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869005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资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韩宗文 l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胆囊炎性 疾病,在胆囊壁内形成黄色斑块或蜡样质性的肉芽肿为本 病特征。1976年Christensen和Ishak首先以纤维黄色 肉芽肿性炎症报道描述了此病变,其后亦有学者将 此病变命名为胆囊蜡质或蜡质样组织细胞肉芽肿和 胆汁性肉芽肿性胆囊炎.该病在发病率低,仅占胆囊 炎症性疾病的0.7%13.2%,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 ,男女比例不一. 病因 lXG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但绝大部分病人伴有胆石症,说明胆囊结 石在其发病中至关重要,另

2、外XGC部分病人 伴有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说明该病可能 与代谢紊乱有关。 病理生理 l 多数学者认为胆道梗阻合并细菌感染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关键因 素。胆囊结石等因素引起胆囊壁黏膜溃疡,局灶微小脓肿形成 ,并使T淋巴细胞受刺激而发生细胞免疫反应;胆汁及黏蛋白 沿破裂(当存在胆道阻塞使得壁内压力升高所致)的罗-阿氏窦 (Rokitansky-Aschoff窦)或黏膜溃疡病灶不断渗入胆囊壁,导 致其慢性炎症;巨噬细胞聚集,吞噬胆汁中的胆固醇、磷脂及 胆色素等,形成富含脂质的特异性泡沫细胞(即黄瘤细胞); 随病程进展,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炎性肉芽肿,进而胆囊 壁出现局灶或弥漫性增厚,形成XGC,病程

3、进一步进展,胆囊 与肝及周围脏器粘连,甚至导致胆囊内瘘、胆囊坏疽或穿孔。 因此,XGC的形成是间质组织对胆汁外渗的反应,这一点由脂 质和脂褐质在泡沫细胞内予以证实。 临床表现 l XGC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因其绝大多数病人合 并有胆结石,所以常表现为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 石的症状和体征,如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梗阻 性黄疸、发热、胆囊炎急性发作、右上腹包块等 ;另外,XGC经常会导致胆囊与周围脏器之间形 成内瘘,最常见的是Mirizzi综合征,也常可见到 胆囊壁坏疽、穿孔等。 显微镜下观察 l 局限型胆囊壁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代之以 结节性肉芽肿性结构,其中央为炎性坏死组织, 间杂有淋巴细胞、

4、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外层 为大量吞噬了脂质的泡沫细胞及增生的纤维母细 胞;个别病变肉芽肿不典型。弥漫型病变常累及 胆囊壁全层并波及邻近组织器官;常无典型的肉 芽肿样结构,表现为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 胞及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纤维母细胞增生。 B超表现 l 胆囊壁明显增厚伴低回声结 节(长箭头)。胆囊腔受压 (星号);胆囊颈部结石( 三角箭头) XGC的CT表现 l 胆囊增大, 壁增厚以弥漫性增厚为主,胆囊底部更为突出,增厚的胆囊壁 内可见低密度区,胆囊黏膜线(多发肉芽肿的存在,将薄层肌层连同粘 膜层推向胆囊腔,CT显示为密度较高的线状影,称之为粘膜线。此粘膜 线可完整地显示,也可局部显示

5、,类似胆囊的局部分隔)。多结节病例 可表现为串珠状镶嵌。 l 弥漫性增厚病例增强扫描典型者表现为“夹心饼干”征,即增厚的胆囊壁 内外环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可见低密度多发结节。延时期间见延 时强化。 l 增厚的胆囊壁内显示低密度结节,增强后无强化,门静脉期显著。 l 通常无门腔间隙、肝门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无肝脏转移等恶性 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但可有胆囊床炎性浸润。 l 增厚胆囊壁内低密度结节是XGC的特异性CT表现。 动脉期增强扫描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夹心饼干”征 胆囊体积增大,增厚的胆囊壁密度不均匀,其内见多发小结节样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显 示清晰(箭头);胆囊颈部及腔内多发结石。

6、 胆囊增大,其壁不规则增厚,并见胆囊底部囊壁内块状低密度影影,边界欠光整 ,周围脂肪间隙不清,无强化。 囊壁增厚,与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粘连形成肿块,炎症浸 润至邻近肝脏组织,胆囊内可见结石 增强CT:胆囊壁增厚伴低密度结节。周围肝内软组织影(箭头) 巨大的厚壁胆囊,无附近器官侵入、连续黏膜线以及低衰减壁间结节 解剖表现:XGC粘连重,囊壁广泛增厚,结节位于囊壁内,切面为黄色或淡黄色,质软; 胆囊癌常为局部包块,突向腔内,切面灰白质脆,常伴出血坏死。 l 由于XGC的胆囊壁不断增厚,并与周围器官或组 织发生粘连而形成肿块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和邻 近器官分界不清,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可浸润至 邻近肝脏

7、组织,影像学表现类似于胆囊癌侵及肝 脏,二者鉴别困难。 鉴别诊断 l 后者常见表现为胆囊壁不规则结节状的增厚并明显强 化,同样侵犯周围肝脏,但是胆囊癌常为局限性或不 对称性的胆囊壁增厚,粘膜线不连续,增厚胆囊壁内 出现低密度结节少见,常合并肝内胆管扩展,肝侵犯 常形成与肝无分界的肿块。这也是XGC和胆囊癌的不 同之处; l 以下征象有助于诊断XGC: 胆囊壁内病变结节、胆囊 内壁光整,特别是显示完整黏膜线等表现具有相对特 征性。黏膜线的存在提示病变位于胆囊壁内,被黏膜覆 盖,未破坏黏膜,为本病区别于胆囊癌的最具特异性表现 。 l CA19-9指标两者均有升高,明确诊断仍需病理支持。 XGC与胆

8、囊癌鉴别 XGC与胆囊腺肌症鉴别 l 胆囊腺肌增生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胆囊增生性疾病,可分 为弥漫型、节段型和局限型,好发于中年女性,一般病程 缓慢,检查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增强扫描示增厚的胆 囊壁明显强化,胆囊壁间可见多个小囊腔状改变。在MRI 像上,胆囊腺肌症在 T2WI、STIR 序列,R-A 氏窦表现为 增厚的胆囊壁内点状、小囊状高信号(下图中红箭),增 厚的胆囊壁呈高于正常胆囊壁的信号,具有典型的 MRI 表现。 尤其是 STIR 序列,对显示 R-A 氏窦及增厚的胆 囊壁,高信号显示更明确。 当 R-A 氏窦因胆汁成分的不 同在 T2WI 为等信号时,STIR 序列尤为重要 ,因周围结

9、 构信号被抑制,信号对比增加,可显示为高信号。 弥漫性胆囊腺肌症CT典型表现说是“花环征”,黄色肉芽肿性胆囊 炎的弥漫型典型表现是夹心饼干征”或“三明治征 在MRI像上,胆囊腺肌症在 T2WI、STIR 序列,R-A 氏窦 表现为增厚的胆囊壁内点状、小囊状高信号(下图中红箭 ),增厚的胆囊壁呈高于正常胆囊壁的信号,具有典型的 MRI 表现。 尤其是 STIR 序列,对显示 R-A 氏窦及增厚 的胆囊壁,高信号显示更明确。 当 R-A 氏窦因胆汁成分 的不同在 T2WI 为等信号时,STIR 序列尤为重要 ,因周 围结构信号被抑制,信号对比增加,可显示为高信号。 治疗 l XGC是一种少见的良性

10、而具有破坏性的慢性胆囊 炎性疾病。国内有文献报道XGC是癌前期病变, 胆囊癌也有10合并XGC。术前诊断依靠临床表 现及影像学检查(尤以CT及MRCP为主),而XGC 确诊仍需病理学证实。 l XGC一旦确诊或怀疑,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以免肝外胆 管及邻近脏器受累。术式以胆囊切除为主,首选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LC术,手术范围以尽可能的切除病变胆囊为主。 对于部分患者胆囊向肝脏或周围脏器浸润粘连,无法分离 时可采取胆囊部分切除,残壁用电刀烧灼,不应盲目地扩 大手术,带来不必要的相关并发症。但也应注意,尽量不 要残留病变胆囊组织,以免侵犯邻近脏器。有文献报道, XGC在不完整切除的情况下,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蚀程度 会更强,手术范围以尽可能的完整切除病变胆囊为主。 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