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模拟题及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5180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月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月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月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月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模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模拟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4月模拟题一、单选题(1分30,每小题仅有一项正确。) P2、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 ( C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洛川会议P14、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B)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P2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D )A以改革为本B以创新为本 C以发展为本 D以人为本P22、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B )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D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P49、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人民面对的最凶恶敌人是(A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 D贫穷和落后P52、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D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B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P5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A )A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 B革命形势在全国的发展C有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 D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P6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主要矛盾是(C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与当前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新中国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封锁之间的矛盾P75、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两大

3、原则是( B)A改革与开放 B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C路线正确和民族团结D搞好内政和促进外交P87、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D)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P97、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时期至少要( A)A 100年 B 200年 C 300年 D 400年P123、1990年做出了开发和开放_的战略决策。(C )A深圳和珠海特区 B天津和大连特区 C上海浦东新区D大西北地区P131、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 B)A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C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

4、家水平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P103、四项基本原则是经济建设的(A )A政治保证B组织保证 C物质保证D发展动力 P150、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是指(C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P149、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体现在( C)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D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P151、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 A股份制 B合作制 C承包制 D租赁制 P158、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 D) A前者是效益经

5、济,后者是速度经济 B前者是资源配置方式,后者是利益配置方式C前者是社会化的,后者是非社会化的 D两者都是资源配置方式 P17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B) A在人民当家作主基础上的共产党专政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共产党执政和民主党派在野 D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P17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 C科教兴国 D振兴中国P20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B)A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B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发扬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P211、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A )A教育 B

6、科学 C改革 D创新P218、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 B)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七大P225、我国的社会建设以( B)A民主为重点 B民生为重点 C民权为重点 D民族为重点P232、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是( B)A一定要解放台湾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两岸相安无事 DP236、被邓小平称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的是( C)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P247、世界发展的趋势是(D )A美国和欧盟两极格局 B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三极格局C美国

7、、中国和日本三极格局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多极化格局P2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是( C)A大小国家一律平等 B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不考虑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因素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D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维护自身权益 P26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D)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主区域自治D各民族共同繁荣P270、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 A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B枪杆子打出来的C社会各种势力承认的 D国际社会的选择二、多选题(2分10,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错选、漏选不得分。)P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BC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P38、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ABD)P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C突出继承性 D富于创造性P4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BC)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P88、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中包括( ABCD)A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B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C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D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P12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BD )A全方位B多层次 C少层次D宽领域P137、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 ABCD)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

9、源消耗低D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P135、为实现2010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转变是( BC)A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B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D宏观调控方式有直接向间接转变P156-157、多种分配方式中包括(ABCD )A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B按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服务分配C按资产分配 D按劳分配P186、社会主义的自由,其基础是( BC)A绝对平等的社会地位B人民当家作主 C公有制为主体D享有充分的人权P260、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是(ABCD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包括私营企业主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三

10、、简答题(6分5) 4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思主义理论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42、怎样理解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84答:第一,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使社会主义更好地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使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不断巩固和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第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在当代中国,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第三,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坚持以发展为主题,

12、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4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P104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这两个基本点互相贯通,互相依存。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

13、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30年来我们党最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44、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P153答: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完善产权法律制度,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利,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其次,

14、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建立工会组织,推进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保护制度,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为职工提供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第三,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组织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企业及时提供资金、技术、信息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务。4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15、会的重要意义。P219-221答: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范畴,二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四、论述题(10分2,三题中选做两题,三题都答,按前两题计分。)46、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P5947、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征。P26648、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P202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 ) A 、党的领导 B 、节约资源 C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