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869155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素材-《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路与教学解读粤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材编写思路及教学解读 关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几点疑问问: 问题一: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二: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问题三:教材特点有哪些? 问题四:课堂如何教学?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背景 道德与法治教材 是在品德与生活教材基础上进行的修订 2016年2月22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颁布 提出了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 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2016年7月18日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共同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2、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 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 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 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 、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 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 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 ,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

3、,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 守者、坚定捍卫者。 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目标 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 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 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小学低年级(1-2年级)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 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 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的观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 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 能及的事。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法

4、治教育要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要适时、相应修订中小学德 育课程标准,完成本大纲的教学任务。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依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3. 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性质: 活动型综合课程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 (一)指导思想 1、加强法治教育就是加强道德教育,二 者不能分割。 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道德教材,也是法治教材。 道德与法治教材要体现道德意义、法治意识。 法律是最基本的、制度化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 孟德斯鸠 2、规则规则 教育是小学阶阶段法治教育的重 点。 低年段法治教育要以规则教育为主。小学

5、法治教育不 是渗透而是开发,要有意识地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开 发法治教育的因素。 国家观念 规则 意识 3、学生是法治教育的主体。 要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必须强调在日常生活中 ,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和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成 为社会普法和家庭普法的宣传者和行动者。 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一套法律知识体系,更是一 种思维和实践的方法。要通过游戏式、情境式、参与式 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践行法治 ,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理念,通 过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动态展开,交互作用,在法治 实践中进行法治教育,以法治教育促进法治实践。 如: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第三课放学了 4.

6、遵循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师专业发 展的基本规规 律。 教师的专业发 展必须依靠专业 的引领。 现实:非法律专业的广大一线品德与生活教师对于如何实施小学 生法治教育严重缺乏专业的自信。 对策:设计 “放大镜”法治体验活动版块,将此作为一种显性的教 学指引,一方面是对本单元法治教育内容的强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引 起授课教师意识上的足够重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相关法治教育内容 的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教材特点 1. 编编写思路:明暗结结合、纵纵横衔衔接 明线:儿童的生活时空顺序,体现生活逻辑; 暗线:小学低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的关系、内容范畴,儿童与自我、儿童 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的日

7、常起居、人际交往、知识学习,体现品 德发展的逻辑; 教材在贯彻课程标准,体现“三条主线” 和“四个方面” 的课程基本框 架的同时,充分体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紧密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开发相关基础性的 法律常识内容和法治意识、能力培养点,进行内容的编排和梳理,突出 主题,螺旋上升。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动手动脑、有创意地 生活 儿童与自然 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 2. 编编排结结构:三位一体 本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充分体现法治意识识、法治知识识与法治行为为 的三位一体。 如一年级上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法治意识的层面,关

8、注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培育; 法治知识的层面,要求学生了解班级、学校的规则 ,认识 常见 的交通标志,知道上学是自己的权利; 法治行为的层面,则要遵守班级、学校的规则 以及基本交通安全 规则 ,珍惜免费上学的机会,履行小学生的学习义务 。 3. 内容取材:时时代气息与传统传统 文化的 有机统统一。 4、呈现现方式:体现现儿童的审审美需求 ,突出趣味性,激发发想象力 增加单元起首页,激活儿童的学习兴趣 突出图片的典型性,从儿童审美的角度出发,注意图 、文配合。 5、独有特色:正确对对待儿童成长长中 的问题问题 ,重视视心理素质质的培养,为为儿 童成长营长营 造安全的心理环环境。 三、教材体例说明

9、教材主体: 单元+主题+“放大镜”(我发现、我知道、我会做) 栏目设计 : 小词条:法规小词条、传统文化小词条、谚语小词条 小脚印:自我评价和行为指引 知识卡:掌握相关知识点 小游戏:培养活动能力和创新思维 小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建议 1.积积极体验验,发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知力 私人逻辑 “私人逻辑”是我们出于个人生活经验及通过对这 些经验的认识而形成的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在信念。 “私人逻辑”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每个人 在生活中的感受。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产生的 根源。 “私人逻辑”是直接影响我们自己的思维、情绪和 行动的内在信念,形成正确的“私人逻辑”,是获得成

10、功和心理成长的关键。 私人逻辑 从婴儿呱呱落地之日起,就在探索生活 的意义,即使是婴儿,也会设法估计一下自 己的力量在生活中所占的份量,约到6岁, 儿童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 ,即树立起“对世界和对自己应该期待什么 ”的最深层和最持久的概念,从此,他就凭 借一张固定的感觉表来观察世界。 阿德勒 2.尊重儿童的权权利,珍视视童年生活的价 值值 游戏教学是低年段重要的学习方式。 安全感是儿童的基本需要。 尊重差异 相信学生 给儿童快乐的童年生活 三、聚焦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 社会技能 “立德树人” 要求教学要从知识教学转向能力为 重,转向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今后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学生评 价的依据。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