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纲解读--物理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61325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纲解读--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考纲解读--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考纲解读--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考纲解读--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考纲解读--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考纲解读--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纲解读--物理(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考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物理学科,汝州二高,2018年物理考纲解读,. 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高考物理考查的五种能力 :,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2.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3.能够鉴别

2、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一. 理解能力,20、在一静止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势与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电场中四个点a、b、c和d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Ea、Eb、Ec和Ed。点到点电荷的距离与点的电势,已在图中用坐标标出,其余类推。现将一带正点的试探电荷由点依次经、点移动到点,在相邻两点间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ab、Wcd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2017新课标1卷),一. 理解能力,二、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

3、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2017新课标1卷),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a,Mb,Mc已知在该区域内,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 D、,三、 分析综合能力,1.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 2.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3.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

4、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017新课标1卷) 25、真空中存在电场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电场,一带电油滴在该电场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在油滴处于位置时,将电场强度的大小突然增大到某值,但保持其方向不变。持续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将电场反向,但保持其大小不变;再持续同样一段时间后,油滴运动到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1.油滴运动到点时的速度; 2.求增大后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保证后来的电场强度比原来的大,试给出相应的和应满足的条件。已知不存在电场时,油滴以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恰好等于、两点间距离的两倍。,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5、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 2.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2017新课标1卷) 21、如图,柔软轻绳的一端固定,其中间某点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初始时,竖直且被拉直,与间的夹角。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不变,在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五、 实验能力,1.能独立地完成课标要求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2.能发现

6、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 3.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2017新课标1卷) 23、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3.8,额定电流0.32);电压表(量程3,内阻3);电流表(量程0.5,内阻0.5);固定电阻(阻值1000);滑动变阻器(阻值09.0);电源(电动势5,内阻不计);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灯丝的电阻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电动势4,内阻1.00)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所示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在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 ,最大功率为 。(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考试范围与要求,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 5 个模块,选考内容有 2 个模块,考生从 2 个选考模块中选择 1 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 。,二、考纲变化,2017年的考纲和2018年的考纲逐字作了对照,发现没有任何变化,从

8、试卷结构到考试的目标和能力要求,以及能力要求中的说明性文字,比如说理解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的指向,还有考察的知识点,以及对知识点的说明,甚至连知识点的排序,都没有任何变化。 而2017年的考纲针对2016年变化却是非常大,最大的变化是选修的35,拿到了必考,所以去年的授课安排和复习进程相应的做了很多调整,主要是35的动量部分。但是,在2017年因为是第一次加入,所以在高考试卷中,只在选择题中做了一点点的体现,所以35这本书在2017年加入高考当中是分量轻、浅试水。但是,到了2018年高考中,学生已经侧重进行学习,所以在2018年的高考中这部分内容可以考得很深。例如,第25

9、题完全可以把动量作为一个主干,也有可能在选择题中的中档以及难题中加入动量的概念,也就是说在2018年的高考中35加重考查是大家共同的预测。 选考3-4 2016、2017年基本固定都考察了主干知识几何光学和机械波,料想今年也将不会有大的变动;,(2017新课标1卷)14、将质量为1.00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 A.30 kgm/s B. C. D.,2、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的半球体,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高位2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

10、一平行于中心轴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之间的距离为0.6。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1、如图(),在平面内有两个沿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和。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和图()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的路程差为 ,两列波引起的点处质点的振动相互 (填“加强”或“减弱”),点处质点的振动相互 (填“加强”或“减弱”)。,(2017新课标1卷3-4 )34、,1、研究高考卷,把准高考的脉搏 要想在理综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考试的功能和作用,领会新课程标的精神,准确定位备考方向,有计划分阶段

11、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各种能力,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2017新课标1卷) 15、扫描隧道显微镜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度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 A、 B、 C 、 D、,2、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依据教材,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

12、小实验“。,(2017新课标1卷) 2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所示。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如()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加速度大小为 。(结果均保留2为有效数字),3、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

13、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 习题训练要做到: (1)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2)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3)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 (4)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总之,在高三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基础、突出关键,关注热点,这样能够使我们在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谢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