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动力学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639007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动力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传染病动力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传染病动力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传染病动力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传染病动力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动力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动力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姓名:魏薇薇学号:2009210927院系:数理与信息学院专业:系统理论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传染病动力学的相关概念,接下来介绍两个基本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最后建立一个传染病动力学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并对模型做一些适当的分析.关键词:传染病动力学;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Model of Epidemic Dynamics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epidemic dynamics, followed by two basic model of epidemic dynamics, final

2、ly it creates a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model of epidemic dynamic ,and do some proper analysis to the model.Keywords:Epidemicdynamics;Ordinarydifferential equations;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mathematicalmodel前言传染病动力学是对传染病的流行规律进行理论性定量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根据种群生长的特性,疾病发生和在种群内传播的规律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等因素,建立能反映传

3、染病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动力学性态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来显示疾病的发展过程,揭示其流行规律,预测其变化发展趋势,分析疾病流行的原因和关键因素,寻求对其预防和控制的最优策略,为人们防治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数量依据.与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方法相比,动力学方法能更好的从疾病的传播机理方面来反映流行规律,能使人们了解流行过程中的一些全局性态.传染病动力学与生物统计学以及计算机仿真的相互结合、相辅相成,能使人们对疾病流行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能使所建立的理论与防治策略更加可靠和符合实际.1两个基本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在传染病动力学中,长期以来主要使用的数学模型是所谓的“仓室”模型,它的基

4、本思想由Kermack与McKendrick创立于1927年,但一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的使用和不断地发展着.下面我们以他们提出的两个经典的基本模型为例,来阐述建立仓室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有关基本概念,并显示由模型所能得到的主要结论.1.1K-M的仓室模型所谓仓室模型就是针对某类传染病将该地区的人群分成以下三类(即三个仓室):易感者(susceptibles)类 记为,表示时刻未染病但有可能被该类疾病传染的人数.染病者(infectives)类 其数量记为,表示时刻已被感染成病人而且具有传染力的人数.移出者(removed)类 其数量记为,表示t时刻已从染病者类移出的人数.设总人口为,则有.K-M的模

5、型是一个十分简单粗糙的模型.它的建立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假设:(1)不考虑人口的出生、死亡、流动等种群动力因素.这意味着考虑一个封闭环境而且假定疾病随时间的变化要比出生、死亡随时间变化显著得多,从而后者可以忽略不计.这样,此环境的总人口始终保持为一个常数,即,或(2)一个病人一旦与易感者接触就必然具有一定的传染力,这里假设时刻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人能传染的易感者数目与此环境内易感者总数成正比,比例系数为,从而在时刻单位时间内被所有病人传染的人数(即新病人数)为.(3)时刻,单位时间内从染病者类移出的人数与病人数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从而单位时间内移出者的数量为.显然,是单位时间内移出者在病人中所占的

6、比例,称为移出率系数,当不致混淆时也简称为移出率.当移出者中仅包括康复者时,移出率系数又称为恢复率系数或简称为恢复率.在以上三个基本假设下,易感者从患病到移出的过程可用下述框图描述.对每一个仓室的人口变化率建立平衡方程式,便得到以下模型: (1.1.1)下面,我们通过对模型(1.1.1)的分析和解的渐近性态研究来初步显示动力学模型对认识传染病流行规律所起的作用.将(1.1.1)中三个方程两端分别相加,得,从而(常数).由于(1.1.1)中前两个方程中不含,故实际上我们只需先讨论前两个方程:.(1.1.2)由于,单调递减且有下界(为0),故极限存在.由(1.1.2)有, . (1.1.3)可见,

7、当时,达到极大值.从而不难在相平面上画出系统(1.1.2)的轨线分布图,如图1.1所示.方程(1.1.3)的所有平衡点都在轴上,而且为系统(1.1.2)的一条奇线.由图1.1可见,当初始时刻易感者数量时,随着时间增长,染病者数将先增加达到最大值,然后再逐渐减少而最终消亡.这一现象表明,只要,即,疾病就会流行. I 0 S (1.1)令, (1.1.4)则当时,疾病流行;当时,疾病不会流行,染病者数量将单调下降而趋向于零.是区分疾病流行与否的阈值.应当指出,(1.1.4)中的表示平均移出时间,也就是平均患病期.事实上,由移出率系数的定义可见,若病人数量为,则单位时间内移出者的数目为,故经过时间,

8、病人全部移出.要防止疾病流行,必须减少使它小于,有表达式(1.1.4)可知,这可以通过加强治疗以缩短染病期或采取杀菌等措施以减少疾病的传染力,或通过隔离措施以减少与患病者可能接触的人数即这里的易感者数来实现.更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疫苗接种以使易感者成为免疫者而直接进入移出者类,从而减少初始时刻易感者数量.设人群中通过接种疫苗成功的比例为,则就变成了,从而变小为.要求,即要求.(1.1.5)由(1.1.5)式可知,越大,为防止疾病流行所需要接种的人口比例就越高.由此可见,对值的估计是十分重要的.由(1.1.4)式可见,要估计的值,难点在于估计,因为不仅取决于疾病的种类,而且还依赖于人群所处的社会环

9、境和病人的活动情况.下面介绍一种对的近似估计法.求解方程(1.1.3),它通过初值的解为, (1.1.6)由于当时,代入(1.1.6)式并注意到,得(1.1.7)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容易验证方程(1.1.7)有且仅有惟一的正实根.并可解得(1.1.8)与是可以测定的,例如可以通过血清检查测定.从而可根据(1.1.8)式确定的值,然后由来确定.在测得平均患病期后,也可由(1.1.8)式估算出.1.2 K-M的仓室模型一般来说,通过病毒传播的疾病如流感、麻疹、水痘等康复后对原病毒具有免疫力,适合用上述模型描述;通过细菌传播的疾病,如脑炎、淋病等康复后不具有免疫力,可以被再次感染,1932年Kermac

10、k和Mckendrick针对这类疾病提出了康复者不具有免疫力的模型,疾病的传播机制如下面框图所示:这里假设患病者康复后将重新成为易感者,其它假设与模型相同.此时模型为.(1.2.1)利用,可将方程组(1.2.1)化成方程式, (1.2.2)易见,当时,方程(1.2.2)有惟一的平衡点,它是渐近稳定的,即从任一出发的解均单调增加趋向于,从而将单调减小而趋向于零,说明疾病不会流行.当时,方程(1.2.2)有两个正平衡点:,不稳定;渐近稳定.从任一出发的均随的增大而趋向于,从而,这时疾病流行且病人不会消失,最终保持在的数量而变成一种地方病.这当然是人们所不希望的.因此,是区分疾病流行与否,或者是否产

11、生地方病的阈值,当时,疾病逐渐消失;当时,疾病流行而导致地方病产生.2 传染病动力学的偏微分方程模型传染病动力学的常微分方程模型没有考虑到年龄对传染病发展情况的影响.实际上,出生率与自然死亡率如在人口模型中考虑过的那样,应与年龄有关;对传染病本身来说,除极少数疾病(如出血热)外,其发病情况均与年龄有关,有的传染病(如麻疹)在婴儿阶段由于天然免疫力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病,同时发病率、治愈率、及死亡率的等也均与年龄有关.因此,必须加入年龄坐标.此外,病的发展情况通常还和发病时间的长短(病程)有关治愈率和死亡率等均可能和病程有关,因此还需再引入一个病程坐标.这就使所考虑方程呈现相当复杂的形态.可以考虑

12、下述一些不同的情况:A. 不考虑预防及隔离措施(因而结果偏于“安全”)的情况,或者将预防及隔离措施以某种方式换算为对发病率打一个适当的折扣的情形.a.病愈后终身免疫的传染病(如麻疹).b. 病愈后有一段时间免疫力,但不能终身免疫的传染病.c. 病愈后无免疫力,可以立即再感染而重新得病的传染病.B. 考虑预防及隔离措施的情况,或单独考虑其中一种措施的情况.这里又可相应地分为若干情况,不赘述.下面对情况Aa不计预防及隔离措施,而病愈后为终身免疫的传染病(如麻疹),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其余情况可类似进行讨论.将全体人口分为三类:.未发病者;.正发病者;.病愈者.三类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以下记为时

13、间,为年龄,而为病程.设为人的最大寿命,为最大病程().于是求解区域应为.以 记第类人在 时刻按年龄的分布密度函数,记第类人在时刻按年龄的分布密度函数,记第类人在时刻按年龄及病程的分布密度 函数,于是,在时刻,年龄在中第类人数为,年龄在中第类人数为,年龄在、病程在中第类人数为,其中及的定义域为,而的定义域为.由于年龄为的人其病程,故当时恒有决定了函数,及,就决定了此传染病的动力学特征.下面推导它们应满足的方程.注意到对任何人来说,时间增量=年龄增量=病程增量,我们有在时刻,年龄在中的第类人数应等于在时刻年龄在中的第类人数减去在中年龄在中的自然死亡数及发病数.由此可得到满足, (2.1)这儿为自

14、然死亡率,为发病率.考虑到传染病的特点,在中年龄在中的发病人数与人数及时间均应成正比,同时还和第类人的总数 (2.2)成正比,故,从而(2.1)式可写为, (2.3)而由(2.2)式定义.同理,对我们有在时刻,年龄在、病程在中的第类人数应等于在时刻,年龄在、病程在中的第类人数减去在中年龄在、病程在中的第类人的自然死亡数、传染病死亡数及治愈数.注意到故得应满足的方程为 (2.4)同理,我们有在时刻、年龄在中的第类人数等于在时刻、年龄在中的第类人数减去在中年龄在中的第类人的自然死亡数加上在中年龄在中的第类人的治愈数为.由此我们得到(2.5)下面看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为. (2.6)边界条件:由于新生婴儿进入第类状态,且从开始,故出生的婴儿数将给出在的边界条件.设出生率为,并设最低生育年龄为,我们得到在时段中出生的婴儿总数应等于在时刻、年龄区间在中第类人数,故有边界条件, (2.7)此外,第类及第类人中不包括新生婴儿,故应有边界条件,(2.8).(2.9)又由于第类人中的发病者进入第类人,病程从开始,故第类人的发病数应给出处的边界条件.我们有在中年龄在中的第类人的发病数应等于在时刻,年龄在、病程在中的第类人数,故得如下的边界条件. (2.10)其中,而由(2.2)式定义.这样就得到定解问题(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