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61243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外必修三课件: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结构和功能单位:_,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_,由_、_、_、_和_共同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也叫_。,电信号,神经冲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_ _,电信号,化学信号,复习:,激素调节,由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通过_作用于特定的_器官或_细胞的一种调节方式。 基本调节机制是_。,内分泌,靶,靶,反馈调节,激素,体液运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复习:,当你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CO2调节:,骨骼肌剧烈运动,产生大量CO2

2、,血液中CO2增多,刺激呼吸中枢,呼吸活动加强,将CO2排出体外,激素等化学物质(例如CO2 、葡萄糖、氨基酸、Na离子、K离子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大多数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影响神经功能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协调的,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人的体温及其意义,1.定义:,2.临床测定:,口腔: 腋窝: 直肠:,36.737.7 (3

3、7.2) 36.037.4 (36.8) 36.937.9 (37.5),人身体核(内部或深部)的温度, 在37.5左右,人的体温及其意义,3.体温变动,(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 在狭小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4.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对比一下:对比上面的两幅图,我们可以发现安静时与运动时的主要的产热器官分别是什么?,人体的产热情况,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

4、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汗腺,血管,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人体的散热情况,一、体温维持恒定的原因,1 调节机制:,产热过程 = 散热过程,人体热量的来源和去路,人体热量,产热,散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散热,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产热途径,肝脏,骨骼肌,汗液,毛细血管,呼气,排便,散热途径,1 调节机制:,2 调节中枢:,下丘脑,3 温度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散热中枢,产热中枢,一、体温维持恒定的原因,问题:这些产热器官、散热器官以及调节中枢和感受器是怎么进行调节的

5、呢?,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刺激,传入神经,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神经体液调节,寒冷:,炎热,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刺激,传入神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只有神经调节,炎热:,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

6、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4。调节过程:,(4)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2)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 肾上腺素:加快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问题:是不是有了这么多种的体温调节方式,我们的体温恒定就坚不可摧了呢?,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_多于_,引起体温降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_多于_,引起体温升高.,(中暑)

7、,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散热,产热,产热,散热,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A,2。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B,3。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D,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8、 ) 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B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C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D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水是构成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里来的?,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唯一途径吗?,3、我们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相等吗?,(一)水平衡的调节,此表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水量等于排出水量 人体摄入水有三条途径,排出水有四条途径 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 人体排出水的主要途径是排尿,水平衡特点: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

9、量与摄入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尿液的形成,血液,(血浆蛋白、血细胞、激素、尿素、血糖、 无机盐、水等),肾小球,(滤过作用),(与血液相比: 无血浆蛋白、血细胞、),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作用),(与原尿相比:无葡萄糖),终尿,原尿,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减少,(-),(+),(+),(-),神经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

10、又称为加压素,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往垂体后叶贮存。 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水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完成的。,结论,下丘脑在水盐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1)感受刺激:含渗透压感受器。 (2)分泌功能: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 (3)神经中枢:调节水盐平衡。 (4)传导兴奋:能够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二)无机盐的平衡,1 人体内的无机盐大多以什么形式存在?,离子状态 如: Na+、K+、Ca2+、Cl-、HCO3-等,人体每天都要通过饮食摄取一定量的无机盐,同时也要排出一定量的无

11、机盐。一般情况,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二)无机盐的平衡,2.钠(Na),来源: 数量: 吸收: 代谢: 排出: 特点:,食盐(主要) 6 10 g/D 小肠(几乎全部) 主要存在细胞外液 肾脏(主要)、汗液、粪便,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二)无机盐的平衡,3.钾(K),来源: 数量: 吸收: 代谢: 排出: 特点:,食物(蔬菜等) 2 4 g/D 消化道 主要存在于细胞 肾脏(主要)、粪便,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盐平衡的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吸钠排钾,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血钠降低,血钾升高,血钠升高,血钾降低,+,+,+,+,醛固酮,醛固酮,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

12、醇激素。 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分泌。,保Na+保水、排K+,(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1、无机盐平衡的激素调节:,饮水 食物中的水 代谢产生的水,肾脏排尿 皮肤排汗 肺排水汽 大肠排便,食 盐,肾脏排尿 皮肤排汗 大肠排便,食 物,肾脏排尿 大肠排便,(三)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神经调节 抗利尿激素调节,醛固酮调节,醛固酮调节,(二)无机盐的平衡,2.钠(Na),来源: 数量: 吸收: 代谢: 排出: 特点:,食盐(主要) 6 10 g/D 小肠(几乎全部) 主要存在细胞外液 肾脏(主要)、汗液、粪便,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二)无机盐的平衡,3.钾(K),

13、来源: 数量: 吸收: 代谢: 排出: 特点:,食物(蔬菜等) 2 4 g/D 消化道 主要存在于细胞 肾脏(主要)、粪便,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3)相互协调,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例如鸟类在生殖季节,雌雄鸟相遇,(通过神经系统感知),使生殖腺分泌相应的性激素增加。,如甲状腺激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2、意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 内环境的稳态,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4、。,神经体液调节过程的类型 (1)类型一:,例如:膝跳反射的过程。,(2)类型二:,例如:人进食后血糖升高,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例如:当血糖浓度下降时,下丘脑发出指令会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进而使血糖恢复正常。,(3)类型三:,(4)类型四:,例如: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分泌物质作用于垂体,进而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A,B,C,D,刺激,刺激,刺激,刺激,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属于_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属于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属于_过程。 (4)日照时间变

15、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过程。,B,B、C,A,D,1.请解释: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此称为水利尿,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练习,2。抗利尿激素对肾脏最明显的作用是 A、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通透性 B、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C、使入球小动脉收缩 D、使出球小动脉收缩,练习,B,3。对急性肠胃炎患者(脱水)注射生理盐水是为了 平衡; 4。高温作业出汗太多,可能体内缺乏盐分,出现肌肉痉挛现象,要喝淡的食盐水,来 平衡。,维持水的代谢,维持食盐的代谢,练习,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 ( ) 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 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 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拌随着排水 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 着排水,C,6可以使尿量增加的原因是 ( ) A高血糖 B糖尿病 C血钾含量降低 D血钠含量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