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796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消费者行为--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则 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预算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二、选择题1“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体现了效用的( )。 A相对性 B同一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 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 A. 停止购买 B.增加X,减少Y C.增加Y, 减少X D.同时增购X,Y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

2、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4. 若消费者甲的MRSXY大于消费者乙的MRSXY,那么甲应该( )。A用X换乙的Y B、用Y换乙的X C、或放弃X或放弃Y D、无法判断5卢卡斯喜欢将两种不同的三明治作为自带午餐:花生黄油加奶油干酪三明治和奶油干酪加果子冻三明治。对于卢卡斯来说,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花生黄油和果子冻是互补品 B奶油干酪和果子冻是替代品 C花生黄油和奶油干酪是替代品 D花生黄油和果子冻是替代品6.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偏好

3、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7在两种商品的预算约束中,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但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则消费者预算线( )。 A不动 B向右上方移动 C向左下方移动 D绕着某一点转动8.假设消费者预算方程是P1X1+P2X2=M。如果政府决定征U单位的总额税、对商品1征T单位的数量税和对商品2补贴S,新的预算线公式是( )。A.(P1+T)X1+(P2-S)X2=M-U B.(P1-T)X1+(P2+S)X2=M-U C.(P1-T)X1+(P2+S)X2=M+U D.(P1+T)X1+(P2-S)X2=M+U 10.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 ) A

4、.2500单位 B.5000单位 C.7500单位 D.17500单位1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引起均衡点变化的轨迹被称为( )。 A恩格尔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价格-消费曲线12.已知效用函数为U=logaX+logaY,预算约束为PXX+PYY=M。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A.PXY=PYX B.PXX=PY/Y C.PX/X=PYY D.PXX=PYY13.消费者行为的“均衡状态”可表述为:( )A. 在该状态下,价格既定,消费者为了达到更高的满足水平需要更多的收入;B. 消费者实际上总是处于该状态下;C. 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会希望调整到这种状态;D

5、. 在该状态下,消费者不愿意拥有更多的任何商品。14.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反映这样的事实:( )A. 在某些购买量下,消费者从购买中所获利益超过生产者从销售中所得到的利益;B. 对消费者来讲,许多商品的购买非常便宜,如果必要的话,为得到这些商品,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远远大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C. 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或者他们必须支付的该商品价格下降时,总效用增加;D. 当需求价格弹性缺乏时,较少的货币支出可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商品。15若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16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它们的边际效用之

6、比是2,为达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 )A增加购买X和减少购买Y;B.增加购买Y和减少购买X;C.同时增加购买X和Y;D.同时减少购买X和Y;17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18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这表示两种商品是( )A以固定比例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19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3,收入效应为5,则该商品是( )。 A正常商品 B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独立商品20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

7、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21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其他情况不变时,( )。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22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B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小于后者C替代效

8、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且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D以上都不对23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 +5,收入效应为 +3,则该商品是( )。 A正常商品 B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独立商品24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为+4,收入效应为一3,则该商品是( )。A正常商品 B低档商品 C吉芬商品 D独立商品25需求量和价格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无法判定判断题1 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多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2 总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决定消费的数量。()3 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入是不

9、变的。()4 达到消费者均衡时,各种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相等。()5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6 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7 如果在新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的生活状况恶化了。()8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相应下降。()9 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不同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答案选择题2.C.MUX/PXMUY/PY,这意味着花一元钱购买X商品所能得到的边际效用,要小于花一元钱购买Y商品所能得到的边际效用,故而消费者应减少对X商品的消费,增加Y商品的消费.4.B.对消费者甲而言,

10、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较多,说明甲对Y的评价较低,对X的评价较高,因此应该用Y换乙的X.6.B.预算线记为PXX+PYY=M,可见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至于消费者偏好则决定的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8.A.征收总额税表明消费者收入降低,征收产品数量税相当于提价,补贴相当于降价,选A.10.A.根据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可得.12.D.MUX=1/X,MUY=1/Y,根据均衡条件MUX/MUY=PX/PY,得Y/X=PX/PY,即为D.13.A.消费者均衡是在收入和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主观满足程度最大化的状态,并非每一次消费活动都能达到这一状态,故B错;对应于每一种收入水平,都有一个

11、均衡状态,故C错;消费者均衡不仅反映主观意愿,也反映客观约束,单纯从意愿来看,消费者仍然希望获得更多商品,故D错.14.B.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可得B正确;A、C、D均错.16.A因为PX/PY小于MUX/MUY,即MUX/PX大于MUY/PY,所以为获得最大效用,应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17.C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时,边际替代率不等于商品价格之比,由于题目没有指出该点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故不能选A。18B无差异曲线为直线,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可以完全替代。判断题1.错误。无差异曲线图反映的是消费者主观上对各种商品组合的评价,与收入无关。2.错误。边际效用

12、决定产品的价格,而总效用取决于消费的数量。3.正确。预算线反映的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面临的货币收入的约束,同一预算线代表同一货币收入水平。4.错误。消费者均衡时,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相应的价格水平相等。5.正确。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6.正确。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趋向于固定常数,不会越来越小。7.错误。边际效用低于原有状态,表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有所增加,即生活状况改善。8.错误。当边际效用开始递减直至等于零这一阶段,总效用仍然上升。9.错误。无差异曲线表示同一个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的不同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10.正确。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X/MUY=PX/

13、PY,得Y/X= PX/PY,即PXX=PYY=(1/2)M问答题1答:总效用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感,记为TU = f(Q);而边际效用是指当商品的消费量(或购买量)增加一点时总效用的增加量,记为MU= TU/Q。如果消费量的增量非常小,趋近零,则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对消费量的一阶导数,即:MU = dU/dQ。总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有如下关系:(1)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必定上升;(2)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高点,即饱和点;(3)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开始下降;(4)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一阶导数,反过来,总效用的数值就等于边际效用的积分。2答:边际效用

14、递减法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这一规律是对经验的归纳,不能证明,但可以加以解释。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有:(1)根据微积分原理,商品稀缺时,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零,由此可见边际效用递减;(2)消费者对反复刺激的反应趋于下降;(3)商品有多种用途,消费者按轻重缓急次序依次满足各种需要,先满足的需要边际效用高,后满足的需要边际效用低。3答: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效用函数确定时,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均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对商品数量的选择,使总效用达到最大的状态。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MU1/P1= MU2/P2 = - =。其中MU/P表示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MU/P,即1元钱的支出使消费者新增的效用单位。当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时,表明消费者无论选择哪一种商品,每元钱所获得的新增效用都将相同,这时候消费者就不会改变目前的购买方案,购买达到最优状态。4答:无差异曲线是商品空间中,反映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的点的连线。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