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611715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9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6月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大庆实验中学大庆实验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学年度下学期 6 6 月考试月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第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分,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文字,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完成 1 13 3 题。题。 历史上溯到 1200 多年前,中国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 有疆。苟能制侵陵,岂

2、在多杀伤”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战略文化,中国军事的防御思想正是 这种战略文化的具体表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战略文化呢? 首先,源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 业文化天然具有“保守性” 。眷恋故土、安土重迁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此外,自给自 足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在物质生活上无须外求。这些反映在军事上就形成了固土自守,以 德怀远的战略防御思想,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其原始驱动力。矗立千年、横亘于 中国北疆的万里长城,既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军事屏障,也是中国传统战略防御思想 的物化和缩影。与此相对,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以放牧和贸易为生,大范围的

3、迁徙和流动成为 其生存所必需的主要方式,战争成为其获取生活必需品和争夺海上贸易份额的主要手段,侵 略和征服在其文化传承中被视为荣耀之举。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概括来说,中国的军事理论是内向型、防御性的,更注重军事谋略的运用;从战略层面上讲, 谋略主要是强调防患于未然,避难于无形。西方的军事理论是外向型、进攻性的,更强调军 事技术的发展。 其次,缘于中国历史文化特有的“和合”思想。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中国文 化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文化。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强调“和为贵” 。中国的儒家主张“以 德服人” ,反对“以力服人”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即后

4、发制人的防御思 想。 “百世兵家之祖”孙子告诫明君良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 “非利不 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他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置于战略理论金字塔的最顶端。可以说, 中国自古提倡“慎战”思想,一以贯之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具 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 则。 第三,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纵观世界古代史,一个文明的毁灭往往 源于兵连祸结、外战频繁。历史上,许多大国在崛起时期,都曾试图通过对外战争来改变原 有格局,建立符合本国利益的新的国际秩序。历史表明, “大国力量增殖于地

5、区性守成,消释于 世界性扩张,超越力量的扩张会造成国家的衰落。坚持侵略扩张型国防政策的国家,不但没 有实现和延续其霸主地位, 反而会元气大伤, 遭受严重挫败。 正是应了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 因比那句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不是谋杀。 ”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失败的 关键,在于它们只求一味扩张,不知战略守成,中国绝不会重蹈覆辙。 正是基于这些历史教训,新中国成立后,尽管在多次保家卫国、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 都曾凭借战场优势深人对方腹地,但战争结束时,我们都主动回撤到中国境内或边境控制线 以内。中国从未打算通过战争解决与他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更没有侵略他国的意 图,中国绝不会走所

6、谓“国强必霸”之路。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8 年第 10 期王卫星中国为何采取防御性国防政策 - 2 - 有删改) 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分)分) A. 杜甫诗句“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具体表现了中国军 事的防御思想。 B. 眷恋故土,安土重迁的普遍心态使对外侵略战争在古代中国不具备原始驱动力。 C. 数千年的中国文化没有侵略性,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即中国文化本质上 是一种和平的文化。 D. 正是缘于对其他大国称霸必衰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 展

7、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永远不称霸。 2 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结构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分)分) A. 在论述中国军事防御思想与中国农耕民族强烈的守土意识时,作者指出不同的生产和 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 B. 本文第三段以典型事例论证了中国的防御性战略军事思想既有历史的文化基因,又有 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C.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思路行文,即先提出问题,接着具体分析问题,最后明确指 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先破后立,层次分明。 D.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名言:“文明的死亡原因永远是自杀而

8、不是谋杀。 ”可以 用来佐证“大国力量增殖于地区性守成,消释于世界性扩张” 。 3 3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合”思想的一项是(下列各项表述中,不能体现中国“和合”思想的一项是( ) (3 3 分)分) A. 早在 2000 多年前,中国的哲人就把“和而不同”视为“天下之达道” ,把“天人合一” 视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相处的最高境界,把“兼爱” “非攻”视为实现人际和谐与国际和平的 根本途径。 B. 历经千载的丝绸之路被世界公认为友好交流之路.给沿路各国带去了中国的友善和文 明。 C. 明代郑和舰队七下西洋,携带的国书宣示:“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 众欺寡、强凌弱。 ”给所经

9、国家及横跨亚非的海上航线带去了和平与繁荣。 D.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 明的伟大实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字,完成完成 4 46 6 题题。 材料一:材料一: 自 5G 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 技术跟传统的 3G、4G 技术有什么区别?全 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 3G、4G 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式, 而 5G 主要应用于“人一机一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更多的 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 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

10、水平, “5G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 间限制。 ” 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的屏幕,以及越来越 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甫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这场革命加速。2019 年将是 5G 元年,也将是 5G 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 “人一机一物” 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 - 3 - 根也提醒,5G 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

11、,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户 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全国“联姻”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2019 年 3 月 3 日, 人民网) 材料二:材料二: 我国我国 1G1G-5G-5G 的发展历程的发展历程 类别 特点 规模 1G 语音时代 1987 年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标志着移 动语音通话的 1G 时代到来。 不详 2G 文本时代 具有通话和简单的文本传送功能, 无法直接传送 电子邮件等信息。 截止 2012 年底。 用户达 8. 7 亿。 3G 图片时代 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可无限漫游,处理图像、 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提供网页浏览、 电话会议等 信息服务。 截止 201

12、4 年, 用户达 4.85 亿。 4G 视频时代 速度更快、 通讯灵活、 智能性更高、 费用更便宜, 在移动终端随时观看网络视频, 能满足用户对无 线服务的需求。 截止 2018 年底,用户达 11.7 亿。 5G 物联网时代 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万物互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 年 3 月 6 日) 材料三: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 2 月 28 日消息,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 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 5G 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 5G 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 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 4G 向 5G 过渡的关键时刻。5G 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

13、点,有 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 的到来, 将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联 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 5G 商用的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 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 5G 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网 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实 的

14、基础上”做出决定。 4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分)分) A. 80 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 1G 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 1G 时代到 3G 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由于 4G 技术开始传送视频、智能性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 3G 时代的两倍还 多。 D. 5G 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促使万物互联。 5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15、正确的一项是( ) (3 3 分)分) A. 5G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 为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提供可 能。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 5G 商用技术的国家, 在 5G 标准版本中, 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 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 4 - C. 2019 年是 5G 元年,拉开了 5G 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 纷纷对中企 5G 技术打开大门 D. 5G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技术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隐私 的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诟病。 6 65G5G 时代为什么被称为

16、“物联网时代”?时代为什么被称为“物联网时代”?5G5G 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代来临,我们应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请结合以上请结合以上 材料,简要概括。材料,简要概括。(6(6 分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字,完成完成 7 79 9 题题。 心的方向,无穷无尽 此刻,目光所及的广阔视域里,众多植物茁壮茂盛,一派浓郁恣肆的碧绿,喷吐着生 命的活力。这里是兴隆热带植物园,位于海南万宁。眼前这些树木花卉,让我的思绪飞向三 十年前,我到过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两个植物园中的植物大多无异,但相互之间的直线 距离就有两千多公里。两地之间海陆阻隔,江河纵横,山脉连绵,然而想象能够消弭阻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