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72388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周考microsoftword文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泰博文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2月第一次周考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性审慎,不妄交游。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文帝难于动众,欲以

2、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

3、。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吏宾客并委去 委:抛弃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 殷:盛,众多C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谢:道歉、谢罪D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 微:稍微2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A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 复云大军续至B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 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C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 凡所

4、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D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 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3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了魏帝的称赞。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

5、欢迎。(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

6、。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

7、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谢之谢:道歉,谢罪B密赞其谋赞:辅助C时二张怙宠怙:依仗D及善以父死事死:使死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及善有大臣节的一组(3分)()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及善数裁抑之A B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

8、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是祸乱的元凶,必须予以严惩。武后采纳了他的建议。D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很生气,便罢了他的职。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5分)(2)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陇头吟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

9、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注“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典属国”指掌管归附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8简要概括此诗三个人物的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分)9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2),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3)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6)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

10、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康熙字典梁晓声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

11、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

12、。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

13、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天已傍晚。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没做手脚!”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

14、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那孩子,过来,帮帮我!”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他是县重点高中的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学生摇头。“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过

15、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就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B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C小说强调少年用碳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