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手记之艾思奇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41915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手记之艾思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物手记之艾思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物手记之艾思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物手记之艾思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物手记之艾思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手记之艾思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三专题大家好,你现在收听的是河南科技学院广播电台。今天是2013年12月4日,农历十一月初二。首先让我关注一下明天的天气状况,明天新乡*,最低温度*度,最高温度*度,天气寒冷,请大家注意保暖。 接下来你将听到由* 和*为你带来的专题战士学者艾思奇专题之后呢,你将听到由*和*为你带来特别版块一些事一些情之后请大家欣赏美丽散文掬一抹秋阳,温润时光*/*插入音乐*导语:学者、战士、真诚的人,这就是他。他讲起话来没有多少抑扬顿挫的语调,也很少有富于表情的姿态变化,总是平静地侃侃而谈,以富有哲理的语言,有条不紊的逻辑,来阐述要讲的观点,这就是他“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1: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2:

2、大家好,我是*。欢迎收听今天的节目。1:走进庭院映入眼帘的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朴实。2:走近月亮门享受一种“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典雅。1:嗯,今天就让我们带领大家来到云南腾冲,走进战士学者艾思奇的故居,寻觅革命先哲的足迹。2:同时也让我们走进这位革命家不平凡人生,追思和缅怀这位不同凡响、充满魅力的哲学家。从而引导和鼓舞我们继续探索人生价值的真谛。1: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出生于和顺乡的“水*”村庄。2:*,知道吗,水*是和顺乡的著名风景区,风景如诗如画,青山如黛,绿影婆娑。1:嗯,是的。水*是一个布谷报春、稻香四溢的好地方,地灵人杰,就是这里曾养育过艾思奇的童年。2:是呀,尽

3、管幼年艾思奇在家乡生活的时间不长,然而家乡的美好风光、保留的固有文化,不能不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影响。1:艾思奇的成长,除了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2:嗯,是的。艾思奇的父亲常以自己身体力行的身教,教育子女,做他们的模范和榜样。1:是啊,他还以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自己大学时,力攻英文,年事已高,发奋嫌迟,未能深造的悔恨。2:并告诫他们:“处今之世,非至少通外语一种,不足以言致学问,趁年轻脑足之时,致力于此。”1:所以说,艾思奇后来能读五国文字之书,与其父李曰垓的教育不无关系。2:童年的艾思奇聪颖敏捷,而又沉静稳重,所以蔡锷一见到艾思奇就非常喜欢,将他收为义

4、子。1:嗯,不仅如此。艾思奇自幼生活很有规律,每天6点起床预习当天的功课,然后上私塾或学校。2:还有他对课堂讲授总是专心听讲,不懂得地方记下来,待老师讲后才发问,直到弄明白放得罢休。*/*插入音乐*1:欢迎继续收听,接下让我们继续走近艾思奇后来的生活。2:1923年底,艾思奇随父母流亡到香港,这是他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少年,于是他进入了岭南大学香港分校高级小学读书。1:艾思奇在香港一年多,接触了西方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英语水平,这对他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有积极意义。2:恩,而且,他在港期间,深刻地感受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严重后果,这对他革命意志的培养也有益处。1:1925年3月,因家庭经济困难

5、,艾思奇随他母亲回到昆明,他在家自学半年考入了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2:当时云南形势正处在革命高潮的前夜,艾思奇进入省一中不久,就受进步学长的启发和熏陶参加了学生会的活动和滇潮的编辑工作。1:是的,在此期间,艾思奇常撰写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在滇潮上发表,有时也把矛头指向军阀唐继尧。2: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李曰垓面对风雨变幻的政局,对儿子的前途忧心忡忡,再则他认为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工业不发达,缺乏振兴实业的人才。2:于是,主张“工业救国“的他希望儿子去日本留学,寻找救国的道路。1:因此,就在1927年,17岁的艾思奇满怀着求知的愿望和立志救过的雄心,东渡日本留学。2:艾思奇在日本,刻苦学

6、习日语、德语,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参加了东京中共支部组织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1:嗯,而且艾思奇读书相当认真,他常说“我不喜欢把一本书看了半截或不全理解就丢开,怎么也要把它啃完弄懂,我绝不囫囵吞枣。”2:1928年“济南惨案”后,艾思奇从日本回到昆明,参加了云南民众日报副刊的编辑工作。1:嗯,是的。他经常在副刊上发表文章介绍“新哲学”,实际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2:1930年初,艾思奇再渡日本留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冈高等工业学校采矿系。1:“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出于对日本的满腔义愤,艾思奇和许多爱国留日同学毅然弃学,与同年底回国。2:艾思奇两次留学日本,两次中断学习回

7、国,起因都是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采取的行动。1:嗯,这反映了青年艾思奇深厚的爱国情结。2:1932年春,艾思奇离家到上海泉漳中学任教员,也从此他开始用笔书写自己的人生。1:是的,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活动,不断在报纸上发表哲学和前进的激扬文章。2:艾思奇以笔为戟,笔耕不辍,从此开始了自己战斗的人生。今天的人物专题我们就聊到这里,接下来请继续收听我们的特别版块一些事一些情。*/*插入音乐*特别板块之一些事一些情一份尘封的记忆、一丝淡淡的情怀、一个简单的故事、一段平凡的心情,人生百味,调成这一杯茶的苦,这苦清清的,淡淡的。1: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8、2: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1: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2:可想而知,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1:另一个人呢?他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2: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1:也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2: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1:从此,两人开始了捕:

9、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2:这个故事高数我们: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1: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2: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想与大家分享。1: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2: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1:*,你说该买哪一只?这是故事主人公也在发愁,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2:结果他突

10、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1: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2:店主说:不。 1:这人纳闷: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2:呵呵,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1:恩恩,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2:说得好,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散文欣赏从 善 而 美导语:善意惠及他人,从而慰心自暖;正如,水善利万物却不争。一直以

11、来,私下以观:女子的美,只有美丽与才情是远远算不得美的,唯有善良才是女子雅姿秀韵流淌的根本源泉。女人之美,有善良暖意久而善良是什么:且不再赘说悲天悯人,它的本质应该是阔达的,温暖的。当面对他人的幸福,有的是佛陀般随喜赞叹的胸怀,真诚发自内心,一体同感那些激动与欣喜,是为善菩萨喜乐心怀。这不仅是面世而活的姿态从容,也是一种高贵而优雅的品质。所以,善良的人,在平素与人交时,不应持有嫉妒,斜视,偏见,因而兀自丛生嫌隙,流露孤冷狭隘,无端造成人心之间的隔阂。那样的心灵无疑是持有短见与缺失的,是需要内省自观,自净的。他们说:上善若水。我想是对的。心境若真如柔水,来去自如,不因礁石而阻,无因盛情掬捧而留,

12、无嗅无味剔透的本色,不掺杂丝毫着意浣洗的意图,以一己之念修变了世间万物的本色,逐一如实还原其本真的面貌,遵循世间规律行事为人而活,是上善,也是大智。纵然这世间芜杂,恶草杂稗丛生,悉数看做是善与恶,是与非对立统一的辩证。没有缺憾的世间是不完满的,没有失意的人生是不丰腴,不精彩的。没有小人恶嘴的败袭,你不会知晓自己抵御磨砺的实力;不容忍小丑跳梁的演绎,世人遍及的眼目何以辨别你的真与他们的伪。我们一直为王昭君离土亲番的命运而悲愤,她却没有料想到那史书般的倾生演绎,为后人历显出女子深明大义的壮美,和毛延寿奸佞不耻的险心嘴脸。不幸或是不快最终教会我们生存的办法和意志,它总归是有意义的。甚至于可以说,我们平凡肉身的存在与演绎,何尝不是奉了命运的旨意,在世为人现身说法而来,以警醒明喻寡众不一的人心,这功德也是无量之深的。他们也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做此解吧。是的,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当若水从流,深意自解。心是一面镜子,映人美好,反射美丽;觉人不悦,自心不快。照人亦应自照。愿所有的心灵安逸,无别相对,从而喜乐祥和,圆融无碍 。(以上是本次节目的所有内容,更多节目信息请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河南科技学院广播电台以及百度贴吧。本期节目编辑: 播音:* 导播:*指导老师:李艳丽老师 感谢您的收听,科院广播,有你更精彩!)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