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47449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江特色小吃备考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木莲豆腐 正宗浦江特色饮料。起源已经无从考究。清爽可口,用金坑岭水库的水为最好! 除了浦江以外,没有地方可以在街头巷尾都能喝到这种价廉物美的消暑品 还有榛子豆腐和观音豆腐,榛子豆腐金华地区都有,观音豆腐是特产哦! 2.麦饼 在元宵夜每家每户必备,味美。现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分:肉麦饼、菜麦饼。 用凹底锅加油烫出来的,相当有技术含量 3 .米筛爬历史悠久,是浦江的风味小吃,口味感好,老少皆宜. 习惯做法是加骨头和咸菜还有笋放高压锅里煮 4.活索粉以前,大街小巷、乡村都有挑担而来叫卖的,现在很少了。爽口、味美。 类似凉面的做法,比凉面好吃多了,最主要的是,它带汤 5.擂头稞浦江中秋节日的主食

2、。以糯米团外滚砂糖、芝麻而成。香甜。 越滚越香,越滚越好吃 6.乔麦切面 在集市上能吃到。味美鲜,营养好。 不用说啦,乔麦面大家都知道 7.拉拉面 起源于后街老太婆,当时以价廉、物美、味好而闻名。现在已经相差许多了。 看了以后是不是很想吃啊, 8.浦江豆腐皮 是选用浦江春大豆中的地方品种,俗称“白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结膜、捞膜、晾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浦江的百姓在逢年过节,特别是产妇坐月子,多送豆腐皮。它含蛋白质35-40%、多糖25-30%,还有较多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如Ca、硫胺素、核黄素等,易吸收,其营养价值很高。 豆腐皮可制作多种多样的荤素佳肴,既可充作家常

3、便菜,也可用与各种宴会酒席。食用方法: 炒:豆腐皮浸湿切就,配以少量时鲜蔬菜,同炒即成。 煮:(汤)豆腐皮撕成条状,放入沸水稍煮加调料即成。 煎:豆腐皮浸湿摊平,卷入肉糜,入锅煎成金黄色即成。 炸:(响铃)同上法,切成寸段,入沸炸松即成。 素鸭、素火腿:豆腐皮浸湿摊平,层层调料,稍加造型,先蒸后煎,即成 9. 菜干蒸肉 这个菜伴随很多浦江人一起长大的。菜干是九头芥腌菜晒 成干。早前生活艰苦蒸菜干是没有肉的,现在已经有很多吃法要以蒸肉为最好吃。其实就是霉干菜,不同的叫法,但味道实在是好,小时候拿它当开胃菜。 10. 焐肉 传统的焐肉是拜年、喜事喝酒中的大菜。用三条肉切成四方见块,焐烂成红色为好。

4、以前生活艰苦有人家为了客人少吃,特意不焐烂,这当然是少数的。现在生活好了,已经改为碲胖、红烧肉等。但传统焐肉留给人们的回味是无穷的。 11. 火腿 金华火腿老家在浦江,其金华火腿商标为浦江食品公司注册的。浦江的两头乌猪、后腿做的火腿为正宗金华火腿。金华火腿特色菜比较多,在浦江以蒸熟、切片、冷盘吃为多数。 浦江的竹叶熏腿,金华火腿中的名腿,不亚于东阳的蒋坊雪腿。 12. 冻 冻分肉冻、鱼冻、羊羔冻等。 肉冻:早年是用谢年后的猪头肉(现在已经改为猪前脚等)加飞豆腐加工而成。鱼冻:用白鱼(鲢鱼)切块加飞豆腐加工而成。吃时加醋、生姜味更好。 羊羔冻:用羊头整个放入水中加入猪前脚滚散成冻为最好。 原本是

5、节约粮食的一种方法,但味道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猪脚冻。 13. 苦麻炒豆腐 苦麻是浦江的菜。清口。其下切面、炒豆腐为最好吃。下切面的时候尤其受不了那股清苦味,但是一旦和到麦饼馅里就会是我的最爱。 14. 茄菜茄菜就是.茄子。其做法有许多。浦江一般是.茄菜糊、.茄菜稞、炒.茄菜。 茄菜糊取整个.茄菜去蒂、从中剖开、蒸熟。放入碗中用锅铲柄捣散加盐、蒜头、油、味鲜美。 不用说了,夏天晚餐的一道经典菜,在屋外或者天台上摆上一桌,悠哉悠哉。 15. 红椿 红椿树上芽头洗净、切细、用盐腌2-3天,取出。蒸咸肉或炒肉,香美无比。 跟霉菜扣肉差不多。16. 桃形李,产于人杰地玲的书画之乡浦江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富含矿物质的麦饭石砂壤孕得夏季珍果: 果实外形似桃非桃,着色似李非李,食之兼有桃李风味,肉质厚实、醇香,甜而不腻,果大质优,果树专家吴耕民教授定名为浦江尖桃形蜜李,是国内珍稀水果。专家们当时就为桃形李下了这样的定论:世界上李类水果中最晚熟的品种;也是“个子”最大的李类水果,单个最重的达克。 多次获国家、省、市优质水果奖,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原来,这些原本习以为常的食物都是浦江的特产啊,好吃哦,有机会一定要去玩玩,看看,逛逛.吃吃.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