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留给母校的纪念 人美版(2014秋)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675619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留给母校的纪念 人美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留给母校的纪念 人美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留给母校的纪念 人美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留给母校的纪念 人美版(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留给母校的纪念 人美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4留给母校的纪念 人美版(2014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留给母校的纪念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校园雕塑的定义和特点,会用美术语言分析、描述雕塑作品;掌握校园雕塑的创作方法,尝试制作纸模型校园雕塑。2. 过程与方法:过程:欣赏评述构思创作交流评价方法:演示法、自主学习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在分析、描述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体会,能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2、 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课堂为主。先采用演示法开展教学活动。演示法也叫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展示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分析、描述,给学生直观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相应的模仿行为;接着,学生自主探究,将平面的纸制作成立体的造型;在欣赏大师作品中,汲取构成

2、雕塑的方法,应用到创作中去。3、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校园雕塑的定义和特点,会用美术语言分析、描述雕塑作品;掌握校园雕塑的创作方法,尝试制作纸模型校园雕塑。难点: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在分析、描述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和体会,能关注自己生活的城市。4、 教学准备教具:PPT、板书、彩色卡纸等学具:剪刀、双面胶、信封、彩色卡纸、底板等5、 教学过程1、 组织教学2、 导入新课1. 谈话交流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介绍小学印象深刻的一节美术课,教师归纳总结:美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美术学科内容丰富,包括绘画、设计、雕塑、摄影、工艺等。接着学生通过PPT欣赏布置在校园里的美术作品,教师提

3、问:教学楼前、操场边等地方适合放置什么样的美术作品呢?预设学生回答出雕塑。2. 出示课题:留给母校的纪念设计校园雕塑【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形成大美术的观念;在谈话中导入课题,明确活动内容。3、 新授1 说一说说定义与城市雕塑做比较,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校园雕塑。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校园雕塑是放置在校园公共空间里的雕塑,具有象征性、纪念性、激励性、装饰性等特点,是校园文化的载体。说分类师生讨论校园区域的划分,接着校园雕塑分类,校园雕塑可以分为:学习区雕塑、运动区雕塑、生活区雕塑,还有放置在校园门口或主干道上的校园主雕塑,体现学校文化的载体。2 看一看看雕塑出示图片

4、,请学生欣赏一座雕塑,说出感受。分析要素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肯定学生的大胆和细致,及时小结:欣赏雕塑时,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分析作者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受。这座雕塑用红色来象征青春活力(色彩),用钢材制成卷曲的线条(形体、组合),旋转、飞扬(方向),营造出腾空飞舞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活力四射,动感十足。过渡语:艺术家用钢材、石头等材料制作雕塑,今天我们来尝试用方便的卡纸来制作校园雕塑模型。3 小试牛刀教师布置任务:拿出信封中的卡纸,用卷、折等方法把它变成立体形体,计时一分钟。交流方法学生介绍方法,教师总结归纳。4 小锦囊:向艺术家一样创作赏析雕塑家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设计的雕塑,边欣赏

5、边分析,认识构成雕塑的法则(方向、统一与多样、对称与均衡),为创作做准备。分析雕塑家的话齐读布朗库西的一段话:像上帝一样创作,像国王一样指挥,像奴隶一样劳动;师生讨论雕塑家表达了什么;分析小结在制作雕塑时要做到富有创意,主题明确和团结合作。5 挑战自我教师介绍制作雕塑的过程:分析主题挑选场地制作模型建造雕塑。接着进行谈话:先做好模型,再思考适合放置在校园的哪个区域,给雕塑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设计意图】素养层面,认识雕塑并学习辨别,层层深入学习制作校园雕塑的方法。4、 布置作业1. 作业要求:小组合作,用几何形体制作一座抽象的校园雕塑。2. 注意点使用老师准备好的彩色卡纸,通过卷折等方法做出立体

6、造型,粘贴在底板上。小组成员团结合作,作品主题明确,富有创意;注意安全和卫生。【设计意图】明确作业要求,指导学生开展创作。5、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创设情境。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设计意图】创作中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对症下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 交流评价1.学生介绍展示本组的校园雕塑模型,介绍设计思路:雕塑的名字,放置在校园的地点,采用了什么形体、颜色、方向和组合方法,表达了什么主题。2.同伴互评从雕塑的主题、创意和完成度上进行评价,发现同伴作品中的闪光点。3.教师点评结合小组介绍和同伴互评,及时肯定优点,对不足的地方给出建议,颁发创意无限奖、主题明确奖和团结合作奖。【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7、 课后拓展教师出示具象校园雕塑的图片,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陶泥等材料制作具象的校园雕塑模型,用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设计意图】拓展美术课堂的宽度,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