切口 ,露出_。 (2)用_切断目 的基因,使其产生_ _。 (3)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

10、质粒的_ 处,再加入适量_,形成了一个重组 DNA分子(重组质粒) 限制酶 黏性末端 同一种限制酶 的黏性末端 切口 DNA连接酶 相同 1.过程: 质粒 目的基因 限制酶处理 一个切口 两个黏性末端 两个切口 获得目的基因 DNA连接酶 表 达 载 体 同种 1.过程: 2、基因表达载体的作用 a、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遗传给子代 b、同时使目的基因能表达和发挥作用 思考: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只需含有目的基因就可 以完成任务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目的基因在表达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发挥作用, 还需要有其他控制元件,如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必须构建上述元件的主要理由是: (1

11、) 生物之间进行基因交流,只有使用受体生物自身基因 的启动子才能比较有利于基因的表达; (2) 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目的基因没有启动子,只将编码 序列导入受体生物中无法转录; (3) 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生物中需要有筛选标记; (4) 为了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还要增加一些其 他调控元件,如增强子等; (5) 有时需要确定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存在于细胞的什么 部位,往往要加上可以标识存在部位的基因(或做成目的基 因与标识基因的融合基因),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 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它们有什么作用? a、目的基因 b、启动子 c、终止子 d、标记基因 位于基因的首端,是 mRNA结合

12、位点 位于基因的末端,终 止转录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1、(多选)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应包括 A目的基因 B启动子 C终止子 D标记基因 ABCD 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启动子是与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是起 始密码 B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特殊结构的DNA短片段,对 mRNA的转录起调控作用 C标记基因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 从而便于筛选 D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视受体细胞及导入方式不同 而有所差别 A 3、目前转基因工程可以 A. 打破地理隔离但不能突破生殖隔离 B. 打破生殖隔离但不能突破地理隔离 C. 完全突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 部分突

13、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 常用的受体细胞:常用的受体细胞: 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 、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 借鉴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的途径。 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1)农杆菌 转化法 特点: 能感染双子叶植物和祼子植物,对 单子叶植物无感染能力 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 胞并整合到其染色体上 转化过程: Ti质粒 目的基因 构建 表 达 载 体 导入 植 物 细 胞 插入植物细胞 染色DNA 表达

14、新 性 状 转入 农 杆 菌 (2)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又称微弹轰击法,是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动力, 将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表达载体DNA打入受体细胞中,使目 的基因与其整合并表达的方法。 (3)花粉通道法 植物花粉在柱头上萌发后,花粉管要穿过花柱直通胚囊。 花粉管通道法就是在植物受粉后,花粉形成的花粉管还未愈合 前,剪去柱头,然后,滴加DNA(含目的基因),使目的基 因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受体细胞。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方法:显微注射法 程序: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提纯 取卵(受精卵) 显微注射 受精卵 新性状动物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常用法:Ca2+处理 常用菌:大肠杆菌 微生物作受体细胞原因: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少 过程: Ca2+处理 大肠杆菌 感受态 细胞 表达载体 与感受态 细胞混合 感受态细 胞吸收 DNA 1、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 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简单 D性状稳定、变异少 2、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有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 支原体 动植物细胞 A B C D B D 3、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