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第十二章,专门就增进民生福祉进行了深刻阐释论述,综观整个章节,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他常讲“一切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既饱含“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隐隐担忧,又蕴藏“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的执着信念,思想深刻、语言生动,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坚持人民利益至高无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2、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要坚持基本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又要处理好福利增长和经济发展关系的难题。二要把握基本方针。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三要聚焦重点任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四要明确
3、主攻方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力争在改革中改善民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紧紧抓住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人民健康以及困难群众为主的民生核心区,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由之路。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
4、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一是构建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将公众关切的户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作为确保公众享有发展红利的重中之重。二是提升改革的质量。切实保证各项改革都能满足公众的愿望与期待,切实保证改革的落脚点能够让公众的利益得到保障,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完善决策机制。规范决策程序,任何一项涉及民生保障的公共政策制定都必须按照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程序,深入调查研究,并做好向公众的宣传解读,努力兼顾各方面利益,争取赢得公众
5、的理解和支持;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特别重视和发挥新型智库的作用,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的公共政策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决策的风险评估和决策跟踪反馈,使其作为完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重要抓手,并确保第三方评估的专业性、独立性和权威性,以此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社会事业改革上,要突出民生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着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的深度,民生的温度。在社会体制改革上,切实抓好教育、医药卫生、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改革,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攻克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
6、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方式,扶贫开发工作呈现新局面。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城乡差距过大是我们决胜全面小康、走向现代化强国的“短板”,也是我国面对的最大发展难题。因此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必须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努力实
7、现脱真贫、真脱贫。二是明确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针对扶贫对象、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措施到户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三是构建脱贫攻坚“大扶贫格局”。扶贫工作是一个持久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信心,层次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同时在扶贫工作中,积极开拓扶贫思路,真正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着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
8、。”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正确处理好维稳与维权、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中,共建是基础,共治是核心,共享是目标,关键在于一大机制、四大体系的构建:一是加强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防患于未然。二是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三是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全面防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生态风险、公共安全风险。四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有效化解民生方面利益矛盾,特别是着力
9、化解由环境脆弱、价值观念冲突、社会心态焦虑等引发的难以预测的新型社会风险。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一些不适宜政府去管的事务,可以让群众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五是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要尽可能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13)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1.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127)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10、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既能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可以增进社会消费预期,扩大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
11、、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要全面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就要兑现。决不能开空头支票,否则就会失信于民。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实际提出过高目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
12、的事情。2.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28)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
13、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
14、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
15、作用。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要深化医药卫
16、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129)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30)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