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9泉城苏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623508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9泉城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9泉城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9泉城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9泉城苏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9泉城苏教版泉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济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珍珠,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 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2-5段分别介绍了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这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绍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

2、珍珠泉,在珍珠泉的处理上,我让学生去细细地品读文章的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泉水的特点,尤其是抓住“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拎”“神奇”等关键词,让学生想象体会珍珠泉的美丽和神奇,再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然后由扶到放,根据学习珍珠泉的方法,让学生自学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其它三泉,抓住“汇注”、“喷吐”、“冒”等词语来体会泉水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泉水那独特、神奇的美。尤其是把重点放在趵突泉上,抓住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三堆白雪,平地喷出三尺雪让学生体会泉水的美,真正体味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原因。上完课,其中有几处细节,我觉得

3、还需要好好反思和改进。第一,上课时我的语言并不是很美,这就让我上如此美的散文很没有底气。很多地方提问和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有点词不达意。第二,我出示第二自然段后,要求学生先自读第二小节找出珍珠泉的特点,这问题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太理想化。而后让学生找出神奇美丽的地方,再仔细反复读每句话,用笔圈圈点点,找出写珍珠泉的神奇美丽,这个问题一提,我就觉得不好,比较生硬,破坏了文章的美感和学生的阅读兴趣。说明我当时准备不够充分。反思时我想可以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珍珠泉的哪些情况?第三,在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我让学生上黑板画的时候,由于老师预设得不够,学生体味不到“泉水百尺珠帘水面铺”的

4、情景,预期的效果也没有达到。第四,学生感悟的太少,没有真正从文本中感悟到美,就更不能内化成朗读了,学生的感情没有得到升华。第五,在五龙潭和黑虎泉和趵突泉的教学中,我本打算是让学生自学,然后以导游身份来介绍,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加深印象,可是我最疏忽的一点就是没有给同学们说如何进行介绍,要加入导游词,所以学生在介绍时,几乎都是照本宣读,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了教师在上课之前挖掘文本的重要性。老师悟到多少也就意味着能教给学生多少,所以需要我们首先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教材这一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其次要充满智慧地深度开发教材的教育资源,“用好”、“用活”、“活用”文本资源,最后在具体的教学中动态生成最适应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