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118654179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试官面试操作技巧目录一、提问的技巧1二、倾听的技巧2三、观察的技巧2四、评分中的注意事项2五、面谈前的安排3六、如何开始面谈4七、主考官面试指导语(一)5八、主考官面试指导语(二)5九、主考官面试指导语(三)5十、提问方式5十一、面试预备阶段6十二、结束阶段7一、提问的技巧自然、亲切、渐进、聊天式地导入正题;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很关键。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目的在于缓解应试者的心理紧张。 通俗、简明、有节奏感。提问时,考官应力求使用标准语言,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语言,不要用生僻字,尽量少用专业性太强的词汇。 问题要有可评价性(与测评要素相对应)和延伸性(不是简单用“是”或者“否”就能回答)。 坚持“

2、问谁”、“问实”的原则(STAR 追问法)。不允许应试者在这一问题上模棱两可、含混回答。追问、了解、弄清楚应试者的真实情况和意图。 必要时可采取迂回的方式向应试者提问。如对于某些政治倾向和意愿,可问“你的同学和朋友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认为如何?”即采用投射法来了解应试者自己的真实情况。 追问和提问相结合,达到让应试者多说,考官多听的目的。 给应试者提供弥补缺憾的机会。应试者可能因为被动地位或心情紧张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所以要有补偿,如问“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二、倾听的技巧有技巧的倾听才能很好地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在倾听中有以下要点需注意: 倾听时要仔细、认真,表情自然,不能不自然

3、地俯视、斜视,或者盯着对方不动;防止造成应试者过多的心理压力,使其不能正常发挥。 慎用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形体语言,如点头或摇头,以免给应试者造成误导。 注意从应试者的语调、音高、言辞等方面区分应试者内在的素质水平。如讲话常用“嗯”“啊”等间歇语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要求他人对他地位的重视;声音粗犷、音量较大者多为外向性格;讲话速度快而且平直,多为性格急躁、缺乏耐心;爱用流行、时髦词汇者大多虚荣心较强。 客观倾听,避免夸大、低估、添加、省略、抢先、滞后、分析和重复错误倾向等。三、观察的技巧 坚持观察的综合性、目的性和客观性原则。 注意面部表情,通过对应试者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推测其深层心理状况

4、在不同程度上判断其情绪、态度、自信心、反应力、思维的敏捷性、性格特征、诚实性、人际交往能力等;如当考官提出一些难以回答或窘迫的问题时,应试者可以目光暗淡、双眉紧皱,带有明显的焦急或压抑的神色。 注意身体姿态语言(手势、坐姿、表情变化、多余动作如捏衣角或攥手指等),这能提供有用的信息,了解应试者的内在心态。四、评分中的注意事项1、面试前,考官要一起研讨题目,找出追问的思路,统一评分的标准。2、要以考察要素评分,按要素的情况,对应试者的各个方面进行打分。3、以综合评分为主,即在应试者答完所有问题后,为其综合打分,切忌一题打一分的做法。4、每位考官的评分标准要前后宽严一致,不能忽严忽松,造成评分过程

5、中的情绪化。5、各考官横向式的评分标准基本统一。考官在评定完第一位应试者面试分数后,及时组织评委交流情况,统一评分标准,以便横向之间的宽严基本统一,避免评分差距过大。这里所说的交流,只是允许在各自的评分完毕情况下,而不是说考官可以互相商量后为应试者打分。6、对应试同一职位的全体应试者要机会相等,考核标准统一,为此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严格按照设定的结构化面试题目提问,如果是多套试题穿插使用,要保证题目的范围、大小、难易程度基本一致; 既要体现应试者的个性,又不能过多地考虑应试者的现实情况。如在应聘者的现任职位工作上过多的追问,纠缠不清。 要避免纯粹工作式讨论。如听应试者的工作情况详细介绍或纠缠于

6、某一具体的工作问题。7、考官要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防止出现评分中的“疲劳误差”。面试的特点是时间持续性长,主考官及评委要连续作战。面试中不仅考虑和留意各个考官的提问,仔细倾听应试者的回答,认真观察其反应,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应试者的能力的水平做恰如其分的判断。8、避免“晕轮效应”,考官不应由于应试者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有特长,或有弱点,而由此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无所不能;或水平一般,非干练之才。克服“第一印象”影响,凭第一印象的判断常常左右我们对他人今后的态度。事实上单凭第一印象去判断他人难免失之偏颇。五、面谈前的安排你给应聘者的第一个印象决定了面谈接下来的气氛。你要准备如何能专业地主持面谈,并且

7、能维护应聘者的自尊,给他留下正面的印象。这些安排包括预先摒除任何骚扰。例如,电话、传呼机及来找你的下属,而那些问题是可以稍后处理的。不受干扰的面谈让应聘者觉得面谈是重要的,也即是说他是重要的。尽可能让面谈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进行。如果你的办公室或工作时间不能拒绝他人进来,就应预定会议室来进行面谈。如果办不到,也要让应聘者背向他人的位置,使他感到不受打扰,而可以放松下来,坦率地与你交谈。六、如何开始面谈1、跟应聘者打招呼,告诉他你的名字及职位。按面试考官的态度划分,面试的导入可以分为生硬与亲切两种。 生硬型:考官的态度居高临下,透着一种主宰一切的气势。其语言或许是:“这里有几道题,你来回答一下,不

8、要紧张。”语调板板,让人感到“温度”不超过0。在这种冷峻的情形下,那些本来就战战兢兢的考生,遇到这类考官,心里能不紧张吗?而由此对所有面试项目做出的反映,又怎能真实呢? 亲切型:考官的神态平和亲切,显露出理解、同情的态度。其语言可能是:“请坐,放松放松,这几道题对你来说并不难,你一定会答好的!”。显然,这几句话起码会使考生获得一种安慰,感到考官是和蔼的,并为其缓解紧张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予注意的是,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尽管态度很亲切,结果也不会理想的。如“请坐,放松一下,这几道题前面几个人答得都不好,确实难了点,你答答试试看。”大多数考生对于这种提示,心理上会立即产生紧张感,这 将不利于他们

9、的发挥。 开门见山:双方落座后,考官说:“让我们开始吧,第一道题是这种类型的导入不能说不可取,但他决不能适应所有的考生。在对考生不了解的情况下(这恰恰是最一般的情况),不宜轻易使用。 渐进型:往往是由寒暄开始自然进入正题。如考官说:“你怎么来的?家远吗?最近忙吗?到这个单位工作有什么困难吗?”2、解释面谈的目的,描述面谈的过程,请解释你将在面谈中作笔记,你可以解释你做笔记只是为了帮助你日后记忆一些细节。七、主考官面试指导语(一)您好!请坐!欢迎您参加今天的面试。下面我将依次提出几个问题,您依次回答,每答完一个题目后请明确示意回答完毕。提问和回答的总体时间大约为35 分钟,平均每个问题4 分钟,

10、请您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言简意明、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下面开始问第一道题。八、主考官面试指导语(二)您好!请坐!欢迎您参加今天的面试。下面我将依次提出几个问题,时间约30 分种,请你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请做到轻松、自然,不要紧张;2、请你听好,每个问题既有问题也有对问题的提示,如果没有听清楚,你可以再问我;3、请你想好和说好,广开思路,有条理的陈述你的观点;4、妥善结束,每答完一个题目后请说“回答完毕”,我们好进行下一道题。九、主考官面试指导语(三)您好,首先祝贺您顺利通过了笔试,欢迎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你来,是希望通过交谈,增进对你的直接了解。我们会问你一些问题,有些和你过去的经历有关,有些要

11、求你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我们的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的实事求是的回答,尽量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所谈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为你保密的。面谈时间为30 分钟左右。回答每个问题时,请注意语言要简洁明了。好,现在就让我开始。(稍停顿一下)第一个问题是十、提问方式1、提问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考官在面试考场上,不能随心所欲提问题,不能提无意义和与面试无关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好提问的整体结构,做到既全面又重点深入,灵活多样又有条不紊。做到这些,一方面要靠事先设计和协商分工,另一方面要靠临场考官间的互相“关照”“意会”。2、提问注意不要造成应试者无谓的紧张。应试者过度的紧张会发生“怯场”现象,不能自然的表现出自己的

12、本来面目,因而使测评结果“失真”。考官提问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深入,使面谈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3、提问数量要适度。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必须得问的话题本就很多,有深浅、有宽有窄,所以,要控制话题数量,保证最要紧的话题的回答时间,话题与话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层层递进。4、注意关联提问,面试提问,不仅仅要提事先确定的几个基本问题,还要根据应试者的回答情况适当展开提问,特别要抓住应试者含糊和没有清楚领会题意的地方。但要注意不要在细节问题上纠缠,该止则止,也不要有意刁难应试者。5、每个问题,都应有针对性,有明确的测评意图。提问时避免暗示“期望的回答”避免使应试者跟着考

13、官愿望走。提问时要诚恳、友善,切忌提侵犯应试者人格、隐私的问题。提问用语要准确、文雅、易懂,避免生硬及不流行的方言土语等。十一、面试预备阶段你来过我们公司吗?你是 XXX 先生吗?到我们公司来好找吗?到我们公司需要多少时间?(1)封闭式提问你认为你是一个自信的人吗?你现在的工作是推销你们公司的产品,是搞市场营销工作,对吗?(2)开放式提问你能否向我们描绘一下你最好的朋友都是些什么样的朋友?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个很自信的人?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适合干策划工作?(3)假设式提问如果我现在要你去承担新产品的促销工作,请谈谈你的设想。我觉得你现在的工作还不错,如果我是你的话是不会离开原单位工作的,我不知道你

14、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假如现在有一位顾客来要退货,你怎么办?(4)连串式提问请问你对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了解吗?你为什么要到我们公司来工作?如果你以后发现实际情况和你的想象有差距,你怎么办?(5)压迫式提问我觉得你根本不适合来我们公司工作。你刚才说你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但你现在又说你和某些领导的关系处理得不太好,这两者之间难道没有矛盾吗?你怎么解释?你中间换过好几个单位,是否是由于难以与别人相处的缘故?(6)引导式提问如果你来本公司,安排你做文秘工作你觉得自己能胜任吗?你在原单位当公关部经理时,手下有几个人,他们能听你调遣吗?(7)开口型提问方式A:你在大学期间,承担过哪些社会工作?B:你在大学读书期间,当过干部吗?A:什么原因促使你在两年内调换了3 个单位?B:你频繁调动工作,是否觉得原岗位难以施展个人才能?十二、结束阶段刚才我们已经谈了很多了,我想问你最后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见面就到此结束,一周之内,我们会将面试的结果通知于你,怎样和你联系比较方便?不管你是否录用,我们都希望你成为我们公司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