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附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75766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学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学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学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学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近代西方经济学B现代西方经济学C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商品交换B社会生产力C物质资料生产D社会生产关系3、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A交换B分配C生产D消费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D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A揭示剩余价值规律 B揭示经济规律 C揭示价值规律 D揭示社会发展规律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

2、联系()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经济基础C生产方式D经济规律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剩余价值理论B劳动价值论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使用价值和价值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10、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1、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

3、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市场经济规律12、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是()A商品的二因素决定劳动二重性B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C两者互相决定D两者没有直接联系13、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定14、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社会或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不变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15、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要转

4、化为价值的前提是()A使用价值要转化为价值B具体劳动要转化为抽象劳动C复杂劳动要转化为简单劳动D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1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B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C商品与货币的矛盾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17、货币的本质是()A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形式发展的最后形态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D社会财富的体现物18、价格是()A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C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标志D商品价值大小的标志19、担当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特点是()A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B现实的货币C足价的货币D金属的自然形成即金属条块20、一本书售价21元6角,这

5、里的“元”、“角”是()A价值尺度B观念货币C价格标准D货币价值2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水果店给苹果标价每斤2元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D顾客用10元现金购买了5斤苹果22、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A纸币发行量少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B纸币发行量超过社会商品价值总额C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D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2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6、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24、资本的本质是()A一定量的货币B一定量的生产资料C投入到生产中的货币和生产资料D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2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C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D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2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是()A在使用过程中能转移自身的价值B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C在使用过程中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D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就消失27、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A商品价值 B劳动力自身价值 C剩余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2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7、的二重性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2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报酬B劳动的价值C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D劳动创造的价值3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构成不同31、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32、假定工人

8、劳动力日价值是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是1元,工作日为8小时。当劳动力日价值下降为2元,而其他情况不变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A由50%变为100%B由50%变为200%C由100%变为300%D由100%变为400%33、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A具体劳动而增殖B抽象劳动而增殖C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34、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35、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

9、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二者没有内在联系D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前提36、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C.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D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37、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A资本技术构成 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 D资本价值构成38、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集中 B资本积累 C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D劳动力供给增加43、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

10、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44、下列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B燃料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49、成本价格是指()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流动资本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5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因为()Am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Bm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Cm被视为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Dm被视为成本价格的增加额5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价值B商品的价格C平均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52、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A成本价格B生产

11、价格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5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D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54、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A超额剩余价值B成本价格C平均利润D超额利润6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率规律 D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62、垄断价格是()A生产价格加平均利润B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63、马克思指出:“某些商品的垄断价格,不过是把其它商品生产者的一部分利润,转移到具有垄断价

12、格的商品上。”这段话说明()A垄断资本家剥削中小资本家B垄断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中小资本家创造的C垄断价格不可能增加商品价值也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D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随意制定的64、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A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意义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65、金融资本是指()A归银行支配而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B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发展成的资本D国家参股和控股的金融机构的资本6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目的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克服无政府状况B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C实施各种福利措施,缓解

13、社会矛盾D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为其攫取垄断利润服务67、垄断利润是()A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B借助于国家免税实现的C依靠吞并中小企业实现的D和大银行的结盟实现的68、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A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B自由资本主义的客观规C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D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69、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B国际康采恩C混合联合企业D跨国公司7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A经济发展不平衡B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C竞争加剧的同时,调节与合作加深D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7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A互利合作的关系B发达国家支持和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C发达国家掠夺和侵略发展中国家的关系D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75、造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根源是()A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提高B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C发达国家拥有科技上的优势D发展中国家过分依赖发达国家的帮助7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经济危机7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生产的相对过剩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