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18686697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环境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出新及病害处理5.1.1测量放样(1)交验工作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及协助下,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交接验收,通过书面交验单和现场测试、查勘误差等几个方面签字后交验。随后在监理正式签署验收合格后,方得正式开工。(2)轴线测量控制网的测量。另外,还需考虑控制的精度,控制网采用2秒级。在布置控制点位置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作业场地的需要。对于交接单位和设计院的测量交底均应进行复核,复核时应注意相邻控制点的校核,复核结果经监理认可后方可使用。(3)为了确保控制网的可靠性,将根据现场条件把控制点都选定在施工作业范围以外地势较高处,通视性良好,符合施工要求,控制点后经过实

2、测和导线闭合平差计算把整个工程范围内的控制点坐标定下来。(4)标高测量按照施工图以及技术规范要求,引测临时水准点,定期复测。对于已建构筑物,如桥涵、通道等,标高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测,并经监理认可,方可引测,防止差错。充分考虑路线的类型、横坡、落水方向、施工工艺来选择标高点位置密度,标高的测设关键是选点。临时水准点的选点应较牢固,不易被损坏和走动。测量采用三级复核制,即作业段测量员测放项目部质检员复核公司质监部抽复。5.1.2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施工中所需要各种机械、设备、仪器以及摊铺机、压实机械、自卸汽车等作全面细致的检查,只有在所有机械设备均处于完好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开始施工。2)在施工前除保

3、证基层质量达到标准外,还应将其表面的粉尘、浮土、松散层等杂物清除掉,以达到干燥、无浮尘、无浮石、无杂质的要求。局部不平或高程偏底处及成坑之处,应用沥青混合料整平,不得用灌浇沥青或灰土整平。3)在沥青砼摊铺前,要在水稳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喷洒一层施工透层油,以达到阻断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毛细水上升的作用,喷洒透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机,个别地方由人工用扫帚扫匀。本工程在机动车道沥青砼摊铺前应满铺玻璃纤维格栅,并在纵横向处加防裂贴。本工程的玻璃纤维格栅采用带自粘胶,可直接在已平整的基层上予以铺设。玻璃纤维格栅的搭接距离:纵向搭接不小于20cm,横向搭接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摊铺方向将前一

4、幅置于后一幅之上。5.1.3沥青砼的拌和沥青砼采用公司自有的3000LB沥青搅拌站进行集中拌合、供料。每小时沥青出料为240t,每天供料达2400t3000t。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沥青用量和集料规格及技术要求均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中“沥青级配,混合料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范围表”结合马歇尔试验确定。其中AC-10、AC-13、AC-16采用型密实级配,AC-25采用型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选用符合规范和规程要求的材料。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的机动车道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应采用玄武岩,其它普通沥青混凝土采用石灰岩。玄武岩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并应控

5、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石灰岩应石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能。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JT036-98)中“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规定的标准。面层采用针入度较小的改性沥青(AH-70掺加0.5%3.0%线形改性剂)。表5.1-1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稳定度(KN)型沥青砼5.0型沥青砼4.0流值(0.1mm)、型沥青砼2045沥青饱和度(%)型沥青砼7085型沥青砼6075浸水马歇尔试验(48h)残留稳定度(%)型沥青砼75型沥青砼70高温稳定性(60、0.7MPa)(次/mm)、型沥青砼6005.1.4沥青砼的运输沥青混合料采用

6、30-50辆2550t自卸汽车运至摊铺工地,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面保持清洁,无有机物,并涂刷一层柴油:水为1:3的油水混合液,运料车用蓬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保持在125145,混合料在出厂和抵达工地时设专人检测温度,并详细作好记录。5.1.5摊铺沥青砼摊铺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在水泥稳定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均匀喷洒透油层或下封层,沥青用量为0.60.8kg/m2。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单侧路面全幅一次铺完,摊铺不到的部位采用人工摊铺,摊铺温度控制在110-130之间。雨天或表面有积水及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5.

7、1.6碾压压实机械选用二台光轮YZJ12压路机和一台2Y8/10皮轮压路机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对混合料不均匀或有少量离析现象处及时由人工进行调整(施工时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可人工筛出部分细料予以补充)。碾压后,沥青砼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脱落、掉渣、推挤、烂边、粗细集料集中等现象。压路机压实后,不得有明显的轮迹。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压路机匀速行驶,其碾压速度、压实遍实及压实温度按下表控制。表5.1-2压实技术控制表项目压实程序机型压实遍数行驶速度(km/h)压实温度()初压2Y8/1022-3100-120复压YZJ-12(振)23-590-100终压YZJ-123-4570-90碾压沿纵向

8、由低边向高边慢速均匀地进行,压路机后轮每次重叠宽度为30cm。混合料碾压结束后,摊铺机向前移,压路机则向后退至前一天碾压成型的路面停放。压路机碾压时,应采取自动洒水装置。顺序为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工作轮以重叠轮宽1/3。遇纵缝为热缝时,压路机碾压要离边20cm,避免压坍边缘影响整体平整度。5.1.7沥青砼路面的技术要求:顶面容许弯沉值(mm)0.5压实度(马歇尔试验)(%)94平整度(mm)5摆值(BPN)45构造深度TD(mm)0.400.605.1.8横向接头处理将前一摊铺段端部压实部位切成垂直面,并暴露摊铺层的总深度,在接缝上刷一层热沥青,然后紧贴着先前压好的材料加铺混合料。碾压时用压路机轮宽的10-20cm在新铺的混合料上来回碾压,压路机逐渐横移直到整个轮子进入新料,必要时启动振动,然后再纵向碾压。5.1.9交通管理措施沥青混凝土面层铺筑完成冷却后即可开放交通,初期通车时尽量使车辆在路面全幅范围内均匀行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