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118655009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加班、病假、事假、经济补偿等十类工资计算公式及依据大全工资计算中存在很多易混淆的问题,看了很多规定还是记不住。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都四处搜索非常耽误时间,为大家汇总了十类工资计算政策原文+公式,不光有病假、事假等各类假期计算方法,还有各种类型加班工资计算注意事项。1.工资基数计算方法要了解加班工资,首先需要了解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折算方法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2.法定节假日工资计算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300%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三款规定:休息日安排

2、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重要提示:这里存在着一个误区,国庆假期为七天,但是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规定,国庆的法定假期为十月的前三天,据此,如果在国庆期间加班,只有在前三天享有三倍工资待遇,其余四天加班均为双倍工资。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十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10月4日及以后的假期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所有,我们还需要熟知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时间,我也给大家找到政策原文了。依据:全国年节

3、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令第644号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3.休息日加班工资正常的标准工时制和计件工时情况下,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计算公式如下: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2200%节假

4、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2300%年休假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2300%延伸问题: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单位就可随意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无需支付加班工资吗?相关政策规定如下: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时,要依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中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必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即用人单位无权自行决定实施这一工时制度。划重点: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工作日赶

5、上周休息日,算正常上班;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单位应支付其不低于劳动合同确定的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00%的加班工资。公司无权自主决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需要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4.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延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150%依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一条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5.病假的工

6、资计算病假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依据: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注意,各地病假工资计算可能有当地的特殊规定,比如上海的病假工资算法附:上海病假工资算法(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

7、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3)病假工资计算公式:(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6.事假的工资计算事假工资按照当按月薪月计薪天数21.75扣除工资依据:关于试行企业单位工人职员在加班加点、事假、病假和停工期间工资待遇几项规定的通知(59中劳薪字67号)第二条第1款规定员工事假期间,一律不发给工资。实行月薪制的,应当按月薪月计薪天数21.75

8、扣除工资。7. 经济补偿计算经济补偿计算年限(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8.经济补偿金的个税计算 依据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第一条: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

9、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9.产假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

10、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10.生育津贴计算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举个例子:一名女职工所在单位上一年月缴费平均工资是5100元,她生育前后共128天产假。那么她享受的生育津贴的标准就是5100元除以30,再乘以128,她在产假期间共可得津贴21760元。注意:生育津贴即为产假工资,生育津贴高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依据关于调整本市职工生育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13

11、34号第三条:参加本市生育保险的职工,因生育或计划生育享受产假的,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计发。年假1、计算公式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年休假15天。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符合上述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一整天的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2、下列情形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

12、工资的;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11.二倍工资的时效计算 依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二十八条:二倍工资适用时效的计算方法为:在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时,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二倍工资按未订立劳动合同所对应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标准计算。1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计算依据关于北京市工伤保险基金支

13、出项目标准及相关问题的通知第五条:计算工伤职工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时,其领取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具体标准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时3至18个月的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中五级18个月,六级15个月,七级12个月,八级9个月,九级6个月,十级3个月。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上述标准执行。13.工资计算公式汇总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天)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法定节假日小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天数300%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200%延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150%病假工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事假工资按照当月月薪月计薪天数21.75扣除工资生育津贴=用人单位月人均缴费基数30天产假天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