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上传人:d****y 文档编号:11868880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课件-第6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第六章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第一节 诊疗程序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第一节 诊疗程序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第一节 诊疗程序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根据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 神经生理和神经病理等方面的知识,确定疾病 损害的部位 一、定位诊断 概 述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神经系统的病变可分为: 局灶性 多灶性 弥漫性 系统性病变 一、定位诊断 概 述

2、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癫痫发作等 各脑叶病变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额叶损害 顶叶损害 颞叶损害 枕叶损害 基底节的损害 一、定位诊断 大脑病变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侧脑干病变 交叉性瘫痪 交叉性感觉障碍 脑干两侧或弥漫性损害 双侧多数脑神经和双侧长束受损症状 一、定位诊断 脑干病变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小脑蚓部损害 躯干的共济失调 小脑半球损害 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 小脑性语言 辨距不良 一、定位诊断 小脑病变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横贯性损害 受损部位以下的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

3、能障碍 半切损害 病变平面以下对侧痛、温觉减退或丧失,同侧上运 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减退或丧失 部分性损害 锥体束和前角损伤症状 锥体束及后索损害症状 后角、前联合受损 一、定位诊断 脊髓病变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症状 运动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的范围与受损的周围神经支配区一致 一、定位诊断 周围神经病变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肌无力 病态性疲劳 肌痛与触痛 肌肉萎缩或肌肉肥大 肌强直 无明显的感觉障碍 一、定位诊断 肌肉病变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定性诊断是建立在定位诊断的基础上,将年龄、 性别、病史特点、体检所见以

4、及各种辅助检查结 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病史中特别要重视起病形式和病程特点这两方面 资料 概 述 二、定性诊断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起病急骤,症状在短时间内达到高峰 多见于中、老年人 既往常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 尿病及高脂血症等病史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肢体瘫 痪、意识障碍、失语等 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 二、定性诊断 脑血管病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病情多于数日、少数于数周 内达高峰 伴有畏寒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增加或血沉增快等全 身感染中毒的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广泛 血及脑脊液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

5、等有关 检查可进一步明确感染的性质和原因 二、定性诊断 感染性疾病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起病及病程经过缓慢,呈进行性加重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临床症状各异 二、定性诊断 变性病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有外伤史,呈急性起病 但也有外伤较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病 要详细询问外伤经过,以区别其是否先发病而后 受伤 X线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定性诊断 外 伤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起病缓慢,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常有的癫痫发作、肢体瘫痪和麻木等局灶定位症状 颅内压增高的征象 脑脊液检查可有蛋白含量增加,有时可检出肿瘤细 胞 颅脑CT、MRI检查 二、定性诊断 肿 瘤 第六

6、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有缓解和复发倾向 部分病例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加重 常见疾病有多发性硬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MRI、脑脊液检查和诱发电位检查 二、定性诊断 脱髓鞘疾病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 在全身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症状 代谢和营养障碍常引起较固定的神经症状 二、定性诊断 代谢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神经系统中毒性疾患 急性或慢性发病 病史调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方能确定 神经系统遗传病 儿童及青年期发病 家族中可有同样疾病 其症状和体征繁多,部分具有特征性 二、定性诊断 其 他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7、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临床思维的培养应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要求 临床医师应用已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结合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 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实践的经验 总结,也是临床医师的基本功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概 述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在临床实践中,十分强调对临床资料 的综合分析,提倡辩证思维的分析方 法,避免对疾病认识的片面性和不真 实性,减少误诊、误治,提高诊断率 和治愈率 概 述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详细的问诊、查体以及实验 室检查,收集可靠详实的临床 资料 根据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 学知识及辅助检查结果对上述 资料进行分析 推断其发病部位 定位诊断 (病变部位诊断)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临床思维步骤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制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根据病变的部位、临床的病 史与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 查结果 疾病的病因,定性诊断 定性诊断 (病因诊断)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临床思维步骤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根据疾病的性质、部位、患者的综合状态等 因素进而评估疾病对患者本身生理功能、心理 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评定患者的预后 第二节 临床思维方法 临床思维步骤 第六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