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636986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教案蟋蟀的住宅人教新课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蟋蟀的住宅教案 【设计理念】 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观察和发现”这一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 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

2、趣。 这一篇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而且还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教材中的“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

3、程,体会蟋蟀执着、勤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策略】 1本文的教学将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发现,学习阅读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2创设情境场。为学生创造了听、说、写的实践机会,从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

4、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昆虫朋友,瞧,它来了。出示几幅蟋蟀图。 2谁知道这小家伙有哪些本领呢?(唱歌、打斗、挖洞)今天,我们不去欣赏它唱歌,也不去观看它打斗,我们要去参观它的住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什么叫住宅?人的住房叫住宅,咦?蟋蟀住的洞穴也叫住宅,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检查预习,感知大意。 1出示词语认读: 隐蔽、弃去、随遇而安、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扒土、钳子、耐烦、宽敞。 2指导蔽和搜字的写法。 3相机出示较多生字词出现的句子或难读句子进行抽读。

5、4请同学们赶快去再读读书,看看法布尔围绕蟋蟀的住宅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住宅的选址、住宅的特点、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板书: 选址 特点 修建 三、研读“选址”部分。 1认真研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蟋蟀和其它昆虫在选址的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你更赞许谁的做法? 2发表各自的看法。抓重点词“随遇而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两段话对比别的昆虫和蟋蟀对选址的不同态度: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

6、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观点一:赞许蟋蟀的的态度。 观点二:其它昆虫的做法也不是完全不对,有时条件不允许时也应适应各种环境,不能整天为房子烦恼,不然哪还有心思干活? 注意价值观的取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得讲究,不允许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但这篇文章我们要学习的是蟋蟀做事的认真、慎重的态度。 3你们能否用“随遇而安”说一句话? 乌鸦对自己的住所毫不讲究,到哪里都能_. 4蟋蟀就是这样一种做事认真、慎重的小动物,你们是不是特别赞许它的做法,是否想树起拇指夸一夸蟋蟀,让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一起夸一夸它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语并订正。 二、研读“特点”及“修建

7、过程”。 谈话:蟋蟀对自己的巢穴选择在哪里都这么讲究,那它的住宅肯定很舒服了。 (一)读、画住宅特点: 1请同学们看(出示蟋蟀的住宅图)这就是它的住宅,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简单向同学介绍介绍。 2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样子)? 3自由读56自然段,结合图分清蟋蟀的住宅由哪些部分组成:隧道门平台 4它的隧道、门、平台分别是怎样的?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研读五、六自然段,抓住住宅的特点,你能试着画出蟋蟀住宅的简笔画吗? 5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画?此时出示第五自然段整段话(把隧道、门、平台这三个词用红笔体现出来)。 6评议画的对不对,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朝阳、

8、隐蔽、倾斜、弯弯曲曲 7分组朗读第五自然段。 隧道部分男生读,门部分女生读,阳台部分全体读。 8可是隧道里面是怎样的呢?请快速地读六自然段,谁能很快地找出概括蟋蟀住宅内部特点的词? (二)读、悟“伟大工程” 那么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1它的工具是那样的柔弱仅仅是足和钳子,出示蟋蟀图。请仔细观察蟋蟀的足和钳子。 2就是这样柔弱的工具,可建出来的住宅(指着图)却是如此不寻常,此时此刻你肯定有好多话想对蟋蟀说,你相对它说什么呢? 生1:你太能干了! 生2:你太有智慧了! 生3: 3是啊!作者法布尔也跟你们有同感,所以他说出示:假使我们想到蟋蟀

9、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三)读、议“修建过程” 过渡:蟋蟀是如何使用这样柔弱的工具来修建它的住宅呢?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79自然段,把蟋蟀用它柔弱的工具建造住宅的语句画出来。 2再次出示蟋蟀图,完成下面练习: 秋天初寒的时候,蟋蟀用柔弱的工具修建自己的住宅。瞧,它用前足(),用钳子(),用强有力的后足(),用后腿上的两排锯不断地将泥土()。感到疲劳时,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然后又进去()。洞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可是它仍不满足,经常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地抛出土来。 3教师小结: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

10、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让我们替昆虫家族的人自豪地告诉大家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 2大家读读这三句话,注意红色的词语,同样都是指蟋蟀的住所,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表达。你能说说作者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吗? 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

11、,它就在未完 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情感也会不一样。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而法布尔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就流露于这字里行间啊。 3此时此刻,你们对蟋蟀的住宅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拿起你的笔,尝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你的情感。 出示: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_,它在这里_。 4带着你对蟋蟀的这种感情读一读你自己写的句子。 5推荐读物昆虫记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 课后小练笔: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选址:不随遇而安 伟大的工程 特点:简朴、清洁、干燥隐蔽、倾斜 修建:工具柔弱、不断修整 【相关资料】 1823年12月22日

12、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农民家中,他从小生活贫困,处境艰难,但他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而是不知疲倦地从事他酷爱的昆虫学研究,他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把自己的勤奋和不懈写进了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由此他也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100多种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如果你对这样的奇人、奇事、奇虫感兴趣,那就认认真真地读完吧。 读完之后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昆虫、了解自然,还可以去读人与自然、当世界还小得时候、吓人的爬行动物、鸟科学的故事等书籍,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