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

上传人:fen****835 文档编号:118663677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kV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 24kV 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 3 3 目 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2 技术参数及要求-1 3 技术特性参数表-3 4 试验-5 附件:一二次设备连接-7 3 1 24kV 柱上断路器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文,当这些标准修订后,使用本标准者应引用下列标准最新 版本的有关条文。 GB 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1984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1985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402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403

2、 12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486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订货技术条件 DL/T 593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615 交流高压断路器参数选用导则 Dl/T 884 12kV少维护户外配电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2 技术参数及要求 2.1 真空灭弧室的要求 2.1.1 真空断路器灭弧室应是高品质的,其出厂真空度应满足1.3310-3 Pa。 2.1.2 同型号真空断路器所配用的灭弧室,其安装方式、端部联结方式及联结尺寸应统一, 以保证灭弧室的互换性。 2.2 外壳的要求 2.2.1 外壳应采用不锈钢板制成,厚度不小于3mm,并应有明显的厂家标识

3、。 2.2.2 外壳应能良好地接地并能承受运行中出现的正常和瞬时压力。接地外壳上应装有导电 性良好,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防锈接地螺钉,接地点应标有接地符号。 2.2.3 壳体表面不应有可存水的凹坑。 2.2.4 壳体内应采取防止凝露的措施,以保证绝缘性能良好。 3 2 2.2.5 壳体应设置必要的搬运把手,避免拽拉出线套管。 2.2.6 供起吊用的吊环位置,应使悬吊中的开关设备保持水平,吊链与任何部件之间不得有 摩擦接触,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划伤箱体表面喷涂层。 2.2.7 壳体上应设置牢固的、可以清楚观察的分、合位置指示器。 2.3 操作机构的要求 2.2.1 操作机构宜采用免维护的电磁机构、永

4、磁机构和弹簧机构。 2.2.2 操作机构应能够进行电动或手动储能合闸、分闸操作。 2.2.3 弹簧储能后当电源消失时,至少能进行一次“O-0.3s-CO”操作。 2.2.4 永磁机构操动机构的电源回路应选用高品质元器件,使用寿命应不低于5年。 2.2.5应有可见的、易观察的分、合闸位置指示器,电动弹簧机构应有弹簧储能指示器。 2.2.6 操动机构应带有反光指示装置,方便操作人员的夜间操作。 2.2.7 操作机构应具有防跳跃装置。 2.2.8 操作机构应装置在防潮、防尘、防锈的密封壳体中,使用长效润滑材料,达到维护周 期内免维护。如采用非密封机构,则机件应妥善解决防锈和润滑问题。 2.2.9 操

5、作机构的电源可采用直流电源、压变、蓄电池或电容器。 2.4 配套装置及辅助设备要求 2.4.1 断路器一侧带连体隔离刀闸的,要求刀闸与断路器之间具有机械联锁装置;隔离刀闸 应为三相联动,要求所有刀闸触头和转动部分具有防雨措施。 2.4.2 控制装置应具有防锈、防尘、防霉和抗老化性能,在使用期内保证性能的稳定、可靠。 2.4.3 开关设备及其控制装置配装后应能有效地抗电磁干扰。 2.4.4 电动,预留自动化接口的柱上开关则要求: a)A、B、C三相配置电流互感器各一只,互感器采用内置式,每只电流互感器均带有两个二 次绕组,一个为保护级,另一个为测量级(0.5级),每个二次绕组均带抽头。电流互感器

6、额定容 量不小于2.5VA,一次电流小于2In时,精度1级;一次电流2In10In时,二次输出保持线性且不 饱和,并具有防CT开路设计。 b) 零序电流互感器,变比20/1,额定容量不小于1VA,一次电流060A时二次输出保持线性, 一次电流大于60A二次输出不小于3A。需具有防CT开路设计。 3 3 c)断路器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需求,配置1或2台电压互感器。配置2台时,分接断路器两侧, 一侧接A、B相,另一侧接B、C相,准确度、变比和容量按FTU要求确定。要求电压互感器配置熔 断器,并采用螺旋式保险方便运行时更换。 d)断路器机构采用先进的、长寿命的防腐润滑措施,防止机构锈蚀。 e)断路器本

7、体需配置26芯航空接插插座及连接电缆,航空插座配置有绝缘密封罩,保护接 口。 f)断路器配套配置控制器。 2.4.5 铭牌能耐风雨、耐腐蚀、保证使用过程中清晰可见。铭牌内容符合GB相关标准要求。 2.4.6 与电缆头或导线连接的端子截面除应满足额定电流外,连同支持绝缘子均应能承受断 路器的峰值耐受电流和短时耐受电流。 3 技术特性参数表 技术参数特性表是对采购设备的基础技术参数要求,供货人应对技术参数特性表中标准 参数值进行响应。24kV 柱上断路器技术参数特性见表 1。 表 1 技术参数特性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标准参数值标准参数值 1.11.1 真空断路器真空断路器 1.1.1 结构形式共箱

8、式 1.1.2 绝缘介质 SF6 1.1.3 额定电压(kV) 24 1.1.4 额定电流(A) 630 1.1.5 额定电缆充电开断电流(A) 10 1.1.6 额定线路充电开断电流(A) 1 1.1.7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20 1.1.8 温升试验电流 1.1Ir 相对地/相间 65 1.1.9 额定工频 1min 耐 受电压(kV) 断口间 79 相对地/相间 125 1.1.10 额定雷电冲击耐 受电压 (1.250s)峰 值(kV) 断口间 145 1.1.11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kA/s) 20/4 1.1.12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 (kA) 50 1.1.13 额

9、定短路开断电流(kA) 20 1.1.14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kA) 50 1.1.15 主回路电阻( )供货方提供 1.1.16 机械稳定性(次) 10000 1.1.17 外绝缘最小爬电距离(mm) 744 1.1.18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开断次数(次)30 次 3 4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标准参数值标准参数值 1.21.2 操作机构操作机构 1.2.1 操动机构型式或型号弹簧 1.2.2 操作方式电动,并具备手动操作功能 1.2.3 电动机电压(V) DC24 1.2.4 分、合闸不同期(ms) 2 1.31.3 隔离开关(如果有)隔离开关(如果有) 1.3.1 型式/型号供货方提供 1.3.

10、2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及持续时间(kA/s) 20/4 1.3.3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kA) 50 1.3.4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kA)50kA/2 次 1.3.5 主回路电阻()供货方提供 1.41.4 相电流互感器相电流互感器 1.4.1 数量(只) 3 1.4.2 额定电流比(A) 200/1、400/1、600/1 (三级可调) 1.4.3 准确级 0.5/5P20 1.4.4 二次负荷(VA) 15 1.4.5 二次绕组对地工频耐压(V/min) 2000/1 1.4.6 安装方式内置 1.51.5 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 1.5.1 数量(只) 1 1.5.2 额定电流比(A)

11、 20/1 1.5.3 二次负荷(VA) 1 1.5.4 安装方式内置 1.61.6 电压互感器电压互感器 1.6.1 数量(只)12(按需确定) 1.6.2 额定电压比 20/0.1/0.22 1.6.3 准确级 0.5 1.6.4 容量(VA) 20/0.1 绕组,30VA 20/0.22 绕组,满足产品功耗要求,由 供货方提供 1.6.5 安装方式外置 1.71.7 自动化配置自动化配置预留 FTU 接口 1.81.8 外壳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 IP55 1.91.9 一二次设备连接设计一二次设备连接设计 1 控制连接方式 开关本体配置 26 芯航空接插插件,详 见附件(含连接电缆

12、) 2 辅助接点容量AC250V、15A 1.101.10 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不小于 20 年 1.111.11 运输重量(运输重量(kgkg)供货方提供 1.121.12 外形尺寸:长外形尺寸:长宽宽高(高(mmmmmmmmmmmm)供货方提供 注:1、供货前应与项目单位确定出线方式,如为端子出线,需配绝缘罩(红绿黄)。 2、配置安装支架。 4 试验 3 5 根据最新版的IEC标准和国家标准(GB)进行试验。试验中,要遵循并执行下列附加要求和 IEC的补充说明。 4.1 型式试验 4.1.1 必做项目 4.1.1.1 断路器本体 a)绝缘试验:包括雷电冲击耐压试验、工频耐压试验 b)温升试验

13、c)主回路电阻测量 d)主回路动、热稳定试验 e)开关的关合能力试验 f)机构操作试验 g)隔离闸刀及套管绝缘电阻测量 h)密封试验(SF6绝缘开关适用) i)防护等级验证 j)凝露及污秽试验 k)接线端子静态机械负荷试验 l)淋雨试验 m)电磁兼容性试验(EMC) n)严重冰冻条件下的操作 4.1.1.2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配套) a) 回路电阻测量。 b) 工频耐压试验。 c) 动、热稳定试验。 d) 关合能力试验。 4.1.1.3 控制器 a) 结构及外观检查。 b) 控制逻辑试验。 c) 环境试验。 d) 动作值及准确度测试。 3 6 e) 产品功能与性能测试。 f) 功率消耗测试。

14、g) 工作电源对装置性能的影响测试。 h) 绝缘性能测试。 i) EMC试验。 j) 振动试验。 k) 安全试验。 4.1.2 根据用户特殊要求可进行的选做项目 a) 低温试验。 b) 高温试验。 c) 交变湿热试验。 d) 盐雾试验。 4.2 出厂试验 4.2.1 开关应根据GB1984规定项目进行试验,提供工厂出厂标准。 4.2.2 每一台断路器都应在制造厂内进行出厂试验,至少包含如下试验项目: 4.2.2.1 本体 a)外观及结构检查 b)机械操作和机械特性 c)主回路的工频耐压试验 d)控制回路和辅助回路的工频绝缘试验 e)主回路电阻测量 f) 密封试验(SF6绝缘开关适用)。 4.2

15、.2.2 电流互感器 a) 二次绕组绝缘试验 b) 计量绕组误差(准确度)确定 4.4.4.3 电压互感器 a) 二次绕组绝缘试验 b) 计量绕组误差(准确度)确定 4.2.2.4 隔离开关(与断路器配套) a) 回路电阻测量 3 7 b) 工频耐压试验 4.2.2.5 控制器 a) 结构及外观检查。 b) 动作值及准确度测试。 c) 产品功能与性能测试 d) 绝缘性能测试 4.2.3 出厂试验情况应填写在报告中,随产品移交。 4.3 现场试验 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交接和状态检修试验规程”相关项目和标准执行。 3 8 附件:一二次设备连接 a)一次开关侧航空接插件管脚定义 与馈线终端配套的一次开关,应配置 26 芯航空接插插件。26 芯航空接插插件管脚定义 见附表 1。 附表 1 26 芯航空插件管脚电气定义 配弹簧机构开关配永磁机构开关配电磁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