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8648631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缺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试卷(2019.1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A.嫡长子继承 B.兄终弟及 C.大宗与小宗对立 D.神权与王权结合2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监察官员,理审大案C统领百官,处理政事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3.学者研究发现,曹魏政权建立后,颍川地区除了陈氏、荀氏、钟氏、杜氏、枣

2、氏、褚氏等大族之外,很少再有其他姓氏的人才出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 “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汉朝郡国并行制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度5“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A秦朝 B隋唐 C宋朝 D明清6“(它)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材料所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3、C.行省制 D.内阁制7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A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8. “长江的险要重地和满洲防军驻地镇江也被攻占。运河因此被封锁,帝国被切成两半,曾经做过明朝的都城和统治象征的南京也暴露于英军的面前。”材料描述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中外条约关系建立伊始,清政府没有修约观念,某条约订立时,清政府认为这是一揽子解决争端的“万年和约”,道光帝视之为“一劳永逸之计”,“从此通商,永相和好”

4、。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A英军割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C太平军进行北伐 D八国联军进攻天津11中国近代某文件规定,“各国应分自主,当驻兵队护卫使馆,并各将使馆所在境界自行防守。”这一现象发生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临时约法颁布后12. 近代美国传教士罗孝全说:“上帝的旨意真是奇妙!前次(中国)与外国开战的结果,是出人意外的使中国得以开放。如今,倘这次革命能推翻

5、偶像崇拜而开放,将使基督教的福音传遍中国,其结果岂非同样的奇妙!”罗孝全评论的“这次革命”是指A.太平天国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3汪康年在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中道:“中国之言治者曰:以君治民而已。”这一现象结束于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141914年,袁世凯宣布废除国务院,在总统府设立政事堂和陆海军大元帅统帅部,取消国务总理,改设国务卿并向总统负责。袁世凯这一调整事实上违背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哪一原则A.责任内阁 B. 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主权在民15.福建学界曾致电:“青岛问题关系重大,凡我国民决不承认日本主张,均应誓死力争,以为外交后盾

6、,曹陆章卖国证据确凿,请协电政府予重诛。”这一电文反映的事件A.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17右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7、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抗日战争:全民抗敌、一致对外18美国学者德里克认为,1927年统一战线内部因党际与党内的分野而爆发了革命策略冲突。这一冲突首先表现为A北伐战争 B四一二政变 C南昌起义 D七一五政变19中国国民党曾报告某一事件为“暴动”。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这件事是指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土地革命 D红军长征20革命歌曲前方打火线歌词是:“战士们,高举鲜红的旗帜,奋勇向前进,会合那全国红军,要实行总的反攻,创造新的革命根据地。”该歌曲应传唱于A南昌起义期间 B

8、井冈山斗争初期 C长征行军途中 D挺进大别山时期21. 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在评论某个事件时写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一一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A.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B. 长征的胜利结束C. 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 遵义会议的召开22一场抗战史上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会战,中国军民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以40万人的伤亡,造成日军近10万人的死伤,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

9、会战 D.武汉会战 23原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到: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是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24.1948年12月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二军(原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陆续接到指令:“隔而不围”“围而不打”“打谈结合、以打促和”,如需必打,则以步枪、刺刀和手榴弹,展开近战和肉搏、不得炮击此战是在夺取A锦州 B北平 C徐州 D南京25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

10、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 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C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 D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26中国大趋势载:“(新)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这里“独特”的民主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村民选举制度27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中讲到:“这次会议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制定几个重要的法律;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国家领导工作人员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

11、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召开于A1949年 B1954年 C1958年 D1966年28.按照大陆公安部出入管理局的统计,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办理台胞证登陆者中,旅游经商人数占31.4%,而4月之后的半年里,比例已上升至60%以上。材料中相关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B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D九二共识的积极推动29下图是某国际组织元首理事会召开的场景。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

12、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C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并彰显大国担当 D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外交活动30“(在英国)议会缔造了一个国王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从此,英国不再发生革命,和平与渐进成了社会变革的手段。”这一现象始于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D.1832年议会改革31.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这段材料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C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指出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32马克思在其一部书稿中这样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