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18647415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及测评》2019-2020(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 内涵、表现及测评 朱汉国 2019.11.15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及内涵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方面表现 三、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描述及测评 学科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及内涵 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映 了国家和社会对这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基本要求。 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在课程目标上有两次大 的变化: 一是由“双基教学”向“三维目标”的转变; 二是由“三维目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的转变。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历史 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 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 选择、课程的实施

2、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 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 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 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作为课程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三个不可分割的内容: 1、正确价值观念; 2、必备品格; 3、关键能力 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历史课 程学习后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 格和关键能力。 什么是历史学科的正确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基于人的一定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 理解、判断或抉择。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 观念和价值取向。 1、高中历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正

3、确的历史观、国家观、 民族观、文化观。 2、高中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在学习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评判历史 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正确 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扬善去恶。如评价一个国 家发展与否,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价值 目标;评价一个社会进步与否,当以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为价值取向;臧否一个历史人物,当以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准则。 什么是历史学科的必备品格? 高中历史教育培养的必备品格包含政治思想品 质、道德人格和史学

4、品格三方面。 在政治思想上必须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 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道德人格上,必须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 德准则,健全人格。 在史学品格上,具有求真精神、贯通意识和批 判思维。 什么是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就是能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 解释历史的能力。 1、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 2、掌握历史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下进行分析的 能力; 3、收集、辨析并能运用史料的能力; 4、解释历史的能力,包括能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 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科学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 质的能力

5、;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 象的能力;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学科核心素 养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基础教育 育人目标的新要求和新高度,是高中历史教 育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它将有效地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 人本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根本转型 。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诸方面表现 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历史学 科核心素养分解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 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三个维度与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关系: 是核心素养的综述与分述之关系,核心素养的三个维 度是高中学生学习

6、历史课程后所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 征的关键成就;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 养的凝练,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方法、途径、目 标的具体化和细化。通过核心素养五个方面的培养,最后 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正确价值观值观 念必备备品格关键键能力 唯物史观观 时时空观观念 史料实证实证 历历史解释释 家国情怀怀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正确价值观值观 念必备备品格关键键能力 唯物史观观 时时空观观念 史料实证实证 历历史解释释 家国情怀怀 必备备基础础知识识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有着各自不同 的内涵和表现,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中

7、有其各自的作用和意义。 1.唯物史观 定义: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 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意义: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 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 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 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 表现(目标): (1)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 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2)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 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

8、对历史学科 的意义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 历史的客观基础,阐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社会存在与社 会意识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辩证关系。(2)阐述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人 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 点: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四,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第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六,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 展。 2.时空观念 定义: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 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

9、识和思维方式。 意义: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 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 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表现(目标): (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2)能够辨识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 (3)能够运用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叙述过去; (4)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 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5)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6)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 进行考察。 课标的要求,实际上是三点: (1)掌握各种历史时空尺度,包括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 多

10、种方式、历史地图中的时空信息等。 (2)将史事定位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框架下加以叙述 和概括。 (3)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历史或现实问题加以分析和探 究。 3.史料实证 定义: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 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意义: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 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 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表现(目标): (1)能够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 (2)能够区分史料的多种类型; (3)能够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4)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 判

11、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 (5)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 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6)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课标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要认识史料的重要性,并知道什么是史料。 二是能收集并辨析史料。 三是能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 史认识。 4.历史解释 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 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意义: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 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 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 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

12、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 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表现(目标): (1)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 (2)能够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3)能够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 (4)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 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5)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 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能够客观 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课标的要求,归结起来,实质是两点: 一是如何认识历史与历史解释?什么是历史?历史具有 二重性。它既是客观的,也有主观性。 什么是历史解

13、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 释。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 释两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 二是学会历史解释。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一个 较高要求,是检验学生有否具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 现。历史核心素养五个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 史解释。 学会解释的三个层面: (1)有条理地叙述历史事物。 (2)分析历史事物发展中的各种联系,如古今联系 、中外联系等,说明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 发展、动机与效果、内因与外因、局部与全局等方 面的关联;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3)发现和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 5.家国

14、情怀 定义: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 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 ,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 命感。 意义: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 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 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目标: 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 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 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 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 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 解

15、和尊重世界 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 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自信、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能够确立积 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表现(目标): 具有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具有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具有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 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 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有其各自的 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 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是历史学科 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 的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 求;家国情怀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通过诸素养的 培育,达致立德树人的要求。 三、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及测评 1、如何理解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