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教科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686494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参考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说明解题这是一篇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写的记叙文。文章真实地记叙了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的两次募捐的情景,以及自己受到的启发教育,说明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结构分析本文共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自然段),简要地讲“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遇到两次难忘的募捐活动。第二部分(第、自然段),具体描述“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遇到的两次募捐活动的经过。第一次,在渥太华的大街上,孩子们用给行人擦皮鞋的方式为患小儿麻痹的孩子募捐。第二次,在“我”外出的时候,看见老军人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烈士遗属及伤残军人募捐。第三部分(第自然段),讲“我”受到的启发和感受。语意理解“我在加拿

2、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加拿大是北美洲北部的一个国家。由于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比较先进,吸引了许多外国青年到这里留学。“募捐”,为帮助灾区、灾民或有困难的某项事业、某个人而募集钱款或物品。“忘怀”,与“忘记”同义,把值得怀念的人或事忘记。这一句话自成一段,概述在加拿大“我”遇见两次难忘的募捐活动。“难以忘怀”这个词语强调这两次募捐活动的重要和特殊。募捐,对成年人来说并不陌生,遇到募捐是常有的事。“我”所以“难以忘怀”这两次,并不在于它们发生在国外,而在于它们使“我”大受教育。用这一句作为文章的开头,设置了悬念,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一天,我在渥太华的大街上被两个男孩子

3、拦住去路。”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这一句交代了“我”第一次在加拿大遇到募捐活动的地点加拿大的首都,募捐者两个小男孩。“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个人头上戴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精巧”,精细巧妙,本句指孩子戴的纸帽的制作者技术高超,纸帽做得完美。“小儿麻痹”是幼儿得的一种病,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身体某一部分知觉能力丧失,使运动机能出现障碍。本句交代了两方面事,一是募捐的原因,二是募捐者的形象。从募捐者的打扮可以看出,这种募捐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募捐的孩子们也十分重视这次活动,把活动当做庄重、严肃的事,都以积极的行为和良好的心态参加

4、募捐。这种打扮还有醒目、引人关注的作用。“其中的一个,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来,另一个则温文尔雅地发问。”“不由分说”,不由分辩、解释与说明。“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两个男孩分工明确,“硬”给行人做擦皮鞋的服务,另一个与人交谈。两个人态度与方式相反,一“武”一“文”,配合默契,显现出小男孩独特的募捐策略。他们不是一般地劝说动员,也不“硬要”,而是为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同时通过谈话,让人明了募捐的目的、意义,使“捐”者“悦服”。这是孩子们独创的颇有新意的募捐手段。作者写这种募捐办法,活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调皮。“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二次大战中参战而伤残的军人和烈士遗属募捐

5、,每年一次。”“二次大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年月爆发,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45年月日,德国投降;年月日,日本投降,月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伤残”,因负伤而落下残疾。“烈士”,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遗属”,死者的眷属。这一句交代了老人募捐的目的。这些烈士与伤残者是为世界和平和祖国独立而牺牲与伤残的,是为后人幸福与自由而牺牲与伤残的,因此,他们是功臣,理应为人们敬仰与爱戴。为伤残者与烈士遗属募捐,不单是为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是表达人们对曾经为今天自由与幸福做过贡献的人的敬爱。“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忘记

6、为后人幸福与自由而曾经流血牺牲的功臣,更是背叛与犯罪。加拿大人没有忘记他们,“每年一次”为他们募捐,说明这已成为一种传统。“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钱捐给他们时,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他们”,指募捐者。“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本句写的是“我”的内心活动,表明两次参与募捐后自己的感受。用“微不足道”修饰“钱”,极言捐得少。一般地说,受捐者对捐者说“谢”。但是,这次却是“我”这个捐助者要谢这些募捐者,说明这两次募捐意义特殊。第一次的募捐者是两个孩子,那么小的年纪尚且知道关爱小伙伴,而且视关爱他人为神圣的、无上荣耀的事。第二次遇到的募捐者是一些老人,他们是“二战”的参加者,为

7、了战友而募捐。这些募捐者的人格值得尊重,他们的行为值得赞赏。对他们说声“谢谢”是发自内心的表白。写作特点独特的立意。第一,作者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募捐活动,募捐者是孩子和老人。一般地说,募捐活动大多由青壮年去做。这两次募捐活动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第二,作者篇末点题,说应谢募捐者,这种不平常的认识,反映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不要以为捐几个钱就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谢意,更应从“募捐”与“捐赠”之中看到更深更远的意义,那就是人人都应把爱献给社会与他人,这是应该受到人们尊敬与感谢的。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文章十分注意个性化的记述。第一次遇到的募捐是以儿童为募捐者,作者写他们庄重而活泼的打扮

8、,极富孩子味的募捐策略,着实令人心动、喜爱。第二次遇到的募捐是以“二战”幸存的老军人为募捐者。作者写他们穿“各式军装”,“挂许多徽章、勋章”,手拿鲜花。这身装束显示了他们令人尊敬的身份,无言地宣布了这次募捐的内容和意义,所以他们不用打标语,不用宣讲,他们的出场就具有极大的感召力。教学建议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意识到同情弱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时候,自己的心灵也会受到陶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教学准备相关的文字、背景资料。教学时间建议本课教学课时。

9、操作要点建议采取独立阅读、自主感悟、交流反馈的方式阅读本课。谈话导入新课。如:你在有困难的时候,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你有什么体会?你帮助过有困难的同学或其他人吗?有什么体会?学生交流后可导入本课,设问:作者捐了钱,还想对募捐者说声“谢谢”,这是为什么呢?默读课文,自主感悟。让学生认真默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理清全文脉络全文写了两件事,一次是儿童募捐,另一次是退伍老兵的募捐,由此引发了“我”要对这些募捐者表示感谢的心情。认读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读了这篇文章的体会,对于如何理解作者要感谢募捐者的想法,教师要做适当引导。交流反馈。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真善美的美好人性教育。扩展延伸。说说自己今后应该如何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写几句阅读这篇文章的体会。检查识字。注意氛()的读音,区别与“募”相关的形近字“幕、墓、暮”等,巩固对“募”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