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670692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 鸦片战争基础闯关知识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可知,由于洋布的输入,使得中国传统的土布受到严重打击,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故B项正确。AC两项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D项中的

2、完全绝对化,排除。故选B。2.“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林则徐践行这一豪言的壮举是()A三元里抗英 B虎门销烟 C抗击洋枪队 D吴淞口抗英 【答案】B【解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林则徐践行这一豪言的壮举是虎门销烟。故选B。3.在中国,林则徐的大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是中国近代的民族英雄,下面对林则徐最有意义的研究材料是()A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 B课文虎门销

3、烟 C电视连续剧林则徐 D历史研究著作林钦差与鸦片战争 【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是第一手史料,是最有价值的材料,A选项符合题意。BCD是第二手资料,要辨别真伪,排除。故选A。4.如图为 1800-1838 年间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据。下列事件与图中所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 的是()A虎门销烟 B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图表可知,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向中国走私鸦片,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

4、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故A符合题意。故选A。知识点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5.“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在京城产生太大的震动,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一种全新的政治、经济形态悄然出 现,城市里充斥着舶来品,走私并没有因战争结束而减少,一种新的阶级胚胎也在逐渐产生,自然经济结构在东 南沿海地区开始解体,出卖苦力的贸易渐渐流行开来。”结合史实,分析该材料描述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A【解析】依据“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南沿海,一种

5、全新的政治、经济形态悄然出现”可知,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故材料描述的战争是鸦片战争。故选A。6.“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以上材料表述的是鸦片战争的()A背景 B经过 C影响 D性质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需要大量的市场,为打开中国大门,186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因此“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题干“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6、结束后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以上材料表述的是鸦片战争的背景,A符合题意。故选A。7.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类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率部出击,群众按计划将敌人诱至牛栏冈后,埋伏在周围的七八千群众冲出来,将英军团团围住。材料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B【解析】据题干“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类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率部出击,群众按计划将敌人诱至牛栏冈后,埋伏在周围的七八千群众冲出来,将英军团团围住。”这段话描述的是三元

7、里抗英斗争。这件事情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故选B。8.诗人朱琦在关将军挽歌中提到:“粤关守吏走相告,防海夜遣关将军。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虎门粤咽喉,险要无比伦。峭壁束两峡,下临不测渊。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可见该诗反映的主要史实是()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圆 D收复新疆 【答案】B【解析】据题干“粤关守吏走相告,防海夜遣关将军。将军料敌有胆略,楼橹万艘屯虎门。虎门粤咽喉,险要无比伦。峭壁束两峡,下临不测渊。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期间关天培在虎门抗击英军,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故该诗反映的主要史实是鸦片战争。故选B。知识点三:南

8、京条约的签订9.1840年,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指()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的不同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后的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庭” 【答案】A【解析】1840年,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炮轰广州城,挑起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使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符合

9、题意。故选A。10.费正清先生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所言:“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这次战争的影响是签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的“英国”“鸦片”可知,这次战争是指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故选A。1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

10、在炮口逼追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答案】B【解析】据题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

11、步”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故选B。12.1843年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上海也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逐渐发展为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崛起开始于()A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开设工厂 C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侵略不断加剧 D人口大量从周边省市涌入 【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1843年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中外贸易中心,上海也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逐渐发展为东亚第一大都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的崛起开始于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上海由此崛起。故选A。13.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葵

12、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葵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儒,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吏治腐败。腐朽的封建统治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故选D。能力提升【能力提升与重难点训练】1.1840年8月,道光皇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

13、”。在道光皇帝眼中林则徐“措置失当”主要指()A禁烟不力引发人民不满 B抗敌不力作战失利 C虎门销烟招致英军北上 D闭目塞听贻误战机 【答案】C【解析】1840年8月,道光皇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在道光皇帝眼中,林则徐“措置失当”主要指虎门销烟招致英军北上。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

14、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向虎门海滩涌去。前往海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材料表明此事件()A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B促使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C限制了中英贸易的正常发展 D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答案】D【解析】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

15、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据“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向虎门海滩涌去。前往海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此事件”是指林则徐虎门销烟,题干材料表明林则徐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3.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 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 【答案】B【解析】据“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可知,这说明林则徐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1839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