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87286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名句名篇默写(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返回 古诗文阅读 返回 返回 栏目导引 考情梳理 一目了然栏目一 栏目二 专题学案 一一突破 栏目三 知识清单 一览无余 返回 考情梳理 年份 201720162015 卷别 及 内容 卷 曹操观沧海、 杜牧阿房宫赋 荀子劝学、 诸葛亮出师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 屈原离骚、 王维使至塞上、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 古 卷 庄子逍遥游、 刘禹锡陋室铭 孟子鱼我所欲也、 李白蜀道难、 杜牧阿房宫赋 庄子逍遥游、 白居易琵琶行、 杜牧赤壁 卷 荀子劝学、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 左传曹刿论战 、 白居易琵琶行、 苏轼赤壁赋 返回 要求默写名篇中的名句,最根本的目的,就是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2、精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 素养。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要求默写的名句, 除凸显“常见”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名句的内容和形 式两方面来分析其特点。 专题学案 返回 返回 名句名篇 默 写 一、入选 高考试题 的名句有 何特点 二、提高名 句默写的4 大得分技巧 技巧4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 技巧5 留心语句顺序 技巧1 留意具体语境 技巧2 注重同音异义词 (一)内容上的特点 (二)形式上的特点 技巧3 关注同义异形词 返回 名句名篇的复习,不应机械古板 地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析、品味 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对 其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思 考。 (一)留意具体语境

3、 知识精讲 返回 1(2016新课标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是 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_,_”,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 义隆本希望能够“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 解析:弄懂句子意思有利于记住句子和记准字形,注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本 题的重点字:埃土、黄、疲弊、胥、赢、仓皇、顾等。 答案 (1)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2)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当堂训练 返回 答案:(1

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2015课标全国卷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就像倒在 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写的是 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杜牧赤壁中“_,_”两句,设想了赤壁之 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轴”“拨”“与”“雀”等字的书写。 返回 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行人不吃嗟来之食、乞人不屑接受踢过来的

5、食物得出一个“_,_”的结论来表现自己品格的 高洁。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爱好美德,严格约束自己,但因为犯颜直谏而很 快被贬谪的两句诗是“ 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场景,开始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 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_,_” 来表现洞箫声音的悲凉。 答案:(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2)余虽好修姱以羁兮 謇 朝谇而夕替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返回 4.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_,_”用夸张手法写 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作过渡 由现实进入梦境。 (2)外无期

6、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形影相吊。(李密 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_,_”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 愁情。 陆游书愤“_ ,_”抒发了岁月蹉跎,壮 志未酬的感慨。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茕茕孑立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返回 【解法探究】 细致分析题干情境,确保默写内容正确 1理解题干具体情境。解答情境式默写题时,要认真分析题干中给出的 具体情境,以确定要默写的语句。比如调研1的第(3)小题,“设想了赤壁之 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即如果赤壁之战不是孙刘联军胜利而是曹 操胜利,那么结果应该是怎样的,从这个角度思考,再结合诗

7、句内容分析, 就能得到具体的答案。 2把握词语和语句指向。有时候题干没有描述人物、画面等,而是表达 了与要默写的语句的含意类似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根据题干给出的相关意 思指向把握要默写的语句。 3体会涉及词句的暗示。有些题干中直接引用了名篇的相关语句,这就 要求考生注重把握这些语句在原文的位置以及这些语句体现的意义。 4细致分析各种手法。把握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写 作手法等。 返回 1补写出下列横线上的内容。 古诗文中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_”,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伸的感伤和对国难家愁凄怆难 排的悲凉;白居易琵琶行“_,往往取酒还独倾”,

8、表现出被贬而 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苏轼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 _”,表现了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的乐观与旷达;李清照 声声慢“_,怎敌他、晚来风急?”表现了处境孤独、百无聊赖的 悲愁。 答案: 潦倒新停浊酒杯 春江花朝秋月夜 举匏樽以相属 三杯两盏淡酒 跟踪小测 返回 2填空。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表现作者强烈生命意识的名句,如屈原离骚中的 “_,恐年岁之不吾与”,曹操短歌行中的“_,去日苦多”,李白 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苏轼赤壁赋中的 “_,羡长江之无穷” ,这些诗句均表达了古人珍惜生命、追求理想、感逝 光阴的情怀。 _ _ _ _。 答案:汩余若将不及兮 譬如

9、朝露 朝如青丝暮成雪 哀吾生之须臾 返回 3补充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_,_”。 (2)面对楚王的昏聩,屈原在离骚中大声疾呼:“_,何不改乎此度也 ?”西汉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记载此事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_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_ _ _ _。 答案: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不抚壮而弃秽兮 谗谄之蔽明也 返回 4填空 (1)古人很擅长描写音乐,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_,铁骑 突出刀枪鸣”,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 泣如诉,_,不绝如缕”。 (2)诸葛亮一

10、生壮志未酬,引起后人无限感叹。杜甫在蜀相中用“_, 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表达对诸葛亮的惋惜之情。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 出名句“_,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还表达了 自己矢志收复中原的志向。 _ _ _ _。 答案:银瓶乍破水浆迸 余音袅袅 出师未捷身先死 出师一表真名世 返回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用“_,_”两句描 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素湍绿潭”中明晰的倒影和峭壁生树的景象。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 _”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美好不长存的感叹。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讨论了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用“ _ ,

11、_”两句从“不变”的角度表达作者“而又何羡乎”的具体原因。 答案:(1)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返回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下令官员、百姓要敢于直谏,其中 能够受“上赏”和“中赏”的人的具体做法分别是 “_”“_”。 (2)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_,_”两句诗使 用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3)师说中,士大夫们不能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年相若”“道相 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的尴尬状况。 答案:(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2)庄

12、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 托杜鹃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返回 7(名师原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王勃用“_, _”两句诗来劝慰对方不要在离别的时候哭泣。 (2杜甫的登高中,“_,_”两句诗表现了 诗人年岁已高、处境悲凉。 (3)庄子逍遥游中,斥嘲笑鹏时,用“_, _”来介绍自己“腾跃而上”而“飞之至”有限,只能在地面飞翔的 现实。 答案: (1)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返回 8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诗经邶风静女中“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 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