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日一练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44581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一日一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一日一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一日一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言文一日一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言文一日一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一日一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一日一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一日一练 一、汉明帝尊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注】上:汉明帝刘庄。幸:驾幸,到。执业:听讲。避位发难:离开

2、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爵士:爵位和封地。起居:此为病情。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太师在是()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拥经而前()抚荣垂涕() 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译文: 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二、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注释】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3、。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气索:气短不韵:不雅。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前后类如此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三、李勉埋金天宝中,有书生旅次宋州。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一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遂死不救,临绝语勉曰:某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两遗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者,足下为我毕死事,余金奉之。勉许为办事,余金乃密

4、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洪州牒来,而累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开封,诘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选自尚书读录)【注释】 李勉:唐朝人。 天宝:唐玄宗时期的年号。旅:寄旅,客居。 不旬日:没过多长时间。 临绝:临死。 某:指自己,我。 北都:今太原。 毕死事:处理后事。 奉:送。 尉:县尉。此处用作动词,做县尉。 赍(j):携带。牒:证件。 累路:沿路。 诘(ji):诘问,追问。1选出下列红色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A有书生旅次宋州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B临绝语勉曰 此中人语云C因出囊金百两遗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勉许为办事 安陵君其许寡人2请简要概括

5、本文所写的故事,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一点启示。四、父子性刚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广笑府)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遣子入城市肉( )( ) 谓子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者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他对立在此!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五、强项令范 晔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

6、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勅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桴鼓不鸣董少平。”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

7、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1)因匿主家 (2)流血被面 (3)使宣叩头谢主 (4)年七十四,卒于官 2下面加粗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特征为洛阳令 B、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C文叔为白衣时 D、妻子对哭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将何以理天下乎?(2)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4“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六、吕蒙正不计人过吕蒙正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8、。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选自司马光涑水见闻)【注】 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士:朝中官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1)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_(2)悔不穷问 穷: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3从吕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七、齐王筑城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

9、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苏轼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注释】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b搏):跌倒。应候:顺应时令。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岂 不 大利 耶?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岁苦支备( )(2)虽有少劳( ) (3)而异日不复有征戍

10、侵虞之患( )(4)臣怪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闻吾下令,孰不欣跃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八、蝜蝂传原文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注)蝜蝂(fbn),一种擅长背负东西的小虫。困

11、剧疲乏已极。困,疲乏。剧,很,非常。因因而。 辄持取辄,总是。苟如果。 又持取如故故,原来的样子。卒终于。 踬仆(zhp)跌倒。去除去,拿掉。 负负担,指小虫身上背的东西。好(ho)喜爱。 上高爬高。(以)通“已”,已经。嗜取者贪得无厌的人。嗜,贪,喜好。货钱财。 厚动词,增加。室家。 怠(di)通“殆”,危险。黜(ch)弃罢免不用。迁徙这里指贬斥放逐。病辱。 不艾(y )不停止。艾,停止。前之死亡前人因贪财而死的。形形体。 魁然高大的样子。名人名字叫做“人”。九、不食嗟来之食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2).有饿者蒙袂辑屦(3).贸贸然来(4).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

12、食(5)!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6).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7)!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本节选自下. 食(si):拿饭给人吃.(3)蒙袂(me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v):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4)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5)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6)从:跟随.谢:表示歉意.(7)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十、文征明习字 书林纪事【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十一、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

13、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十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十三、司马光好学 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十四、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事迹【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