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江石溪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41262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江石溪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资料江石溪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资料江石溪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料江石溪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资料江石溪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料江石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江石溪(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 江石溪江石溪,清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人,出生后跟随父亲迁至江苏省江都县仙女庙(原江都市仙女镇,今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随姐丈朱右村赴皖南应试秀才,后至江都丁沟镇名医周云溪处学习中医,6年业成,悬壶于头桥(今属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仙女庙。由于医术精湛,且常为贫苦病人送医施药,深受病家称道。基本综述 江石溪(63岁,),清江都县仙女庙(今江都市仙女镇)人。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随姐丈朱右村赴皖南应试秀才,后至江都丁沟镇名医周云溪处学习中医,年业成,悬壶于头桥(今属扬州市邗江区)、仙女庙。由于医术精湛,且常为贫苦病人送医施药,深受病家称道。 医德尤隆,为左邻右舍及饥寒穷苦

2、者治病疗疾,予之以买药,从不收取分文,众口呼之为:“江神仙”(江石溪谐音,江都话谐音)、“救命人”。 扬州吴道台宅第内的扬州中医博物馆内有关于他的介绍。辛亥革命后,在仙女庙内河轮船公司任职,具有爱国民主思想。在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款”时,他曾撰小曲多支,教唱乡里,以示反抗。年后,他受聘为南通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协理,迁居扬州。他擅长诗文、书画、音乐,尤精箫笛、昆曲、山水画,曾参加扬州“冶春后社”,诗风受冶春后社祭酒臧宜孙影响,近于白居易、陆游,著有梦笔生花馆诗集,惜已散佚,现仅存除夕、五十述怀等零星诗篇;山水画宗十三峰,用笔浑厚古逸,得者珍之。年月病故于扬州,归葬仙女庙之郊大王庄(

3、今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二站东侧),民国志士韩国钧挽联云:“向秀赋方成,惊闻笛声到邗上;江郎才未尽,尚留诗卷在人间”。 年,江都市政府在江都水利枢纽二站东侧建碑亭座,以示纪念。 江石溪(18701933),原名汉,石溪乃其名医。江都文化名流。江石溪是济阳江氏的后代。其祖上曾生活于安徽旌德县白地乡江家村(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亲临江村,瞻仰祖居,并题字留念)。而在旌德江村之前,则世居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原为安徽管辖)。江石溪父亲到扬州后定居到江都县仙女庙河南(今江都镇利民桥南桥堍),现为江都文化保护协会。1915年,江石溪举家由仙女庙迁扬州东关街田家巷。从这里开始了新生活,江石溪把大量的时间都

4、花在工作上。1924年迁住便益门大街57 号,1929 年后搬迁至东圈门街16号。这座老房子为清同治年间江西吉安知府何廉舫旧宅的一小部分。该旧宅前后五进,前进门堂一间,左右厢房各一间,中、后进各有正屋三间,隔以天井,两侧有火巷相通。大门为雕花青砖门楼,白矾石门槛。江石溪始构此屋时,厅屋用书柜隔间,中悬江都余小池隶书联:“秋水掬来双手月,青山行过半身华。” 今该宅虽有部分搭建,但原貌尚保存完好。现辟为江上青烈士故居。 咸丰六年(1856年),旌德连年遭受旱涝虫灾,加之清军洗劫太平军,眨眼间,百姓流离失所,城乡饿殍遍野,江村也是十室九空。江石溪的父亲江振鑫带着家小从芜湖水路顺江南下至南京、扬州,逃

5、到江都。他是一位从事木工手艺的普通劳动者,精于木雕、箍桶等手艺,到江都后,在仙女镇开了一“振鑫”木匠铺,战乱平息后,一直未返祖籍。后因人地两生,家道贫穷,较早谢世。父亲早逝,使他过早地承担了家中的重任,在“才拙谋生苦,家贫偿债难”的艰苦环境中,仍能坚持苦读自学,他在青年时期在妹夫朱右村帮助下,回祖籍徽州应试秀才。江树峰在忆父吟诗中说“徽州曾应秀才试,多蒙姑丈朱右村。”由于他德高望重,且知识渊博,知书达理,十里八乡的人们家里遇到大事,便常请他拿个主意;邻里村舍间起了大的纠纷,也少不得请他出面调解,翘望作持平之论。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24岁的江石溪奉命成婚。妻子范氏(18731956)温

6、柔贤淑,心灵手巧、极是纯朴明理,甚得众人褒奖。 张再生江石溪内侄忆姑父中范朝茂、范朝盛回忆“姑父姑母悯恤我家孤儿寡母,不仅经济上频频资助,而且家务方面都亲自操劳,包括我兄弟俩上书攻学、娶亲立业。每当地、栽秧时刻,姑父姑母就从扬州赶到沙洲的三十三圩(今头桥镇安帖村三三组),帮助我家农忙。姑母是家务里手,一到娘家,水也来不及喝,就更换城市会客的服装,着手准备好的青布褂裤,赤脚下田。她有基本功,农技熟练,常打头趟(这需要手脚快的人)。圩中庄邻,看到就赞:扬州姑妈,不像城里太太。我姑父是个文人,田务事插不上手。他也不闲,就在家里带领我们伢子们拣菜、劈柴。围裙一系,真像个厨师,手中剁着自己带来的鱼和肉,

7、嘴里谈笑风生,弄得我们高高兴兴做事,跳跳蹦蹦跑路。一到时间,就开中午饭,有菜有汤,香甜可口。还指挥我们抬着、拎着送小中送晚茶到田头供应。他老人家一到那里,与老老少少有说有笑。人家常夸:扬州姑姑(方言姑父喊姑姑)没有文人架子,跟我们泥腿子也谈得来,了不起”。 1927年军阀混战,江石溪因避战乱,举家来通,住江世俊所在的南通的宿舍。1927年起幼年江泽民就随父母在此居住,直至1930年局势平息才随家人返回扬州。 江石溪一生未仕,饱经磨难,唯有两件事最为欣慰:一是没有追逐“浮名”,毕生致力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曾协理张謇兴办实业和学校,留下了自己济民救世的“诗囊”(梦笔生花馆诗集);二是家庭团圆,实

8、现了“要好儿孙各象贤”的宿愿。1933年9月,江石溪先生病逝扬州,终年63岁,归葬于江都县仙女庙大王庄南(今江都水利枢纽引江二站东南角)。前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挽江石溪联为: 向秀赋方成,惊听笛声到邗上; 江郎才未尽,尚留诗卷在人间。 1994年7月,江都市政府正式建“江石溪纪念碑亭”一座,作为永久纪念。在碑亭周围,按照古典园林格局进行建设和改造,形成了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爱国思想 1914年底的中国并不太平,袁世凯为了当皇帝,不惜卖国与日本人签订二十一条。将大量的国家利益拱手让给日本人,激起了全国的义愤。江石溪也参加了这一运动,这恐怕是江家在近代史上值得一提的政治活动,当时由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9、在长江下游地区有一个巡回演唱团,正在南通,江石溪就把自己谱写的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歌曲,教给他们,痛骂袁世凯的卖国罪行,宣传爱国思想。 子女介绍 江石溪 一生共有7个子女。长子世俊(号冠千),江泽民生父,擅诗词文赋;次子、三子皆因家贫早夭;四女江世英;五子世雄在文革中去世;六子世侯(后改为江上青、江泽民叔父、养父),七子世伯(树峰)。 江氏谱系 江绍岳(石溪)18701933 妻范氏18731956 长子江世俊(冠千)18941973 媳吴月卿18971977 二子江世杰,早夭 三子江世豪,早夭 四女江世英1906约1948 婿梁慕园 五子江世雄(慕陶)19091966 媳杨桂芬19111944

10、 六子江世侯(上青)19111939 媳王者兰19111985 七子江世伯(树峰)19141993 媳胡齐德19161983 江世俊一支 子江泽君(蛰君) 女江泽芬 子江泽民,承祧江上青 子江泽宽(吴德新) 女江泽南(泽兰) 江世雄一支 女江泽群 子江乔生,早夭 子江庆生(均祥) 江世侯一支 子江泽民,过继 女江泽玲 女江泽慧江世伯一支 子江泽中(执中) 女江磐 相关简介 江世俊(1895-1973),别号冠干。自幼受其父爱国、民主思想的影响及精医、博学的熏陶,是非分明,酷爱文史。出生在江家村,还在他幼年时期,就随父亲一起来到扬州,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他启蒙的私塾,但他的学业十分的优秀,因为他考上

11、了两淮中学堂。这是扬州第一所公立的正式的中学,1927年改名为扬州中学。江世俊同样具有才气,他热爱写作,通晓国文。校友们称他颇有“革新家”之风。1928年,其父江石溪告老返回扬州,作为长子江世俊他不得不停止他写作,以继承人身份转入大达轮船公司供职,任通明电气公司当会计师,住在南通柳家巷15号通明电气公司职员宿舍。而与他同窗的另一位才子,却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文豪,他就是朱自清先生。朱自清与江世俊的交往也很密切,江泽民曾经写信给朱自清之子朱闺生说:“回忆少年时期常在您们家中,看到令祖父小波老在读背影一文,感到分外亲切。四卷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歌颂了朱自清先生的民族气节。他所著宋五家诗抄、

12、十四家诗抄为先生教学及科研之力作。我虽非专攻文艺专业,但亦十分爱好。目前碰到您二叔朱物华教授,谈起家父与令尊及二叔在第八中之情景,回忆往事,历历在目。”可见这段交情,对江泽民的影响是很深的。江世俊还很有胸怀,当江上青烈士去世后,他就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儿子江泽民过继给了他,这在重男轻女的时代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媳吴月卿(18971977)。据当地的老人们传说,在(江都县)长墟村附近的一户农家,因为家境贫困,将一个小女孩卖到了江家,在那个时候江家这种行为,等于是做善事。这个孩子在江家长大,并且成了江家的长媳,她就是江泽民的母亲吴月卿(又名吴小卿)。 江世雄,字慕陶(19091966)为人忠厚老实、

13、刚正。在文革中受到红卫兵的迫害,据说是一个红卫兵小将,推了他一把,致使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突发中风,不治身亡。 媳杨桂芬(19111944)。 江世杰,早夭。 江世豪,早夭。 江上青(1911-1939年),革命烈士,原名世侯,曾用名蕃臣,1911年4月10日生于扬州。白面长身,博学多才,人们呼之为“江郎”、“生花妙笔的江淹”。上青与其弟树峰之名,取之“江上树青峰”诗句。 1927年7月,江上青在扬州代用商业学校初中毕业后,参加了南通中学招生考试。同年9月,江上青(生于1911年)被录入南通中学高中部读书,在刘瑞龙、顾民元等同学影响下,积极投身进步学生活。1928年,江上青回扬州高中读书,继续

14、从事秘密的学生运动,为敌人注意而被捕。在狱中,敌人施尽种种逼供手段,年仅十七岁的江上青坚贞不屈,一字未吐。在他父亲的诗友、著名律师胡显伯出庭辩护下,敌人无奈,将江上青释放。江上青出狱后,更加向往民主,追求革命的意志更为坚定。江石溪为使儿子在文学上有所作为,凑了一笔钱,送江上青去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学习。上海艺大,江上青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同年10月,经中共法南区委决定,江上青担任艺大党支部书记。任支部书记后,江上青同上海进步人士联系更加广泛,经常邀进步作家郁达夫、蒋光慈、阳翰笙等到学校讲演,让同学们提高思想和写作水平。这期间,在上海党组织领导下,他积极从事对工人、学生的宣传工作。“七七”

15、事变后,江上青在家乡扬州创办抗敌周刊,宣传党的团结抗日主张。扬州沦陷前夕,他带领“江都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团”溯江西上,于1938年5月到安徽六安,与中共安徽省工委接上了关系。安徽省党组织决定成立皖东北特别支部,任命江上青为书记,并派他带领特支成员到皖东北去,与国民党安徽省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第五游击纵队司令盛子瑾建立统一战线,打开了皖东北抗战局面。1939年8月29日遭反动武装伏击,不幸牺牲,年仅29岁,安葬在泗洪县崔集。1982年迁至泗洪县烈士陵园。 媳王者兰,上海人,有较高文学修养,品德高尚。1935年他和江上青结婚后,生二女,长女泽玲,次女泽慧。 江树峰(1914.61993.11.3)享年80岁。幼年与江上青一起在扬州琼花观小学读书。1927年,由于北伐战争,当地局势混乱,与江上青一起到江苏南通的大哥江世俊处。后江树峰和他六哥江上青在扬州中学读书,他们同时认识了当时的革命者,共产党员顾民元,经他介绍兄弟二人加入了共青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他与江上青一起创办夜枭杂志,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宣传革命。1933年于吴淞公学经济系毕业后到天长县中学任教。1937年抗战爆发后,江上青与江树峰和其他战友们一起组织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先后到达合肥、六安、大别山区、商城、浠水等地宣传抗日。1937年11月以后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创办抗日周刊。东进以后,曾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