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867462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三单元+质量检测+Word版含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南北无隙山水言情汪为胜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盖有南北画派之分。归纳而言,北派山水画以布置全山大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画中多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浑厚、杂木丰茂,多取正面山形的崇高正大之感,飞瀑流泉,长松巨木,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同时刻意表现北方山石的质感,石质坚凝,棱角分明,风骨雄浑。从艺术手法来看,格法森严,画家们对待画面中的林木、山石、云雾、烟霭、岚光、风雨、雪雾、人物、关城、寺观、山居、舟船等极为重视,墨法精微。而南派山水画因南方特定的

2、地形特征,则呈现出草木茂盛、烟云氤氲、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南派山水画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画家着力表现江南特有的宁静、平和与烟云秀润之景,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亦反映出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南北画派着力点的不同使其形成所谓“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自近代以来,以傅抱石与陆俨少为代表,在南北画风的融合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他们将中国画北派的雄浑与南派的秀逸相结合,创作出章法新颖、画意深邃、自成一体的绘画。傅氏纸上浇铸笔扫千军绝顶气脉,又有墨色韵律的丰致;陆氏造古新之强悍奇幻云烟,而不乏笔墨精微之精神。而当代画家中,做此融会之工者亦有其人,雷正民先生当属其

3、中之佼佼者。其凭借丰厚的生活素材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在融集南北、推陈出新的绘画创作中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雷正民的山水画归纳起来,应当说是突破传统形式派别上的区分,通过富有成效的写生方法,经过概括、整理,重新构筑新的山水画秩序。这个秩序既尊重传统的法度,又不拘于传统的窠臼,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不时引入水彩、水粉或者版画等其他因素融入画中,常给人既朴素自然、意蕴深长又不乏惊艳之处的别样感受。当然,雷正民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形式语言上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其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到南方的古镇桥影,从飞瀑奔腾的浑灏壮宏到幽谷思情的小桥人家,既有峻拔雄奇,又不乏飘逸清新,画家

4、把热爱自然、敬拜自然的深沉情感挥洒在笔墨之间,清晰透彻地表达了画家的文化心理选择,也是艺术上的深情告白。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雷正民的山水画去芜存菁,突出个性。其破笔散锋的斧劈与浓淡墨色的渲染,使得他笔下的山水既有北方山石的气概又兼具南方清丽婉约、浑然天成的气象;二度平面法的构筑方式,赋予了山川在雄浑激荡中也不乏隽永与秀韵的特征;而以泼墨与泼彩表现气象,将恢宏与幽深紧密地结合,确为南北画风融会贯通之佳作。(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从艺术风格上看,北派格法森严、墨法精微,南派则崇士气、尚率真、重笔墨而不重实景。B北派山水画,因以布置全

5、山大水为主要特征,推崇刚健苍劲的壮伟之美,才有了雄伟浑穆的意境。C南派山水画,反映的是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因而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D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无南北画派之分,因着力点的不同而形成了所谓“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解析:B项,原文“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从而看出“意境”与上文是并列的关系,逻辑混乱。C项,从文意看,“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的原因是“南方特定的地形特征”。此项中“文人雅士们关于山水可居可游的理想化精神向往”和“呈现出秀丽温婉的艺术风格”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D项,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中有南北画派之分,混淆

6、是非。答案:A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采用对比论证,分析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南北画派“南势北气”的风格特征。B为了论证中国山水画南北画风的融合,近代举了傅抱石与陆俨少的例子,当代举了雷正民先生,并且雷氏作品的艺术成就要高于傅、陆二人。C雷正民先生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表现在突破了传统形式派别上的区分,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以及具有个性的艺术表现手法。D文章从斧劈、渲染、构筑方式等角度论证了雷正民先生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突出个性。解析:“雷氏作品的艺术成就要高于傅、陆二人”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傅抱石、陆俨少与雷正民在南北画风的融合上都做了

7、成功的探索和尝试,并没有比较傅、陆二人与雷正民艺术成就的高低。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雷正民的山水画既尊重传统,又不拘于传统,在立定笔墨为主的基础上,注重引入水彩、水粉等其他因素,常给人别样的感受。B雷正民的山水画寄寓着他对自然的热爱、敬拜之情,清晰透彻地表达了他的文化心理选择,也是其艺术上的深情告白。C从北方灿烂的秋山、奔腾的飞瀑到南方的小桥人家,雷正民的山水画突出表现了回归自然的旨趣和对天地人的哲思,而不注重对画作形式语言上的把握。D雷正民的山水画堪称南北画风融会贯通之佳作,这与他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将北方与南方山水的特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无

8、关系。解析:“而不注重对画作形式语言上的把握”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雷正民的山水画不仅仅是形式语言上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答案: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数字阅读升级对文化产业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数字阅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在过去,以传统出版为主流的文学作为内容的提供方,只占据了产业的小部分,很难聚拢用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网络文学从作家到读者之间的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短”。(摘编自“中国软件资讯网”)手机阅读用户特征调查(摘编自“速途网”)材料二:当前,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拥有广泛的用户

9、基础,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在这种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形态愈加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出台指导意见,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供给水平、改善供给结构;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新需求,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有利于推动文化与国民经济各门类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内容角度来看,指导意见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引领和超前的特点,向社会发出国家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形成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预期。数字文化产业具有

10、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领域创新活跃,产业门类包罗万象,产业边界不断拓展,针对这种发展态势,指导意见基于对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在整体规划上提出了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四个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立足于文化部职能范围,对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主要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和引导,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摘编自“中新网”)材料三: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现已正式启用,为群众提供服务,并开放参观体验。据悉,“文化莞家”网站平台试运行至今不到三个月,

11、已有2万多名市民注册,网站浏览量(PV)接近100万次。市文化馆与六个试点分馆共在线上推广活动100多场,推出活动票数6 500多张;推出培训课程119个,网络报名学位达4 300多个。今年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招生实行网络报名,最快的班不到一分钟就报满,近两千个公益学位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录满。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了解和获取这些服务,大大提高了市民参与文化馆活动的便利度,也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整理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东莞文化网络电视,让市民通过不同终端都可以观看到数字资源、参与直播互动。领略东莞文化的魅力,参与全民艺术普及。为了让数字化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

12、群众。第一批文化馆数字化试点分馆也同步建设,未来两年,试点分馆还将逐步铺开,直至实现全市全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摘编自“中国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手机阅读用户的主要特征是阅读次数多,且阅读时间较短,集中值在每天35次,每次30分钟至1小时。B数字阅读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表现之一是传统纸质出版进入手机移动市场,且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C数字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部门对行业进行预期的干预和管理,树立了业界的信心并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D“文化莞家”的网站平台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感受到数字化服务的快捷和

13、便利。解析:C项“文化部门对行业进行预期的干预和管理”无中生有,原文是“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答案:C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材料一中手机阅读用户特征调查图表的信息,我们能了解到手机阅读软件主要用户群的生活阶层、收入、阅读习惯等信息。B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因为指导意见的适时出台,有效地管理了文化创作的生产和消费。C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仅体现在手机阅读普及、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等文化服务方面,今后将会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D“文化莞家”的数字化服务最大的好处就是市民可以轻松了解

14、和获取数字化服务,通过不同终端来获取数字资源,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解析: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指导意见是个有利条件,不能完全作为“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的原因。C项“仅体现在手机阅读普及、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等文化服务方面”的表述以偏概全,除“手机阅读普遍、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外,它还体现在其他方面。D项“最大的好处”的理解无中生有。答案:A6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数字化服务的特点及作用。(6分)答:_解析:材料一有“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表述,材料二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表述,材料三有“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表述,由材料三还可以得出“提升受众的文化体验”的作用。答案:改

15、变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贴近群众,易于传播。提升受众的文化体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竹子就在跟前沈祖连乔迁新居,一家人喜气洋洋。最高兴的莫过于母亲了,她进入客厅,进入卧室,进入厨房,最后来到阳台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阳台,几乎成了母亲最大的心愿。她要在阳台上养几盆花,要在阳台上安一张躺椅,每天都能充分地享受阳光,而最实际的是可以在自己的阳台上晾晒衣服,这是老人最最期待的。“给我找根竹子。”母亲发话了。大姐说:“就交给他吧。”大姐夫不是很乐意,但还是毅然受命:不接受行吗,丈母娘的要求,妻子的命令。再说,不就是一根竹子吗?可接受下来,大姐夫才知道自己的荒唐:要在老家,要根竹子,提刀上山,便可手到拿来。可在这大都市里,去哪里找?可怜的大姐夫,骑着自行车,跑了市场,跑了生产资料公司,跑了土产公司,一无所获。午时归来,大姐问他找到没有。大姐夫说:“还没。我想,用根不锈钢钢管不是更好吗?”“真没用。阿妈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一根竹子,哪来的这么多废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