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868925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介绍25543(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介绍 专题讲座 河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管理资料 主要内容 n信息化建设 n信管专业设置 n培养目标 n课程设置 n就业 n对信管专业的偏见 信息化建设 n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后,全球IT人才需求缩 水,这是产业发展中的正常调整。尽管一些IT 公司大幅度裁员,但IT人才供不应求仍是世界 范围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缺口达到 20%。美国从2002年初开始,IT人才需求稳步 回升,2003年从业人员比2002年提升了4.2% ,至2006年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67万人 。欧洲IT专业人才缺口2005年将达到170万人 。发达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短缺,需要从中

2、国 、印度等国招聘。 信息化建设 n2006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可达120000亿 美元,我国互联网用户正在以每年100% 的速度递增,未来十年大约需求200万名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国现有信息安全 专业人才4000多人,远不能满足社会需 求。 信息化建设 n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 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 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 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 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 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 ,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而我国每 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3、。据报道, 2005年我国IT人才缺口为42.5万人 n美国实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拟投资 4000亿美元,建立的信息系统包括教育 、卫生、娱乐、商业金融以及科学研究 等等。 我国信息化建设 n我国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 促进传统行业、骨干企业在结构调整和 产品升级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全国 3000家大型企业中,只有3.7%的企业信 息化建设进入成熟阶段,国有企业吸纳 毕业生潜力巨大。有资料显示,我国企 业信息化,网络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缺口 高达60万。 主要内容 n信息化建设 n信管专业设置 n培养目标 n课程设置 n就业 n对信管专业的偏见 信管专业设置 n1998年7月, 国家教

4、育部颁布了最新普通高 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对 原有专业作了大幅度调整, 专业数由原来的 504种减少至249种。其中,信息学专业(原情 报学专业)同其它几种相关专业共同归并为“信 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新的专业,并成为目 录中第十一“管理学”门类中二级类目“管理科 学与工程类”之下的四个专业之一。 n1.1 专业门类:管理学 n 专业代码 原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n 11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n n 11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n 020206 经济信息管理 n 060202 信息学 n 071602 科技信息 n 082203 管理信息系统 n 090606 林业信息系统

5、n n 1105 图书档案学类 060201 图书馆学 n 110501 图书馆学 060203 档案学 n 110502 档案学 060204 科技档案 专业方向 n电子商务方向: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等实际问题 。 nERP(企业资源规划)方向 :具备ERP系 统的规划、实施、维护和运行管理能力 、复合型的高级信息主管(CIO)和管 理软件高级设计人员。 主要内容 n信息化建设 n信管专业设置 n培养目标 n课程设置 n就业 n对信管专业的偏见 信管专业培养目标 n在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 业介绍(以下简称目录)中,对信息管理 与信息系统这一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这样

6、表述 的:“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 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 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 、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 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 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n1) 较系统的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设计、维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 n2)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基本技术 n3) 掌握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存储、信息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 的基本能力 n4) 具备获取信息及生产、经营信息产品及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n

7、5) 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n6) 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n7) 掌握文献检、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 工作能力 n8) 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 主要内容 n信息化建设 n信管专业设置 n培养目标 n课程设置 n就业 n对信管专业的偏见 商务基础 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 分析与批判思维 信息技术 IS:技术驱动的商务开发过程 IS2002中对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分析 国际上对信管专业知识面的要求标准: CISC2005框架结构(我国的标准) 领域 课程设置 课程覆盖的单元 课程覆盖的知识点 5个知识领域 n信息系统职业教

8、育 n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 n系统开发与设计 n信息系统配置与管理 n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11门课程 n计算机文化基础 n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企业资源规划初步电子商 务战略、结构与设计 n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数据库设计与管 理 n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践 n程序设计基础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与系统 软件网络技术及应用 实验室要求 nERP(企业资源规划)实验环境 n电子商务实验环境 n计算机软硬件实验环境 n网络实验环境 n信息资源管理实验环境 n系统分析设计实验环境 开设课程 n大学一年级(上): n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管理学、计算机 引论(计算机文化基础) 开设课程(续) n大学一年级

9、(下): n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经济学(包括宏 观和微观两部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C+)、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基础或 原理) 开设课程(续) n大学二年级(上): n大学英语、离散数学、统计学、高级语 言课程设计(C+的实验课)、面向对 象技术(JAVA)、【汇编语言】、线性 代数 开设课程(续) n大学二年级(下): n数据结构、数据库(SQL Sever)、管 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组成】、运筹学 开设课程(续) n大学三年级(上) n电子商务、【操作系统】、专业英语、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网络应用编程 (C#)、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 程) 开设课程(续) n大学三年级(下) n

10、专业英语、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 设计】、市场营销学、【数据管理与分 析技术(数据挖掘)】、概率论与数理 统计 开设课程(续) n大学四年级(上) n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 、多媒体技术、【 人工智能】、【Web系统与技术】 n求职 开设课程(续) n大学四年级(下) n毕业设计、求职 主要内容 n信息化建设 n信管专业设置 n培养目标 n课程设置 n就业 n对信管专业的偏见 较大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对毕业生的需求比 信息系统开发 信息系统管理维护 信息系统集成 相关科研工作 其他工作 不同岗位的需求情况 就业方向 nERP实施工程师或ERP实施顾问 沟通 管理、市场、财务方面的知识 计算

11、机应用能力,熟悉数据库 n管理软件开发工程师 具备管理学 知识 团队合作 编程能力 n软件测试工程师 软件测试流程、方法 软件测试工具 编程能力 n网络管理或机房维护岗位 n管理类岗位 n银行职员、公务员、图书馆信息咨询岗 位 n. 主要内容 n信息化建设 n信管专业设置 n培养目标 n课程设置 n就业 n对信管专业的偏见 一些人的认识 n1)信管是学计算机的? n我们会学习很多计算机的课程:高级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引论、数据结 构、数据库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 、面 向对象技术及应用、汇编语言程序设 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网络 、网络应用编程、多媒体技术、人工 智能 计算机专业课程

12、n计算机专业要学的专业课程:计算机引 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 设计、数据结构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 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面向对象技 术及应用、网络应用编程、网络开发技 术、计算机网络 、接口技术、人工智能 、多媒体技术 计算机专业开设信管没开设的 n普通物理(1、2) 、基本电路与电子学 、逻辑设计、编译原理 我们学了计算机类学生没学的 n管理学 、经济学 、会计信息系统、统计 学、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物流与 供应链管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运 筹学、市场营销学 如何看待计算机的专业课 n对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侧重应用 n端正态度,立足于服务,立足于应用 n2)“计算机没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管理经 济方面没有管理专业的学生好” 如何发展? n1)勇于创新: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大胆 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完善知识体系 n2)注重实践:加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 注重考试方法 n3)教学平台的改革 知识回顾知识回顾 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