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

上传人:lcm****20 文档编号:118615317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1章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辨证法 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般特点 第一节 科学的含义和特征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第三节 工程的含义和特征 第四节 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与区 第一节 科学的含义和特征 科学的词源 西方的古拉丁(公元前1千年前)语 “scientia”是指“知识”,也就是将科学指 向认识的“成果”,但是不涉及真理性、使用 性乃至方法及表现形式的要求。 古代中国没有科学一词,是19世纪下半叶由日 本传来的外来语。将科学分开来讲的,是“科 ”“学”即以分科的建制方法和研究方式 去研究的学问。 第一节 科学的含义和特征 科学的概念科学是以认

2、识自然的知识体 系、认知活动和社会建制。 1.知识体系客观化、抽象化、系统化、理论化 2.社会活动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间的中介 3.社会建制从业余兴趣职业分工社会工程 4.研究方法“理性+经验”、“实验+逻辑” 5.价值判断“不科学”、“科学化” 科学的对象自然、社会、思维 科学的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具性科学 科学的形式范畴、定理与定律(公理和假设) 以逻辑的方式从基本概念和假设出发解释世界。 第一节 科学的含义和特征 科学的特征 解释性和预见性:实证主义 精确性:可量化 可验证性:经验主义 可错性和可变性:历史主义 系统性:辨证主义 主体际性: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抽象上升到具体 区别于经

3、验知识、局部知识、个人知识、宗教知识。 第一节 科学的含义和特征 科学的分类 F 培根:记忆的科学、想象的科学、理智的科学 圣西门: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黑格尔: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植物学、 动物学(加入运动变化、普遍联系观点) 恩格尔: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 现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当代: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 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综合科学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技术的词源 古希腊(公元前3千年前)语“techne”,含义是指技 艺、手艺、技能、本领。 现在的“technology”,是十 七世纪时将“techne”加上了“logos” (

4、逻各斯: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中,指支配宇宙的原则,此后被 理解为理性、理念,被当作上帝一样的所有活动和产 生的源泉,或存在于人类灵魂中的推理能力,圣经或 基督教里之圣子,即神的属性中的智慧和创造力,以 之与人沟通), “宇宙的律性”,加上“Techne”, 直观的含义也就是在“技能中所包含的宇律性”的意 思。 我国战国(公元前四百年公元前221)的“工巧” ,排在“天时”“地气”“才美”之后,是使人造的 器物得以为“良”的条件。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技术的概念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及其 物化载体、改造活动和社会建制。 1. 知识体系主体性、技能性、多样性、具体性 2. 物化载体工具、装置、工

5、艺、程序 3. 社会活动将自然转化为人工物,是目的(价 值)与知识的结点 4. 社会建制谋生手段职业群体人员体系 5. 体系存在技术群落、连锁发展 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器技术体系 第二次技术革命内燃机-电气技术体系 现代技术革命高新技术群 第二节 技术的含义和特征 技术的特征 1.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 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统一 3. 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4. 潜在形态到显示形态的过程 技术的分类 1. 按运动形式:机械、物理、化工、生物 2. 按劳作过程:采掘、材料、机械、建筑、交 通、通讯、动力 第三节 工程的含义和特征 工程的概念 工程的词源Engineering:En

6、gine(设计) +ingenious(创造能力) 工程含义的历史发展: 18世纪前:直觉与创意的彰显军事与艺术 19世纪: 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工程师群体 20世纪起:系统与组织的改造社会工程学科 运用科学理论与技术手段,有组织、系统化的改 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及取得成果。 第三节 工程的含义和特征 工程的特征 1.工程的追求目标是社会实现 2.工程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动态整合 3.工程活动是通过技术集成实现创新的过程 4.工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 工程的分类 1.按(技术)生产过程:采掘、材料、机械、建筑、交 通、通讯、动力 2.按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部类:农业、林业、水利 第二产业部类

7、:能源动力、材料、制造、建筑与土木、海洋 第三产业部类:信息与通讯、交通工程、环境、保健、管理 第四节 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的本质是发现由外及内 将存在的世界变为“科学”的世界,实质上是将 世界以特定方式在人类意识中重现和预演 技术的灵魂是发明由内及外 将“科学”的世界变为“技术”的世界,实质上 就是将可认知的世界变为可改变+可如何改变的 世界 工程的核心是建造内外作用循环的实现 将科学与技术连接起来,通过反馈与重设使内外 作用实现持续的循环。 第四节 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与区别 科学技术工程 任务和目的认识自然 是什么 为什么 改造自然 做什么 怎么做 建构人工自然 过程和方法经验到理论 理论与经验 逻辑与试验 理论到实践 设计 试验 实践的系统化和组织 化 综合方法 系统科学 成果性质和评价标 准 理论知识 真伪判别 实践方法和物化载体 好坏判别 环境与社会变化 预期与协调 研究取向和价值观 念 精神实现 价值中立 物质价值 工具价值 综合价值 价值权衡 研究规范普遍、公有、无私 、创造、怀疑 功利目的、保密、专 利(知识变为权利) 团结、协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