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背诵版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118675844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背诵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背诵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背诵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背诵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背诵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期古诗词背诵版1.庭中有奇树中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的诗句是: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2.庭中有奇树中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的诗句是: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3.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诗句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4.庭中有奇树中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的诗句是: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5.龟虽寿中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其自然,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就能延年益寿,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的诗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6.龟虽寿中表现作者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和进取精神的千古传诵的名句(最能体现

2、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龟虽寿中作者用比喻的方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8.赠从弟(其二)中继承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思想,勉励他的弟子学习松柏,越是风声凄惨,越要挺立风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描写风狂的反复句;与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9.赠从弟(其二

3、)中以松柏为喻,勉励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一问一答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变的本性;主旨句)的诗句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0.赠从弟(其二)中集中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11.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 与凄楚的诗句是: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2.梁甫行中突出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恶劣的诗句是: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13.梁甫行中写出

4、了边海人民衣不遮体、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的诗句是: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14.梁甫行中描述海边的人民在荒野草丛林木中生活,表现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的诗句是: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15.浣溪沙(晏殊)中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词句是:小园香径独徘徊。16.浣溪沙(晏殊)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感伤情绪,情致缠绵;表达作者伤春的“天下奇偶”;含哲理;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抒发惜春伤时之情并给人以哲理性启迪;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这两句词表示慨叹)的词句是

5、:无可奈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7.浣溪沙(晏殊)中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上片 构成“新”“旧”对比的词句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8.采桑子中写船动惊禽, 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词句是: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19.采桑子中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写出风平浪静的词句是:无风水面琉璃滑。20.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词句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21.相见欢中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词句是: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22.相

6、见欢中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词句是: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23.相见欢中回忆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国土恐难收复的担忧、无奈、沉痛之情的词句是:中原乱, 簪缨散,几时收 ?24.如梦令中表现划船夜归的欢乐情景(巧妙暗示了词人寻路急态,为词添了一份水鸟惊飞的动景)的词句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25.如梦令中起承上启下的词句是:兴尽晚回舟。26.如梦令中写回舟迷路的词句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27.如梦令中表现对往事回忆(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景色迷人,乐不思“宿”)的词句是: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28.野望中引用典故

7、,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 孤独抑郁心情(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表达诗人愿隐居,不问世事)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9.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诗句是: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30.野望中以动写静,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与宁静,也写出了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31.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对偶句(写景;描写秋景)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2.黄鹤楼中引神话传说表达内心的孤寂与苦闷的诗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

8、空余黄鹤楼。 33.黄鹤楼中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写景名句;描写从楼上遥望所见)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34.黄鹤楼中由神话传说回到现实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5.黄鹤楼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直抒胸臆,表现乡愁,与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6.使至塞上中表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也暗示出战事频繁的诗句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37.使至塞上中叙述此行目的和到达

9、地点,诗缘何而作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38.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 为“千古壮观”的名句;雄浑廖廓的边塞风光;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9.使至塞上中采用 对比手法,点明时间,表现诗人失意情绪和飘零之感(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通过写景来交代行踪,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内心激愤、抑郁之情;即景设喻,以物自比,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40.渡荆

10、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变化)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 荒流。41.渡荆门送别中写景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 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2.渡荆门送别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3.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44.渡荆门送别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紧扣诗题,交代此行目的)的诗句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45.钱塘湖春行中写出诗人观景的处所, 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

11、面初平云脚低。46.钱塘湖春行中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直抒胸臆,抒发喜悦、热爱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7.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植物);体现花草茂盛;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8.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动物)(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以小鸟的活动写早春特色)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9.钱塘湖春行中写早春之景的对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

12、才 能没马蹄。50.饮酒(其五)中与“可意会,不可言传” 意境相似(表现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主旨句;表明作者本想说明,却又不可言传;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去感受它,这一哲理可以用这两句表达;诗人永保清高、正直的情操的原因的解释)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51.饮酒(其五)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闹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52.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表现物我合一的境界;

13、人物与自然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乡村闲静生活;表明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诗中最为出名的诗句)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3.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富含哲理,写出人生际遇实际只是人的一种感受;表现作者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54.饮酒(其五)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乡村优美的景色)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5.春望中承上启下,表明诗人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运用拟人抒发伤感 之情;移情于物,感时伤事;春天的花开、鸟鸣无疑引发了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的诗句是:感

14、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6.春望中写出望中之所见,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用对比手法表达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57.春望中诗人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表现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用衬托手法写由于国破家亡,使人极度悲伤便得更加苍老;可想见杜甫忧国伤时,念亲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58.春望中(用对偶、对比的修辞表现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情感;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

15、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讯不至时迫切心情;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思念担忧家人)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9.雁门太守行中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 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60.雁门太守行中诗人抒发誓死报国忠心(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61.雁门太守行中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62.雁门太守行中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63.赤壁中议论,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作者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写设想中的东吴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