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68822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23古诗三首人教新课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题一、诗歌鉴赏(35分)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解释词语的意思。桃花流水:。箬笠:。蓑衣:。(2)“斜风细雨不须归”中的“不须归”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这句诗的深层含义?2(15分)阅读冲浪。下面的诗是诗人范成大所写,读一读,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成熟后金黄色,味酸,可食。篱落:篱笆。蛱蝶:蝴蝶的一类,翅赤黄色,有黑纹。(1)诗中前两行描写的景物有、。显示了乡村里蔬菜鲜果粮油作物的景象。(2)诗中后两行描写的景物有

2、、,写出了夏日天长,篱笆墙外无人过,蜻蜓和蝴蝶在的景象。(3)这首诗描写的画面上只有,而不见人,与课文四时田园杂兴中所描写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4)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田园的诗句,摘几句写下来。(1)(2)3(8分)诵读渔歌子,完成练习。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词中首句点明的时间是。从词句“”中可以看出地点在。(2)词中后一句写出了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那悠闲自得的神态,从词句“”可以看出来。(3)词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鹭,箬笠,蓑衣。我们犹如看到了一幅色彩的图画。4(8分)课外拓展。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

3、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填空。(填字母)游山西村是一首(A.诗B.词),“游山西村”是(A.题目B.词牌名);如梦令是一首(A.诗B.词),“如梦令”是(A.题目B.词牌名)。(2)游山西村中能用“绝处逢生”一次概括的诗句是:,。(3)读如梦令,发挥想象,写一写“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反映出的情形。二、填空题(65分)5(8分)用下面的字各组三个词,再各选一个词造句。蚕()()()():绩()()()():6(8分)先解释画线的

4、字,再理解句子的意思。(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川:子规:句意:(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供:傍:句意:(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归:句意:7(6分)乡村四月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写的是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也表现出对和的赞美之情。8(11分)理解诗句,填空。(1)“绿遍山原白满川”中,绿的是,白的是,“遍”和“满”说明。读着“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能想象到田野里杜鹃声声,农人在田里辛勤耕耘的情景。(2)四时田园杂兴中写了季农村热烈的劳动场面。乡村农人白天,夜晚,小孩子也学着。整首诗仿佛一幅田园农作动态图。(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5、”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画中有青青的,一群白鹭正。溪流中,漂荡着桃花花瓣,的鳜鱼在水中嬉戏。9(5分)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朝诗人。“杂兴”的意思是。诗中最能体现农忙的诗句是,。10(14分)渔歌子的作者是朝诗人,体裁是。其中表示颜色的词有、。描写了秀丽水乡的、。从“,”两句中可以看出时间是季,地点是在。11(6分)读拼音,把诗词写完整。(1)乡村四月xin()人少,才了cn()sng()又插田。(2)zhu() 出y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g()当家。12(4分)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昼笠耘桑13(3分)读拼音,把诗句补充完整。(1)zhu ch yn tin()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2)x

6、 si()山前bi l()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三、简答题(20分)14(6分)诵读诗句,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填一填。(1)绿遍山原白满川,。乡村四月“川”在诗中指的是。这句诗中诗人描绘了山坡田野草木。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杜鹃声声,烟雨蒙蒙,天地一派的景象。(2),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时田园杂兴“傍”在诗中的意思是。这句诗中诗人描绘了乡村的孩子在茂盛成荫的桑树下的情景。15(6分)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西塞山(si si)供耕织(gnggng)成绩(jj)杂兴(xng xng)蓑衣(shui su)箬笠(rur)16(3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改写成现代汉语)17(

7、5分)将对应的诗句连线。大漠孤烟直无数夕阳山采菊东篱下带雨云埋一半山几行红叶树长河落日圆浮天水送无穷树悠然见南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试卷答案一、诗歌鉴赏1【答案】(1)桃花盛开,江水猛涨箬,一种竹子名。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防雨用具(2)“不须归”意思是:久久不愿回家。这句诗表达了渔翁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可以体会到渔翁在钓鱼时的愉快心情。【解析】(2)“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2【答案】(1)梅子杏子麦花菜花大丰

8、收(2)篱落蜻蜓蛱蝶飞(3)景物对照(4)示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示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解析】(3)对照,汉语词语,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课文四时田园杂兴中写的是人物的活动,而这首诗中描写的却是景物,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3【答案】(1)春季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附近(2)斜风细雨不须归(3)白青绿斑斓【解析】(1)桃花是春季开放的,故为春季。4【答案】(1)AABB(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词人游玩时,天色已晚,且又迷了路,便急忙划船回家,结果惊扰了在沙

9、滩休息的水鸟。【解析】(1)游山西村是一首七言律诗,如梦令是一首词,“如梦令”是词牌名。(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生活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3)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起:飞起来。一滩:一群。鸥鹭:这里泛指水鸟。二、填空题5【答案】示例:蚕豆示例:蚕丝示例:春蚕示例:蚕豆示例:我喜欢吃蚕豆。示例:成绩示例:业绩示例:功绩示例:成绩示例:我乒乓球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解析】注意积累字词,造句时要注意语句通顺。6【答案】(1)平地。杜鹃鸟。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只听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叫着。(2)从事。靠近。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3)返回,回到本处。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不想回家。【解析】认真阅读诗词,理解大意。7【答案】宋翁卷初夏热爱与欣赏劳动生活乡村劳动人民【解析】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