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8689455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 心肺复苏术 培训科(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概述 (CPR)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邓双昌 培训从小做起 心肺复苏概述 (CPR) 心肺复苏主要是指对猝死抢救 而言,猝死由于其发病急,往往出人意料 之外,突然呼吸、心跳停止,处于临终前 状态,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复苏措施, 则必然导致死亡。 心脏骤停 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1.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对刺激无反应; 2.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 (心音消失,动脉 搏动消失) ; 3.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 ; 4.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5.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 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时间就是生命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心跳停止

2、5-10秒钟-晕厥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 害 争分夺秒 黄金4分钟 大量实践证明: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复苏成功病例回访 心脏骤停 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心脏骤停 4种类型: 心室纤颤(VF):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 在猝死中占90%。 无脉室

3、速:出现快速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不能 启动心脏机械收缩,心排血量为零或接近为零 ,以致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 停止。 无脉电活动(PEA):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但 无有效的机械活动。 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 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 院前心肺复苏生命链 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 心肺复苏 理由 一、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 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者

4、均为有目击的心脏骤停,且初始心律 是室颤(VF)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 ,基本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 二、在ABC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呼吸、寻找防 护装置或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 误。 更改为CAB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 短通气的延误。 三、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 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 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人 工呼吸。假如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的施救者立即 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四、对于心脏病因

5、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或同 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的存活率相近。 心肺复苏BLS(识别) 识别 判断: 医务人员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同时快速检 查呼吸,如果没有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 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 停。不在推荐“看,听,感觉”呼吸的识别办 法。 重呼轻 拍 启动急救系统 (EMS)、找到AED : 呼救EMS系统:地点、呼救电话、事件、人 数、伤 员情况、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BLS(CAB) 脉搏检查: 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以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 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 肺复苏并使用A

6、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心肺复苏BLS(CAB) 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 1、颈动脉位置: 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 之间的沟内。 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 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 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 陷处。 心肺复苏BLS(CAB) 胸部按压: 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 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 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 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 住,交叉抬起。 心肺复苏BLS(CAB)

7、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 ,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 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 心肺复苏BLS(CAB) 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 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 (成人、婴儿和儿 童) 心肺复苏BLS(CAB) 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 压的方 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 置。放 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8、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更换按压者时,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 心肺复苏BLS(CAB) 正确 错误 心肺复苏BLS(CAB)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 心肺复苏BLS(CAB) 高质量心肺复苏: 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BLS(CAB) 开放气道: 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 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 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 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

9、下颌 ,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 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 物。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 心肺复苏BLS(CAB) 仰头-抬颏法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 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 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 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 与地面垂直 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 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 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 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 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 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 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 导致。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 者采用 心肺复苏BLS(CAB) 人工

10、呼吸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 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 体呼出 胸廓回落 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BLS(CAB) 心肺复苏BLS(CAB) 球囊面罩 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 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 鼻部, 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 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 1L球囊的1/22/3,胸廓扩张,超过1s 心肺复苏BLS(CAB) 心肺复苏BLS(CAB) 内容 建议 识别 无反应,没有呼吸或不能

11、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 10s内未扪及脉搏(医务人员) 心肺复苏程序 CAB 按压速率 100次/分 按压幅度 5cm 胸廓回弹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气道 仰头提颏法(医务人员怀疑外伤:推举下颌) 按压-通气比 (置入高级气道前) 30:2 通气:非专业或不熟练时 单纯胸外按压 使用高级气道(医务人员) 呼吸:10-12次/分;与胸外按压不同步 大约每次呼吸1s;明显胸廓隆起 除颤 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BLS(CAB) 重新评价: 单人:5个按压/通气周期(约2min)后,再次 检查和评价,如仍无循环体征,立即重

12、新进行 CPR。 双人:一人行胸部按压,另一人保持患者气道 通畅,并进行人工通气,同时监测颈动脉搏动 ,评价按压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 场,应每2min应更换按压者,避免因劳累降低 按压效果。 高级生命支持(ACLS) D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早期除颤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 复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患者能存 活的要素包括: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 ;及早心肺复苏;及早除颤;及早加强治 疗。 除颤仪 AED(自动除颤仪) 高级生命支持(ACLS) 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 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 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 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 3)随着时间的

13、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 下降,每过1min约下降7%8%; 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 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 高级生命支持(ACLS) 除颤器的应用: 1)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胸前衣物 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 品,如项链、纽扣等。 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 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 内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 下方,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 高级生命支持(ACLS) 4)能量选择:双向给予200J,单向360J。应连 续电击除颤1次,之后如有室颤,在连续做5组 2:30的CP

14、R,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肾上腺 素1mg/次,再电击360J(不明给200J)。连续做5 组2:30的CPR,如无效,利多卡因1mg/kg静注, 再电击360J。连续做5组2:30的CPR,再无效,肾 上腺素1mg静注,再电击360J。如室颤继续, 碳酸氢钠1mmol/kg。电击360J。如室颤为细颤 ,除颤前应给予肾上腺素1ml,使之转为粗颤 再行电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ACLS) 5)具体步骤:a. 打开除颤器,设置到非同 步位置,选择能量并开始充电,充电结束 后以1012Kg将电极压于胸前壁上,尽量使 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 电阻;b. 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电击。 20

15、05国际心肺复 苏指南指出:连 续三次单相波除 颤改为仅一次双 相波电击,能量 150200J。 高级生命支持(ACLS) 气管内插管 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 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 吸 连接呼吸机或麻醉机 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 高级生命支持(ACLS) 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 1)静脉内给药:初期复苏期间一般多用上腔 静脉系统静脉内给药。 2)经气管支气管树给药:亦可快速有效吸 收。因气管插管比开放静脉快,故早期插管十 分有利。可将必要的药物适当稀释10ml左右, 注入气管支气管树。 3)骨髓内给药:最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 高级生命支持(ACLS) 药物 1)肾上腺素:目前建议的剂量仍为肾上腺 素1mg静脉内推注,每35min一次;另外肾 上腺素的应用愈早愈好。 2)利多卡因:因其显效快,时效短(一次 静脉给药保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