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湖北专版)习题:期末检测卷(一)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18659281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湖北专版)习题:期末检测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湖北专版)习题:期末检测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湖北专版)习题:期末检测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湖北专版)习题:期末检测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湖北专版)习题:期末检测卷(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湖北专版)习题:期末检测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约50B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m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 D你答题用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8g2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树 B地面 C旁边的楼房 D自行车3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 B310 C815 D1584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

2、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m/s B6.25m/s C5m/s D4.17m/s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声波定向发射器

3、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7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C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D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8“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升华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9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第5min时

4、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10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1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12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A通过a、b的直线上 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二

5、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14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15由中国著名演员吴京自导自演的3D电影战狼2引发了观众强烈的爱国主义共鸣,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

6、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6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的镜头焦距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55分)16(6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1)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cm。(2)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_g。(3)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_。17(6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_的。猿声是通过_传入诗人的耳朵的。18(4分)在炎热的夏天

7、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A杯盖上杯盖,B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_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_(填物态变化名称)更快所致。19(3分)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平面镜后的像为S,AC是从S点射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一条光线,请用直尺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和AC的入射光线。第19题图 第20题图20(3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光路图。21(4分)小明家中有一个玻璃钢实心小球,他想通过实验测定制作小球的玻璃钢的密度。(1)称量质量时,当小明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边(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的正确操作应是_(填选项

8、前的字母)。A向右移动游码 B取下2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C取下1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D再往右盘添加5g的砝码(2)小明用天平正确称量小球的质量时,右盘上砝码总质量是25g,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质量为_g;把小球浸没在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小球的体积为_cm3,测得的玻璃钢密度为_g/cm3。22(6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19395979999999999(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9、图像。(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填序号)。得到可靠的结论减小实验误差23(10分)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1)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发现用前后可折的纸板(如图甲)不仅能呈现光路,还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他用较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探究。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所示),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_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并加以比较,经多次实验得出:像和物到

10、平面镜的距离是_的。(3)在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D(焦距15cm)和E(焦距50cm),小明应选择_(选填“D”或“E”)。该图的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24(7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5000m,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5(6分)“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

11、是她用天平测出了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茶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的水的质量是14.8g。(1)请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大?期末检测卷(一)参考答案1D2.D3.D4.C5.A6.B7.C8.C9.B10.B11.B12.B13.A14.B15C点拨:观众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凸透镜,银幕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人的两眼之

12、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拍摄时,为了产生立体视觉,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6cm,故C正确;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D错误。故选C。16(1)2.10(2)63(3)2517运动运动空气18.B汽化19如图所示。20如图所示。21(1)C(2)29.4151.9622(1)B(2)如图所示。(3)99停止加热(4)23(1)在同一平面内(2)薄A、C相等(3)D照相机24解:(1)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s1v1t18m/s500s4000m;(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行驶总路程s总s1s24000m5000m9000m;在模拟公路上行驶时间t2250s,测试过程平均速度v12m/s。25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V盖V水14.8cm3;这种材料的密度3.0g/cm33.0103kg/m3;(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V壶53cm35.3105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