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624349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1古诗两首北师大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江畔独步寻花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题目的意思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自在江边漫步、赏花。诗中主要描写了邻居黄四娘家花园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春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作者以“寻花”为题,诗的前两句描写“花”。用“满蹊”来描写花儿开得茂盛,又用“千朵万朵压枝低”来表现花朵的大和多。后两句诗人描写了花儿引来了“戏蝶”的翩翩飞舞,及“娇莺”的恰恰轻啼。诗人所展现的画面既恬静宜人,又生机盎然,怎么能不让诗人乐在其中呢?来源:学科网【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句,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领悟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教学重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根据古诗想象出景象,领悟意境。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古诗擂台赛赏画吟诗(同学们能给下面的画面题上诗句吗?)来源:Z,xx,k.Com画:柳枝随风飘摇,倒挂在小河上生:咏柳画:春天到了,春风微微的吹着,孩子们放弃了风筝生:村居画:瞧!一个小牧童坐在牛背上,不知被树上的什么吸引了生:所见二、导入新诗江畔独步寻花1、出示古诗,读题。(随机指导“畔”的读音)师:同学们

3、真是能将古诗活学活用,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2、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生:诗人在江边独自一个人在寻花)从哪里看出?再读课题。三、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1、师生共同交流有关作者的资料。师:哦,原来从诗题大家就知道了这么多的内容,咱们一起叫出这位寻花人的名字。(杜甫)对他,大家了解吗?诗人简介2、小组讨论字词预习的情况后汇报。师:那咱们赶紧看看诗人笔下的描写吧,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汇报时要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组成本课词语,解释词义。3、读出诗的节奏。四、初读,初步感知诗中景物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你说的景物,诗人用笔写了下来,在诗中找找,哪些景物,

4、把它画出来?(花,蝶,莺)五、赏读古诗,诗中寻画学习古诗,必须设法引导学生把诗句变成一幅幅风景画,使之展现在眼前,从中受到熏陶或启发。1、寻花写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师:读着读着,你发现诗人寻到花了吗?能用个字或词来形容一下寻到的花吗?能说说你用这个词的原因吗?生: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花,把枝条都快要压断了。因为诗中有一句“千朵万朵压枝低。”我是从这句想象到。生:“四娘家花满蹊”这句中也能看出花很多。师:“满蹊”什么意思?“蹊”又是什么意思?生:“蹊”就是小路。师:那“满蹊”就是什么铺满了小路?师:谁能读读看,能不能读出“花满蹊”的感觉来?(自读后交流读)师:小朋友,春天都开得

5、什么花呀?生:有油菜花、桃花、梨花师: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黄四娘家的花写下来好不好?出示:你瞧,黄四娘家花真多啊!生1:你瞧,黄四娘家花真多啊!有粉红色的桃花,金灿灿的迎春花,红中带白的杏花,这么多的花让人看了真是心醉哟!生2:你瞧,黄四娘家的花真多啊!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花香扑鼻。吸引了无数的蝴蝶来采花粉。蝴蝶翩翩起舞,这幅景象多美啊!生3:你瞧,黄四娘家花真多啊!桃花笑红了脸,迎春花儿穿上了金灿灿的黄衣,还有粉中带白的杏花探出了头,好像要跟梨花比美似的!这么多的花儿都挤在黄四娘家的花园里,整个花园成了花的海洋,好美啊!贴花(黄四娘家的花可真多,真美啊!让我们把刚才写了话的花片贴到黑板

6、的花枝上吧!学生纷纷上台贴花)黑板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呀。2、诗中寻蝶,蝶恋花。师:这首诗中除了花,还有什么呢?生:蝴蝶。“留连戏蝶时时舞”师: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你是从哪里读懂的?生:蝴蝶在花丛中采花粉、跳舞师:蝴蝶可能会对花儿说些什么呢?谁来做只可爱的小蝴蝶飞到花丛中去跟花儿们说说话。(一生上台)那我们在座的同学可都成了花儿了。生戴上头饰,展翅飞舞,飞到了一位学生面前。有礼地说:花儿,花儿你怎么开得这么美?生答:谢谢你的夸奖,你也很美,你身上的花纹,你那优美的舞姿不知为春天增添了多少光彩。生展翅又飞到了另一学生面前:花儿,花儿,你们为什么开得这么旺盛?生略一沉思:春天

7、到了,花儿都想看看美丽的春天。师:(“蝴蝶”恋恋不舍地飞舞着)这么美的花儿,这只“小蝴蝶”都不愿飞走了,这就是留连戏蝶时时舞”。3、娇莺枝头啼春美。师:蝴蝶不愿飞走了,还有谁也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呢(黄莺)生齐读:自在娇莺恰恰啼师:小黄莺可能会唱些什么呢?你能来唱一唱吗?师:这么美的景,诗人陶醉了,蝴蝶、黄莺陶醉了,连我们都被陶醉了,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来源:学&科&网Z&X&X&K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读整首诗。生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背诗4、句式练习。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

8、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啊,_(景物)真_啊,你看_。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碟舞,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六、指导朗读1、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表达诗人兴致勃勃的心情,朗读时,语调要轻快,跳跃。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朗诵这首诗?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七、背诵古诗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繁花似锦,蝴蝶在

9、飞舞,黄莺在歌唱,想象着这一美景,我们试着把他背下来。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八、拓展延伸1、同学们,杜甫在江边寻找到这么美的景物,你觉得他还会寻找到什么?2、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都被陶醉其中,真美啊!那就让我们把这美景留下吧。课后请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其中的一种方式表现美:喜欢讲故事的你,将诗编成好听的故事,讲给伙伴和家人听。喜欢画画的你,将诗用你的画笔画出来。喜欢唱歌的你,将诗编成好听的歌唱出来。喜欢创作的你,可仿照创作一首小诗。喜欢积累的你,课外可以寻找一两首描写春天的诗来背一背。九、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花多春天赏 人 欢愉 蝶舞 莺啼 教学反思 略。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是北师大版九

10、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诗中描述了诗人原想访友赏花,不料轻敲柴门却许久未开,遗憾之余揣测大概是园主人怕外人践踏青苔,印上痕迹吧!正待离去时,猛然发现一枝粉红的杏花越墙而去,诗人因此而惊喜异常,不遇朋友的惆怅一扫而光。整个诗风流韵藉,情趣盎然。【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与体会诗歌境。【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多

11、媒体课件。 一、导入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颗明珠,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曲婉转动听的歌。今天我们就继续欣赏第二首古诗游园不值。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讲授新课(一)知诗人、解诗题诗中的美景正等着我们去寻找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请同学们轻轻的翻开书20页。1、初读(要求:读通诗句,划节拍。)自由读2、学习古诗的方法。(课件出示)(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3)入诗境,悟诗情。3、知诗人,解诗题。A过渡:这首古诗是叶绍翁写的,那你说说对作者了解多少呢?(指名学生交流)师汇总:(课件出示)B师:这个“值”的意思就是(相遇)不值呢?(没有相遇、

12、遇到要拜访的人)C同桌合作,根据注释解诗题。(二)再读古诗1、大家想读这首诗吗?读之前先要把课文里这几个字读好了。(课件出示)2、重点指导“应、屐、苔、扣、扉”3、用怎么样的节拍去读呢 (出示内容)那就请同学们用这样的节拍,带着你的感情大声地读一读吧。自由读 听录音示范读 指名读 配乐男女生赛读 配乐齐读三、感悟诗意师:同学们,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没有遇到主人,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指名说)苍苔、柴扉、红杏(课件出示) 师:结合你们平时所知道的,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 总结:绿绿的,长在地上的,有点像青苔。阴暗潮湿的地方。厥类植物。春雨过后,这个贴着地面长出的小植物就是苍苔!(课件出示

13、苍苔图片)师:你感觉到了什么?(春天很美生机勃勃)师:这绿绿的苍苔把春天唤醒了!(齐读第一句)师:柴扉(柴扉是用柴和树编成的门。很简陋,很破旧。就是用竹子或树枝支起来的大门,这样的门太简陋,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师:谁再来读读这句。师:红杏,什么时候开的?总结:早春二月开,红杏是一种美丽的花。(课件出示杏花图片)这么美的杏花,所以,叶绍翁也禁不住的赞叹他所见的这枝红杏。师:红杏很美,绿油油的苍苔也美。春天真是生机勃勃啊!四、品读诗情,理解诗意师:同学们,这就是叶绍翁游园所遇。那么,诗人来访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看什么呢?过渡:一首古诗也是一个故事,想把这个故事讲清楚明白,还必须理解诗意。这样的一座园,这样的普通的自然景物,诗人又对他们付于怎样的感情呢?诗中哪个字饱含了对这些景物的感情?(怜)师:这个怜字,用在今天就是?可怜1、“怜苍苔”主人仅仅是喜欢苍苔吗?对,主人不仅仅是怜苍苔,也是怜春天。老师也希望你们热爱春天,爱春天的一草一木。2、理解“应”、“屐齿”。来源:学。科。网Z。X。X。K师:在当时,穿木屐鞋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是一种自然的打扮,轻松的打扮,叶绍翁穿着木屐鞋,那是说明自己很休闲)他要穿木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