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诗首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80695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诗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诗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诗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诗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诗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诗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诗首(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目录第六单元第30课饮酒 陶渊明我的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各种诗体和诗歌艺术风格;背诵诗歌2.反复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3.培养审美情趣,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我的学习过程:一、作者引入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字,一字,号,谥号,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二、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学习(1)、知识点1写作背景饮酒古诗共二十首,是陶

2、渊明“闲居寡欢,既醉之后”的作品。是陶渊明弃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不是一次完成的(是他归园后所作,都是诗人酒后偶然的题咏,借以寄兴抒怀,并非单咏饮酒)本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采菊东篱,遥望南山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此种情味,何其深永。(2)、知识点2自主学习字词释义结庐 人境 尔日夕 相与 辨文意疏通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3)、知识点3内容感

3、知.写出自己虽身处人境,不废衣食,犹能免于世俗的困扰的诗句,。.写自己虽身处人境,却能不受世俗困扰的原因的诗句,。.采用问答方式表现诗人对超凡脱俗的追求,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此句中也蕴含哲理的诗句,。. 表现诗人陶醉于自然的悠闲自得心情,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写山中晚景,飞鸟归林,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的诗句,。.写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点名全诗主旨的诗句, 。.“心远地自偏”的深刻含义是什么?(4)、知识点4主旨归纳本诗通过对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的人生追求。2、知识点演练(1)第一句中虚词“而”表关系。(2)本诗中纯写景的句子是 ,叙事、写景相结合的句子是 。(3)“问

4、君何能尔”一句中的“尔”指代什么?答:(4)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答:(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答:三、反思提升结合桃花源记和饮酒,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思想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目录第六单元第30课行路难(其一) 李白我的学习目标:1、通过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过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3、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 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我的学习过程:一、 知识引入诗圣: 诗鬼:诗佛: 诗仙:二、 基本功训练1、 知识点学习(1) 知识点1

5、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2)知识点2写作背景天宝元年(77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因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

6、”这样一句诗,就是说杨贵妃很丑。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杨贵妃知道并告诉唐玄宗,当官两年后就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茫然、悲愤以及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3)知识点3自主学习、识记字词樽( ) 箸( ) 塞( ) 歧( ) 济( )、字词释义羞 直 箸安 长风破浪 济、译文: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面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拔出剑来,四处看看,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白雪阻拦。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

7、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今后要去哪?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挂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3)知识点3内容感知(A).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朋友设宴践行的诗句是,。(B).急转直下,衬托出诗人心中的悲苦,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的诗句,。(C).以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困窘的诗句,。(D).借典故表达自己的愿望。诗人幻想能像吕尚、伊尹一样受君命,实现“济苍生”的宏愿的诗句,。(E).当诗人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感到很迷惘,不知今后的路在何方而发出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的诗句是, 。(F).表现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最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8、表达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是千古名句的诗句是,。(4)知识点4主旨归纳作者以行路难来描写,表达诗人。2、知识点演练(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诗中具体体现“行路难”的诗句是 。(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三、题型训练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

9、气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目录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我的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以及相关作品。2、通过诵读理清诗歌思路,了解诗歌大意。3、通过分析,探究,体悟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写法。了解是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的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了很多杜甫的诗歌,你们都知道有哪些?请问,你们知道关于他的那些评价和称谓吗?他的诗歌为什么被称之为“史诗”?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诗之后,你就会清楚地明白这个含义。二、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学习(1)知识点1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

10、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做官。祖父也是武则天时的著名诗人。杜甫自幼好学,7岁就开始吟诗,20岁时,离家出游,历时10余年,饱览了祖国锦绣山河和文化古迹,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大诗人李白,被并称为“李杜”,漫游期间,曾在24岁时参加进士考试,

11、但未中,仕途不顺,使杜甫不但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活也困苦不堪,以致小儿子都饿死了,他长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的名句。59岁时,因贫困交加,死在前往岳州的船上。(2) 知识点2背景资料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760年秋)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

12、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知识点3文体知识歌古代诗歌体裁,与行、引类同,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无言、七言、杂言。(4)知识点4自主学习、识记字词为( )秋风所破 怒号( ) 挂罥( ) 长( )林梢 塘坳( ) 倚( )杖 俄顷( ) 丧( )乱 何由彻( ) 大庇( ) 突兀( )见( )此屋、初步感知第一节(A)字词释义:三 挂罥(B)事情发生的时间(用原文回答)(C)采用拟人化手法,

13、好像风在故意与诗人作对,并说明风大的字词是(D)“卷、三重茅、飞、洒、挂罥、飘转”这些词有什么表达效果?第二节(E)字词释义:忍 呼不得(F)如何理解“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一句中的“欺”和“盗贼”?(G)“群童”为何冒着狂风抱那些不值钱的茅草,单是“欺我老无力”吗?第三节(H)字词释义:俄顷 向衾 恶 自经(I)写雨之大,屋漏之严重的字词是,。(J)如何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中的“少睡眠”和“何由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第四节(K)字词释义:安得 庇(L)表现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和希望是,。 (M)杜甫在秋夜屋漏、贫病交加时“不以己悲”,却向社会呼吁:要尊重人才,并希望有志之士要恪守“仁民爱物”,要有“”的操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仁”的另一方面是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N)哪句诗表现出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