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118663738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与脱贫攻坚工作自查报告7篇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20XX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业局党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科学谋划、开拓进取,克服雨雪冰冻灾害的不利影响,有效应对高温热害天气的不利局面,“两夏”生产量价齐增,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亮点频现,较好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20XX年工作情况(一)粮油生产稳中有增。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发展壮大富硒“四稻”板块,推进全市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大力推广“稻鳝、稻虾、稻蛙”等“双水双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预计全市粮食生产面积159

2、.5万亩,同比减少4.4万亩;总产15.07亿斤,较去年增加3700万斤;粮食总产值达到21.6亿元,同比增2.6亿元。其中中稻(含稻鳝、虾、蛙)面积85万亩,再生稻面积5万亩。油料面积76万亩,同比减少2.8万亩,总产2.5亿斤,同比增加1138万斤。今年我市油菜籽继续保持在较高收购价格,平均收购价2.5元/斤,预计总产值5.7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二)畜禽养殖减量增效。受环保政策、动物疫病等因素影响,全市畜禽养殖数量整体下滑。预计全市生猪存栏39万头,同比减少1.52%,生猪出栏81.5万头,同比减少1.96%;家禽存笼830万只,同比减少9.39%,家禽出笼890万只,同比减少9

3、.56%。全市肉类产量7.3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减少8.5%,禽蛋产量11.26万吨,相比去年同期减少9.05%。今年畜牧业整体价格形势较好。生猪价格持续高位,我市目前生猪出栏价约为14.5元/公斤,较5月初的9.8元/公斤,涨幅明显,平均每出栏一头生猪利润在160元左右。鸡蛋价格波动较大,1月份,鸡蛋价格在10.4元/公斤的高位, 3月底鸡蛋价格调整到6.6元/公斤,当前鸡蛋价格为8.8元/公斤,全年总体呈现高位运行,平均每只蛋鸡产蛋周期内盈利29元。(三)新型主体稳步发展。全市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937个,其中:规模种养大户3086个,家庭农场1102家,新增82家。合作组织1652

4、个,新增42家,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7家。各地培育新亮点15家,推进合作社规范管理12家。今年前三季度,18家国家及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6.52亿元,同比增长12.42%;上缴税收1.23亿元,同比增长2.27%;实现利润2.02亿元,同比降低1.81%。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318.4亿元,同比增长9.6%。通过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我市获批20XX年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沔城镇成功获批20XX年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镇。(四)特色产业发展迅猛。20XX年我局围绕“四三二”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板块。一是做大“富硒四稻(中稻、再生稻、稻鳝、稻虾)

5、”。围绕“中国富硒农都”的战略目标,大力推广“一种两收”(再生稻)绿色高效模式和“双水双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三伏潭镇为核心,依托中粮米业(仙桃)有限公司,建设富硒水稻基地面积10万亩,其中订单生产面积8.5万亩。以陈场镇为重点,依托兴华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富硒再生稻面积5万亩。以西流河镇为重点,依托洪渊泽、卫祥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稻鳝共生”高质高效种养,带动全镇发展稻鳝面积1万亩。以陈场、剅河镇为重点,依托仁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宇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稻虾共生”高质高效种养,带动两镇发展稻虾面积2万亩。二是做优“赏食三花”。充分发挥简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新型主体引领行业发展

6、的优势,以陈场镇为中心,辐射周边10多个乡镇,结合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冬闲田流转,大力发展种植西兰花,推广早稻-秋玉米-西兰花、春玉米-西兰花、毛豆-西兰花等周年高效种植模式。20XX年预计全市西兰花种植面积8万亩,较去年增加0.8万亩。围绕打造中国桃花之乡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以剅河、胡场、郭河、杨林尾等地为重点的万亩桃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剅河“桃花小镇”建设,发展桃花观光旅游。不断提升桃品种质量,着力打造桃品牌,由我市桃树研究所培育的黄桃品种“仙桃一号”因外观颜色漂亮、风味独特畅销省内外。全市共发展桃树种植面积1.2万亩。依托长埫口镇刘家垸“百万花海”旅游景点,扶持“百万花海”打造油菜花旅游观光

7、基地。20XX年建设油菜花海6000亩,支持参与20XX年“湖北最美油菜花海”评选活动,举办油菜花节,进一步探索推广油菜多功能利用研究,发展油菜花观光乡村旅游,推动油菜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做强“两菜”块板。以郭河、长埫口为重点,辐射周边乡镇,发展优质特色设施蔬菜,大力推广西瓜-西瓜-辣椒、藜蒿-西瓜、毛豆-甜瓜等周年高效种植模式。全市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到3.5万亩,亩产值高达2万元。以沔城、郭河、沙湖为重点发展水生蔬菜,全市水生蔬菜面积已达到13.5万亩,其中藕带5.8万亩、莲藕5.7万亩、子莲1.5万亩、菱角0.5万亩。全市水生蔬菜总产17.74万吨,总产值达到11亿元。依托沔城祥农果蔬专业合

8、作社、沔城厚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西流河东凯生态野生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全市新增“早藕-晚稻”、“莲藕-鱼”、藕田套养小龙虾等高效种植模式2万亩,带动农民增收0.24亿元。(五)面源污染治理有效。一是抓畜禽治污。紧紧围绕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扎实推进治理工作。根据市委书记胡玖明提出的“七个一律”的要求抓落实,通过技术驱动、示范推动、资金撬动、检查促动,全域推进配套设施大改造,全力促进粪污资源大利用,全面推动畜牧产业大转型。在全局组建7个督导小组,对照养殖场清单,参照攻坚指挥部整改要求,坚定不移对禁养区386家养殖场进行关停拆转。对非禁养区877家养殖场,安排技术专班上门

9、服务,精准实施一场一策整改提升,重点推广以干清粪、异位发酵床、喷雾除臭设施、黑水虻养殖为主的技术改造升级路径,切实将臭气熏天的污染源改造为鸟语花香的生态园。目前,全市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3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90.33%,居全省前列。全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场会、全省兽医信息系统云平台管理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仙桃经验被全省推广。二是抓化肥减量。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科学施肥”理念,念好“配、改、替”三字经,大力实施化肥减量提效工程。预计全年化肥施用量5.51万吨,同比减少1.2%。三是抓农药减量。扎实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减量增效。预

10、计全年农药施用量4200吨,同比减少4.3%。(六)产业扶贫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我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履行产业扶贫牵头单位职责,扎实开展五大行动(特色产业升级行动、新型主体壮大行动、重点项目培育行动、技术指导全程行动、检查督办持续行动),着力培植和发展扶贫产业,努力实现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牵头拟定了20XX年产业扶贫奖补实施方案,重点增加了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的补贴政策。帮助贫困户“借船出海”对接大市场。同时,我局充分发挥部门作用,对带动能力强、帮扶成效好的经营主体,在评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给予优先申报,在“三品一标”认证上给予全力支持。通过资金支持和政

11、策倾斜,激发更多的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参与到产业项目建设中来。全市所有重点村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贫困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基地打工赚薪金、“借船出海”淘真金的可喜局面。(七)上争资金再创新高。在当前项目资金分配基本实行公开竞争立项、上争资金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跑部进厅、捕捉信息、紧密跟踪,提前策划,在部厅项目争取中,只要具备条件的基本争取到手。今年1-10月上争专项资金9353万元,同比增长15%,吸引带动各类社会资本投资12亿元以上。先后争取到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建设项目等一批重大项

12、目。积极开展20XX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建设。同时完成了20XX年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并通过了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会审。组织茂盛、精武、强农、硒来福、洪渊泽、楚福等公司参展“第九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八)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一是开展三大培训。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农业发展新模式、新技术和新经验进村入户,我局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冬春科技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层次、多场次农技培训活动。今年,结合油菜绿色高效“345”模式推广和再生稻技术,全年共培训5500余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0人,发放各类资料5000余份

13、。二是强化技术集成示范。全力推进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普及水稻机械插秧、测土配方施肥、油菜机播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深松整地等先进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全年举办各类技术推广现场会21场次。三是大力推广信息化服务。加大对仙桃智慧农业微信公众平台、农技讲堂及三农在线等媒体平台推广力度,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邀请全市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拍摄专题片,将病虫防治技术、先进栽培模式带入千家万户,全年累计拍摄农业科教技术视频30期,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九)质量安全监管到位。全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加强执法监管。通过短信微信

14、宣传开展开展法律法规、识假辨假、监管信息、品种示范等信息宣传。积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对全市农资市场开展摸底调查,对违法案件依法查处。今年共查处种子违法案件15起、农药违法案件46起、植物检疫违法案件17起,罚处总金额64万元。积极开展兽药专项整治。通过查经营主体资格、查生产产品标签、查经营环节问题,打击兽药产品包装内外标签不一致、无标签、标签内容不全、内容与产品不符、擅自修改标签、扩大适用范围、虚假疗效等违法经营行为。积极开展肉品安全专项整治。突出抓好“两节”期间重点私宰地区私屠滥宰打击,加强与公安、食药监及镇办的联合执法力度,加大重点地区日常巡查力度,有力保障

15、了食肉安全。积极开展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与交警部门联合开展2次变型拖拉机联合整治行动,共纠正违章18起,准驾不符1起,查处违章4起,收缴农机号牌6副,行驶证4套。二是加强抽检力度。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及动物产品的药物残留及养殖、屠宰环节的监管,今年抽检样品经省级部门检测,合格率100%。全市例行抽检蔬菜水果类农产品3260个,合格率99.80%,迎接省厅例行抽检3次,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100%。三是加强疫病防控。严格落实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各项重大动物强制免疫率均为100%。面对各地频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畜牧工作人员实行专班上路、包片负责,全面检查、筛查,严防死守,确

16、保全市清净无疫。同时,全力抓好农作物防虫抗灾工作,打赢了稻飞虱的防控战,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要清醒认识到,我市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依然没变。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产品品牌名气不大。农产品供给还是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稻、精品果蔬、名特优畜产品比重低,知名品牌数量少,缺少一轮像“潜江小龙虾”这样的明月,有些品牌还处在“自娱自乐”的境地,知名度不高。二是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近年,洪涝干旱、高温热害、低温雨雪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三是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平衡。我市经营主体总量偏少、规模偏小、效益偏低,“100瓦”、“80瓦”亮亮的经营主体还非常少。同时,主体还普遍面临着土地流转难,贷款融资难,效益获取难,与老百姓利益链接难的问题。四是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受农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影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压力较大。今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发生较大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