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生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44586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言文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言文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言文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言文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学生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文 31.献曲求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曰鹤南飞以献。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导读:这是一则写文人闲情逸趣的小品,写得清朗明快、情趣盎然。苏东坡生日宴饮,踞高峰,临大江,宾朋满座,举桌皆欢,这是情趣之一。李委知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以笛声贺寿,作进见之礼,别出新裁,这是情趣之二。李委吹笛,技艺超群,“嘹然有穿云裂石

2、之声”,堪称出神入化,醉倒满座,这是情趣之三。没想到李委“抛砖引玉”,借此求诗,而且并非偶发求诗之想,而是“袖出嘉纸”,原来早有图谋;他的祝寿新曲鹤南飞捧得苏东坡心花怒放,虽然与李委素不相识,但东坡也就欣然从命了,这是情趣之四。读这样的小品,有一种超凡脱俗、耳目清凉、心旷神怡之感。注释 :元丰:北宋神宗赵顼年号。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下文“坡”,是作者自称。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精练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酣俗腰既袖从二、翻译:1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2.坐客皆引满醉倒。三、李委仰慕苏东坡的诗名,遂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此求诗。请用一个四字格成语

3、概括这件事。四、李委“得一绝句足矣”。试查阅、抄写、背诵苏轼的两首著名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题西林壁 _ _ _ _ _ _ _ _原文 32.唐太宗论弓矢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导读:唐太宗治下的“贞观盛世”,其主要成因就是他能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治理天下是这样,读书上进不也如此吗?注释

4、: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务:事务。数延见:经常召见。数(shu ),屡次。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4.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5联少好弓矢( )( )二、翻译1自谓无以加。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三、唐太宗说:“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1.“识之犹未能尽”指的是什么?2.从这段话评价唐太宗的为政。原文33.王猛为京兆尹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

5、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导读:王猛严肃执法,不避权贵,是国家的重臣,苻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苻坚怎么能没有法,只是没有执法的决心,没有必行之法罢了。韩非子有度云“刑过不避大臣”,而不是“刑不上大夫”。注释: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内史,官名领京兆尹:兼京兆尹之职。奏未及报:上报了皇帝不等批示。

6、奏,奏请。报,批示。疾恶纠察:疾恨坏人,纠查案件。刑免:判刑、免官;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2特进、光禄大夫强德( )3猛下车收德( ) 4与邓羌同志()二、翻译1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2坚驰使赦之,不及。三、根据文义,试对王猛、秦王坚作简要评价:王猛秦王坚原文3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

7、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 导读:赵奢严明执法,既有利于赵王,也有利于赵王族,但他敢于杀平原君的家人,很难得。平原君先暗后明,为赵王族利益出发,无可歌颂。但在封建社会里,居上位者能与万民共同奉公守法,利国、利民、利身,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注释: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君家不肯交。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任赵相,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加兵:发兵入侵。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2.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3王使治国赋( )( )4国弱则诸侯加

8、兵()二、翻译1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2.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3.君于赵为贵公子。三、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他对平原君的一席话中运用了修辞方法。用一句话概括赵奢所言的内容。原文35.三镜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衰。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导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深解其意,善于采纳明臣

9、进谏,不断对照检点自己的得失,历史上“贞观盛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注释:戊辰:这是贞观十七年正月的戊辰,这月壬子是初一,下推至戊辰是十七日。羽葆鼓吹:羽葆是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鼓吹指鼓吹乐队,乐器有鼓、钲、箫、笳等。皇家给羽葆和鼓吹乐队送葬,是对死去大臣的荣宠。一品羽仪:一品官的羽葆仪仗。羽仪指羽饰车盖、鼓吹等。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今葬以一品羽仪()2悉辞不受()3上思徵不已( ) 4非亡者之志( ) 二、翻译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三、由上文的故事可知“上”即为,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位期间,善于采纳臣子的建议,政治清明,百

10、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的局面。原文36.毛遂自荐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导读:毛遂“自荐”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从此流传于后世,被人津津乐道。但“自荐”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诚,盲目的“自荐”则是行不通的。注释:“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

11、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称诵:称颂。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余无可取者( ) 2其末立见( )3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 4使遂蚤得处囊中()二、翻译1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_三、成语、都出自这篇文章。前者比喻,后者比喻。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荐”?原文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于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

12、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注释:苟变:战国时卫国人。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圣人:指英明的君主。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干城

13、: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其才可将五百乘()2故弗用也()3.然变也尝为吏( )4.良工不弃()二、翻译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现在“爪牙”一般比喻。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你如何理解?原文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