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7697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补充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尼德兰革命1、尼德兰革命的背景(原因)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南北方的差异与影响背景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的产生。阶级关系的变化(原因) 直接原因:西班牙及天主教会的统治与压迫,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2、尼德兰革命的经过和结果(15661581年)(1)开始:1566年圣像破坏运动 第一阶段:60年代的圣像破坏运动和南北游击战争(2)经过 第二阶段:始于70年代。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南北双方因经济和宗教因素分道扬镳 第三阶段:荷兰共和国(联省共和国)的成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完全胜利(3)结果:1581年,成立联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

2、资产阶级革命在尼德兰北方取得胜利;南部后形成比利时和卢森堡3、尼德兰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民族解放运动的形式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北部的统治,为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开辟了道路,被成为“海上马车夫”。为什么说尼德兰革命是以加尔文教为旗帜的?因为加尔文教是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的新教教派,它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民主教会,因此,正像恩格斯所说:“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听命于君主、主教;、领主吗?”所以,加尔文教成为高器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第二节 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 为了增强国力,巩固封

3、建统治,西欧国家的封建统治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进行改革。改革在客观上既加强了封建统治,又为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物质力量,反映了17世纪欧洲向资本主义迅速过渡的总趋势。一、背景1、封建割据势力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2、弱小的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君主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借助3、各国的政治经济状况 (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二、改革的目的:为巩固统治、富国强兵、增强国际竞争力三、主要改革国别时间人物背景主要内容后果法国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早期路易十四封建割据势力顽固、新兴资本主义发展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对外争夺欧洲霸权,拓展殖民地;经济上采取重商主义政策专制制度推向顶峰、促进资本主

4、义发展、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俄国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彼得一世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封建农奴制国家、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出现加强中央集权、向西欧学习、进行军事改革、重视科技教育、鼓励发展工场手工业、重商主义政策专制统治加强、农奴制加强、跻身欧洲强国(1721年打败瑞典,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改称俄罗斯帝国)普鲁士18世纪中期至晚期腓特烈二世军国主义扩张迅速崛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加强中央集权、重商主义政策、重视科技教育、扩充军力成为中欧强国奥地利18世纪中期至晚期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二世(开明专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社会矛盾复杂的帝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加强中央集权、部分或全部废除农奴制、

5、重商主义政策、宗教宽容成为东南欧强国、遭地主贵族反对而终止四、性质: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实行的一次社会改革运动五、影响1、进一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一定程度实现了富国强兵2、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3、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军事扩张的资本(法国、俄国、普鲁士的扩张概况)相同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文教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是指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它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它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上的反映。其内容主要包括:(1)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贵金属,如金银等。它如果没有或无法获得贵金属矿场,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的。(

6、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为此,必须提高本国商品产量和质量,作为增加输出、抵制输入的基础。还要大力拓展海外殖民地,并限制其工商业。重商主义者还认为俭省、节约,甚至吝啬都是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资本。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提供了获利的前景。从目的、方式和历史作用等方面,分析1718世纪法、俄、普、奥等国的改革的共同点。(1)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2)方式都不同程度地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专制统治;鼓励工商业发展,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加强军事力量;积极对外扩张,等等。(3)结果都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有利于本国

7、的社会进步。评价 欧洲封建统治者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但结束封建割据状态后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重商主义的实施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殖民扩张也增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从而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一点来看,改革是具有进步性的。然而,这些改革不可能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阶级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完成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从这一点来看,改革又具有局限性,而且这些改革也不能视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日益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增强,资本主义势力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改革就避不可免。第七节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在美国独立战争

8、的鼓舞下,拉丁美洲也爆发了旨在推翻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一、背景1、17、18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对拉丁美洲的残酷的殖民统治: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表现)2、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广大人民越来越强烈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掠夺。3、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的民主意识日益增长。4、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西班牙和葡萄牙不断衰落,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5、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二、进程时间:1791年;领导人:杜桑卢维杜尔1、法属海地的独立 结果:1804年独立,成为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意义:掀开了拉美独立运动的序幕2、西属拉美独立运动(1)

9、概况:18101826年,分为18101815年和18161826年两个阶段,其中由于1815年打败拿破仑,西班牙加强镇压,革命转入低潮。(2)北美墨西哥的独立 开始:1810年多洛雷斯呼声;领导人:伊达尔哥 独立:1821年殖民地上层人物宣布独立(1820年西班牙资产革命)(3)南美各国的独立 时间:18161826年;领导人:(北)玻利瓦尔、(南)圣马丁 概况:玻利瓦尔率军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并在1822年7月与圣马丁会谈后,统一指挥南北军队,取得阿亚库巧战役的胜利,1826年西班牙残余部队投降;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智利、秘鲁首府后于1822年7月引退。3、葡属巴西的独立

10、:1820年葡萄牙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822年葡萄牙驻巴西摄政王在上层分子支持下宣布独立,自立为皇帝。4、拉丁美洲主要的独立国家(教材60页表格)三、历史意义1、彻底推翻了西、葡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2、拉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共和国,拉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3、还打击了西、葡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4、由于封建经济和独裁统治的存在,各国资本主义基础还相当薄弱,再加上英美等国的经济侵略,拉美的发展还困难重重。第八节 1618世纪的亚洲1618世纪,欧美资本主义日益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但亚洲的封建势力却空前加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一、德川幕府

11、统治下的日本1、幕府统治的确立 时间:12世纪末实质:幕府将军专权,天皇成为傀儡2、德川幕府的统治 (1)统治时间:17世纪初1868年(2)内外政策 对内政策 A.巩固封建统治, 实行“交替参觐”制度,以控制大名 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B.发展农业生产,结果:使商品经济和市场扩大,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为领主阶级服务的商业金融机构和享有特权的大商人、高利贷者(大阪的鸿池和江户的三井)对外政策:锁国政策 A.时间:17世纪30年代开始陆续发布锁国令 B.内容: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禁止日人与海外交往;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严密监视,外国商人的贸易活动受到严格管制。 C.后果:成为一个

12、闭关自守的国家,只与中、朝小、荷等保持有限贸易;虽有利于防止殖民势力的渗透,维护独立;但是割断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日本的落后;1853年在美国压力下重开国门。二、朝鲜王朝统治下的朝鲜半岛1、朝鲜王朝的建立:14世纪由李成桂建立。2、前期统治: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使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出现汉城和平壤两大商业中心3、16世纪末社会矛盾激化 表现:农民起义不断;朋党(士林派和勋旧派)之争 后果:国无宁日、人民困苦、给外来侵略以可乘之机 概况1592、1597年丰臣秀吉指挥军队两次入侵朝鲜被打败4、抵御日本的侵略 抗日将领:朝鲜李舜臣、中国明朝将领邓子龙 结果:捍卫民族尊严;但造成巨大灾难;统治阶

13、级内部无休止的朋党之争致使矛盾更加尖锐,国家衰落三、莫卧尔帝国时期的印度1、帝国建立:16世纪早期,中亚蒙古贵族巴布尔2、阿克巴的统治 (1)16世纪后半期,扩大了帝国版图,形成一个北起中亚、南达德干高原、东西都达海滨的大帝国内容: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加强税收;(2)阿克巴改革实行宗教宽容政策。意义:对巩固帝国统一,促进境内几种文化的融合,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经过百年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富有的国家之一。3、奥朗则布的统治 (1)通过战争,扩张帝国版图,使疆域达到极致(2)实行宗教迫害政策 内容:对印度教徒征人头税;强迫其改信伊斯兰教 结果:使帝国四分五裂,有利于英国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16

14、18世纪的亚洲,日本、朝鲜和印度各有自己发展的特点,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它们都出现过一段经济繁荣时期;它们在后期都不约而同地走向衰弱,这说明当西方世界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时,亚洲还处在封建社会时代。从历史进程来看,这是东方世界已经明显落后于西方世界。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1814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企图恢复欧洲封建主的反动统治,确立了维也纳体系。但反动势力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步伐,资产阶级展开了一系列争取民主和政治权力的斗争,到1848年形成全欧洲的革命高潮,极大地冲击着封建统治秩序,维也纳体系最终瓦解。一、维也纳体系的建立:维也纳会议的召开1、维也纳会议的召开 (1)召开:18141815年,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2)性质:分赃会议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封建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愿,重新(3)内容 划分欧洲版图(概况,结合地图以及英国政策)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取原属法国的许多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其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继续保持德意志、意大利的分裂局面2、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