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46564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学测历史通史知识结构表(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学测历史知识整合先秦时代朝代政治经济文化夏1原始阶段:刀耕火种商周1分封制和宗法制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春秋战国:郡县制2春秋战国:农业发达地区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例: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4商周时代:井田制5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肯定土地的私人占有。1纺织业2冶金业:青铜铸造3陶瓷业(三)商业:(四)经济政策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1百家争鸣儒家思想2战国时期出现“司南”(韩非子中提到)3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火药)4书法艺术: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铭文)5孔

2、子整理诗经,6战国:楚辞(浪漫主义)。秦至清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秦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岭南、西南夷)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小篆)小篆(特点、李斯)秦汉魏晋南北朝的乐舞百戏隶书始于秦朝汉汉承秦制:中外朝制、刺史制度、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选官察举制农业耕作技术(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水利:井渠;手工业纺织业:素纱禅衣;丝绸之路;冶金业:铁业官营;燃料(煤炭)供风形式(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水

3、排陶瓷业: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商业商运活跃;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队经济的控制;确立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则不得为官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太学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纸最早发现与西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隶书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楷书形成于汉末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魏晋南北朝选官:九品中正制农业:北魏到唐前期,曾经推行均田制手工业:南北朝,出现了灌钢法商业:南北朝出现草市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4、”行书晋代开始盛行王羲之丧乱帖草书、行书唐代三省六部制选官:科举制农业耕作技术:曲辕犁;土地制度:唐前期均田制;北方使用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手工业纺织业: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陶瓷业: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分为青、白两大瓷系;“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商业都会:长安、洛阳、扬州唐末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雕版印刷金刚经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怀素、张旭。文人画(王维)唐诗(李白、杜甫)宋代中央: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相权;枢密院、三司使农业水利:水转翻车手工业纺织业: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

5、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冶金业:北宋煤作为冶铁燃料。陶瓷业:唐宋以来各地名窑。商业“市”突破了原先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都城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东京梦华录)宋明理学(二程、朱熹、陆九渊)指南针的技术;指南鱼和指南龟;指南针应运于航海事业萍洲可谈梦梁录;中国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火药武器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术史上的一大革命。书法:北宋四大书法家戏曲:说唱形式发达起来宋词(婉约派、豪放派)元代行省制度元代王

6、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元杂剧关汉卿散曲明代中央:废丞相,设内阁选官:八股取士水利:风力水车。手工业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商业:会馆、商帮;商业区相当繁华。“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宋明理学(王阳明)小说: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西游记、三言二拍明代中期,铜活字;古今图书集成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了受中国活字印刷术影响而制成的金属活字。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清代中央设立军机处农业出现风力水车手工业陶瓷业: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商业会馆和商帮;商业区相当繁华;商业都会:苏州、盛泽

7、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经济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京剧小说:讽刺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四大谴责小说。理解概念1、 中央集权制度2、 小农经济3、 重农抑商政策4、 四大发明5、 明清新儒学近代中国部分一、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政治社会性质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任务(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变化(进入民主革命时期列强侵略鸦片战争,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爆

8、发的时间、背景、结果、影响;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内容、性质、影响)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纲领经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自然经济解体的标志、原因、表现、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时间、原因、途径、特点、代表企业)列强入侵方式:商品输出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器物阶段(代表人物、代表观点、代表著作)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社会生活西装(长袍马褂)、西餐传入中国;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人力车,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7

9、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昭文新报二、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政治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签订的时间、条约内容、影响)瓜分中国到以华制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反割台斗争(民)、义和团运动(民)民主革命(时间、过程、结果、意义,结合

10、人物孙中山的内容)经济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第一个高潮(时间、原因、特征、代表企业)列强侵略方式: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制度阶段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及其他们的代表观点)三民主义民主共和制度(民族、民权、民生)社会生活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08年上海有轨电车;交通1896年海关正式办理邮政;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飞机

11、三、后的中国(第一次巨变)政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立中华民国,推翻清王朝,颁布临时约法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黄金时期(时间、原因、表现、特征、结果)思想文化向西方学习:思想阶段新文化运动前期:科学民主(时间、性质、原因、旗帜、中心、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意义)社会生活西装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中山装;旗袍移风易俗(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丧礼趋于简化;开展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在获得受教育权利的同时,也开始

12、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四、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1919-1924政治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继续曲折发展: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社会生活20世纪20年代后,改良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民航事业开始,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9年代初。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产生了许

13、多知名的导演与明星,另外还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1924-1927政治国民革命经济思想文化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社会生活1927-1937政治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长征 国共十年对峙九一八事变经济抗日战争前夕(国民党统治初期1927-1937)民族工业出现短暂发展局面;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到1932年底,除了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1937-1945政治 七七事变 两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经济抗日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社会生活1945-1949政治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中国的新民主主

14、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经济国民党统治后期(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中国现代史一、新中国的成立二、巩固政权阶段(1949-1953)政治1949年政协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意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1951年解放西藏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三大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为什么)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迎来了建国第一次建交高潮经济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理论等。科技社会生活衣: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苏式服装受到青睐列宁装和连衣裙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