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666021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赵州桥》人教部编版 2019学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州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阅读中自主识字,并积累词语“创举 冲毁 节省 坚固 美观 雕刻 缠绕 智慧 遗产”。2.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或“既又”写句。3.学习运用抓过渡句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4.在归纳文章内容的过程中,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二、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抓过渡句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三、教学难点: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赏图入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桥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能说说你见过的桥吗?(课件出示各种桥的

2、图片)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你觉得哪座桥比较古老?(指赵州桥)看,就是这座桥!你想知道它有多少年的历史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注意读准“赵(zho)、州(zhu)”这两个翘舌音。设计意图:“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表明,配合直观演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出示自读要求。(1)说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一标。(2)默读课文,遇到的比较难记或容易读错的字词圈一圈,并多读几遍。(3)读一读多音字“爪”的两个读音。读zho时,指的是指甲或

3、趾甲;鸟兽的脚趾。读zhu时,指的是禽兽的脚(多指有尖甲的);某些器物上像爪的东西。2出示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3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不丢字、不添字,还要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指导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不理解的词语。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有一千四百多年。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冲毁:冲垮。)4指名朗读课文。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的情况,采用“读读标标圈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读文过程中的障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三、再读

4、课文,词句点拨1师:请大家思考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预设:生1: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生2:它是一座设计独特的桥。2师:正如同学们体会到的那样,赵州桥的独特设计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它的历史非常悠久,让我们读读第1自然段。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为什么说这座石拱桥世界闻名?预设:生1:因为它的年代久,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生2:因为它在设计上的独特。4师:这座桥的设计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让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的教学,从找出重点词“世界闻名”到围绕重点词理解课文的思路设计,让学生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提升能力。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1读一读课后要求书写

5、的生字。同桌提醒书写时的注意点。2结合学生提出的书写难点,教师进行集中指导。“县”:上部中间不能写成三横,倒数第二笔为撇折,不能写成竖折。“匠”: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折。“史”:撇和捺都要伸展。3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把写得好的作品用投影展示出来。设计意图: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教写第一个字时,由教师“扶”着学生分析字形,讲疏密,明位置。从字的整体结构到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回到观察整体结构,老师在细致入微的指导观察中,让学生学会了下笔前先观察,起到了“磨刀不误砍柴工”之效。第二课时一、引放结合,品读感悟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

6、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请自由读课文,先独立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然后小组交流。2汇报交流学生活动卡设计。3课文中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样评价赵州桥的?(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4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赵州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第2、3自然段)5学习第2自然段。师: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这段主要写赵州桥的什么特点?(赵州桥非常雄伟)(板书:雄伟坚固)(1)找一找,这个自然段中哪句话具体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把它画出来。(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

7、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些表示数量的词语的?如果把“雄伟”改成“雄壮”行不行?为什么?试想一下,你站在这样一座桥上心情会怎样?带着这份心情来读读这段话吧!(2)赵州桥为什么如此坚固?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呢?(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板书:石头砌成,没有桥墩)(3)“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种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课件出示赵州桥那个年代之前的桥的图片。)预设:生1:创举就是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

8、事业。生2:因为以前人们修桥都有桥墩,而这座桥却没有桥墩,所以说这是创举。生3:因为赵州桥的四个小桥洞的设计既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这种设计在当时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所以说是个创举。(4)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5)合作讨论、总结学法: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教师小结:第一句话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写出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6学习第3自然段。(1)设疑:第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可不可以换成“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呢?为什么?(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

9、。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2)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3)找出描写这些雕刻美观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预设:生: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4)师:你能找出桥上雕刻了几种图案吗?请同学们画一画具体描写龙的句子。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具体描写龙的句子,引导学

10、生深入理解本段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感受图案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并结合图画理解“缠绕、前爪、抵着、回首遥望”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动作来进行理解。拓展想象练习:栏板上还有许多龙,姿态各异,还有什么样的呢?教师引导:“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这样会更好。作者只写了几幅最精美的图案,其他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图案精美:有的有的还有的)龙真的在游动吗?(5)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品味“龙像活了一样”的感觉。(6)配乐朗读这段话。教师小结: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

11、种游动的感觉。“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不仅是对这段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7学习第1自然段。师:这样既坚固又美观的赵州桥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出奇啊!为什么它会世界闻名呢?(预设:因为它是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建成的。)(板书:世界闻名)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这座桥可能经历过什么?(地震、风暴)经历了这么多的天灾,它还是依然保持原貌,这说明什么?(桥十分坚固。)8学习第4自然段。(1)设疑:课文第1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2)说说你对“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的理解。(引导学

12、生联系全文思考这个问题。赵州桥的设计很有特色。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还完好无损。赵州桥美观。这些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傲的。)教师小结:作者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让我们现在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抒发自己心中的自豪之情。设计意图:课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介绍了几种姿态不同的龙。这是一个学生习得语言形式、口语交际的契机,课上可以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句话,借以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那样: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二、回顾总结,指导学法第1自然段写了

13、赵州桥世界闻名,是全文的总起(板书:总起);第2、3自然段分述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板书:分述);第4自然段总结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板书:总结)。大家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尝试运用这样的结构。设计意图:教学中不仅仅需要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更应该借助文本让学生有所收获。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结构的总体框架,从而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提高习作能力。三、复述课文,拓展交流1抄写第3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自然段。2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当成导游向游客介绍赵州桥。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

14、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3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不仅是在古代,在现代也有许多杰出的桥梁建筑。(图片展示现代化桥梁。)设计意图:在学生观看了图片,学习了课文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目的是让他们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借此来训练表达能力,既能积累好的词句,又能丰富语文底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1.以简驭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扫清字词障碍。字词教学是讲读每一篇课文经常性的任务,同时又最能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功力。在第一课时中,我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先后出现的生字难词轻松愉快地进行了学习。2.环环相扣,为突出训练重点巧作安排。我根据赵州桥这篇课文的特点,确定了教学的重点是第2、3自然段。因此,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突出这座桥的设计是一个创举。接着理解第3自然段时,又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较难的句子,使学生深刻领会赵州桥栏板图案之精美。3.重视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地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