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训练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8604215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8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转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转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转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转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移训练(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转移训练 马 金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力学基础 转移的完成应具备良好的平衡、稳定的基底 面,同时转移者及被转移者能合理有效地利 用人体力学的原则。 (一)重心与基底面含义 1重心 重心是指身体各部位受到地球引力合 力的作用点。人体的重心位于L2,是身体最 大肌力所在,是产生大力量的原点。 2基底面 基底面是身体和支撑表面之间所围 成的面积。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影响平衡的因素 1重心与基底面之间的关系 2基底面的大小 3重心的高度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有效地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 转移时应遵循的运动生物力学的原则是物 体靠近身体重心; 较宽的支撑基底面;举 起物

2、体时身体应避免扭转;足部的位置应 随运动方向而调整;转移者使用最有力姿 势。 提问:治疗师如何利用运动生物力学原则 ,对患者进行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基本原则 (一)主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1选择适当的转移的时机。 2选择最安全、最容易的方法。 3选择有一定硬度床垫和椅面。 4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之间的高度应尽可能相等。 5相互转移的两个平面应尽可能靠近,且稳定。 6应注意患者安全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 1辅助者应根据患者功能障碍情况选择合适 的辅助转移方式。 2辅助者应先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 3辅助者的口令应简单、明确,以便患者能 正确理解和接收。 4转移时辅助者的动

3、力来自腿部的力量。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辅助转移的基本原则 5辅助者必须清楚自己的体力和技能,没有 把握时不要单独帮助患者转移。 6转移时辅助者的衣着要适当。 7转移过程中,辅助者应留意患者突然或不 正常的动作,以避免发生意外。 8随着患者功能的恢复,应逐渐减少帮助。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1搬运时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不能影响或 加重病情。 2搬运过程中患者应当保持开始转移的姿势 ,不再改变。 3搬运时患者应向前看。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被动转移的基本原则 4搬运过程需要两个以上治疗师,则每一位 都必须清楚地了解整个转移的过程及方法 ,并由其中一位负责喊口号。 5利用机

4、械搬运时,转移前应检查器械是否 完全完好,准备并固定好,并保证转移空 间通畅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一)主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1肌力及平衡能力的训练 (1)翻身训练的准备训练 (2)由卧位坐起的准备训练 (3)由坐位站起的准备训练 (4)床与轮椅(椅)之间转移的准备训练 2教会患者利用技巧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辅助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辅助转移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肌力及平衡 能力,治疗师可按照主动转移前的准备训 练对患者进行肌力及平衡能力训练。 治疗师在转移前应向患者解释转移的目的 、方向、方法等,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 并让患者排空大小便,避免在转移过程中 发生大小便失禁。

5、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被动转移前的准备训练 被动转移前治疗师应与患者进行沟通,消 除其紧张、对抗心理,尽量放松,积极配 合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主动转移 一、床上转移活动 (一)偏瘫患者床上转移 1翻身 2卧位平移 3由卧位坐起 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翻身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翻身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卧位平移 (1)左右平移(向左移):患者仰卧位,先 将健侧脚置于患脚下方,Bobath握手置于 胸前,利用健侧下肢将患下肢抬起向左移 ,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下半身向 左移,臀部左移完成后再将头向左侧慢慢 移。 右移动

6、作相同,方向相反,反复练习。 人民卫生出版社 2卧位平移 (2)上下平移(向上移):患者仰卧位,健 侧下肢屈髋屈膝,健肘稍微屈曲,以足、 肘为支撑点,健足蹬床,抬起臀部同时向 上移动身体,下移动作类似,但不如上移 动作易完成。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1)肘支撑俯卧位(肘膝卧位) 患者俯卧位,双上肢肘关节屈曲90,前臂 支撑,上臂与地面垂直,头抬起;双侧髋 关节和膝关节屈曲90;对完成有困难的患 者,治疗师可以对其患侧予以辅助。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2)手膝卧位 在肘膝卧位训练的基础上,让患者双手指 伸展、外展平放在地面上,双手距离与肩 同宽,肘关节伸展;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

7、 屈曲90;双手和膝关节分别在肩和髋关节 的正下方支撑体重,上肢与大腿始终与地 面保持垂直。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3)由卧位坐起从健侧坐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3)由卧位坐起从患侧坐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3)由卧位坐起辅助下坐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1)从健侧躺下 患者坐于床边,将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 置于患腿后方;健侧上肢支撑于床上,躯 干向健侧倾斜至躺下,再健腿帮助患腿上 抬到床上,最后躺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 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2)从患侧躺下 患者坐于床边,将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 置于患腿后方;健手从前方横过身体,置 于患侧髋部旁

8、边的床面上,患者逐渐将患 侧身体放低,呈侧卧位躺下,再用健腿帮 助患腿上抬到床上;当双腿放在床上后( 双腿一直保持屈曲),再调整躺平;在躺 下的过程中注意保持躯干屈曲,以对抗向 后倒的趋势。 人民卫生出版社 4由床边坐位到卧位 (3)辅助躺下 患者坐于床边,将患手放在大腿上,健腿 置于患腿后方;治疗师站在其患侧,一手 托住患者的颈部和肩部,另一手置于患者 的腿下,当患者从患侧躺下时帮助其双腿 抬到床上,调整好姿势,取舒适的患侧卧 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脊髓损伤患者床上转移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2翻身 3由卧位坐起 4由坐位到仰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脊髓损伤

9、平面 及损伤程度决定了脊髓损伤患者体位转移 的能力。 (1)C4及C4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 只能依 靠被动转移技术完成体位转移。因患者呼 吸肌、四肢肌、躯干肌完全瘫痪,需依赖 呼吸机维持生命,这种患者生活完全不能 自理。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2)C5完全性脊髓损伤 患者不能独立完成 翻身、坐起、从床到轮椅等各项转移活动 ,但可在辅助下完成上述活动,生活基本 上不能自理。患者膈肌有功能,但肋间肌 瘫痪,呼吸储备能力差。上肢三角肌、肱 二头肌尚有功能,但缺乏伸肘功能及前臂 、腕、手的所有功能,躯干和下肢完全瘫 痪无功能。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3)C6

10、完全性脊髓损伤 患者生活能部分自 理,可训练其床上翻身,利用上肢屈肘勾 住系于头上方的吊环可以坐起。患者肋间 肌受累,呼吸储备下降。上肢可屈肘、伸 腕,但伸肘功能不良,不能屈腕、屈指和 抓握,手功能丧失,躯干和下肢完全瘫痪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4)C7完全性脊髓损伤 患者生活基本能自 理,在床上能独立完成翻身、坐起和移动 ,在轮椅上基本能独立。呼吸功能较差, 上肢功能基本正常,但手的抓握、释放和 灵巧度有一定障碍,不能捏,躯干和下肢 瘫痪。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5)C8T2 患者生活基本上能自理,能在 床上活动和进行各种转移活动,能在轮椅 上

11、独立活动。患者上肢肘关节屈伸活动良 好,C8以下患者腕、手功能完好,但躯干 控制无力、下肢完全瘫痪、呼吸储备不足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脊髓损伤平面与体位转移 (6)T3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 患者生活能自 理,能够较为容易的独立完成床上翻身、 坐起、床椅转移等活动。患者上肢功能完 全正常,呼吸正常,身体耐力增强,躯干 部分麻痹或正常,下肢完全瘫痪或部分瘫 痪。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翻身 (1)C6完全性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 翻身训练(向右侧翻身) 患者利用上肢甩动的惯性,将头颈、肩胛 带的旋转力通过躯干、骨盆传到下肢完成 翻身动作。患者仰卧位,头、肩屈曲,双 上肢伸展上举,向左右两侧甩动;向

12、左侧 甩动,使右上肢越过身体左侧,以获得下 一步向右翻转所需的动力;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翻身 (1)C6完全性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的 翻身训练(向右侧翻身) 再屈曲头、肩,双上肢迅速从左侧甩向右 侧;借助于上肢甩动的惯性,带动躯干和 下肢旋转,翻成俯卧位;将左前臂支撑于 床面并承重,右肩进一步后拉,使两侧前 臂同等负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翻身 (2)C6完全性损伤患者利用布带进行翻身( 向右侧翻身) 人民卫生出版社 2翻身 (3)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的翻身 同 C6损伤患者的翻身方法或直接利用肘和 手的支撑向一侧翻身。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1)C6完全性损伤患者从卧位坐

13、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2)C6完全性损伤患者利用上方吊带坐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3)C7C8完全性损伤患者坐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3由卧位坐起 (4)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坐起( 从右侧坐起) 人民卫生出版社 4由坐位到仰卧位 (1)C6完全性损伤患者由坐位到仰卧位 患者坐位,头、肩向前屈曲,双手在髋后 支撑;身体向右(左)后侧倾倒,用右( 左)肘承重。屈曲左(右)上肢,将一半 体重转移至左(右)肘;保持头、肩屈曲 ,交替伸直上肢直到躺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 4由坐位到仰卧位 (2)胸、腰段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由坐位到 仰卧位与由仰卧位坐起的顺序相反。 人民卫生出版

14、社 二、坐位转移 (一)偏瘫患者坐位转移 1床上坐位转移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3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1床上坐位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1)由轮椅向床的侧方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2)由床向轮椅的侧方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3)辅助下床与轮椅间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3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转移方法同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脊髓损伤患者坐位转移 1床上坐位转移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3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1床上坐位转移 (1)坐位前方移动 人民卫生出版社 1床上坐位转移 (2)坐位

15、侧方移动(向右移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1)由轮椅向床的正面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2)利用滑板由轮椅向床的侧方平移 患者驱动轮椅与床平行靠近,刹闸,卸下 轮椅靠床侧扶手,将双腿抬到床上;滑板 放在轮椅与床之间,一端插入患者臀下; 患者一手支撑于轮椅上的滑板一端,另一 手支撑于置于床上的滑板一端,头和躯干 屈曲,双手向上撑起,将臀部通过滑板移 至床上;然后撤去滑板。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3)利用上方吊环由轮椅向床的转移 患者驱动轮椅与床平行靠近(以右侧身体 靠近床为例),刹闸,卸下轮椅靠床侧扶 手;先将双腿抬到床上,再将右手伸入上 方吊环,左支撑于轮椅扶手;左手用力撑 起的同时,右手腕或前臂向下拉住吊环, 抬起臀部,向床上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4)辅助下由轮椅向床的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3轮椅与椅之间的转移 (1)由轮椅向椅的侧方转移 将轮椅与座椅成60固定后,卸下轮椅一侧 扶手,患者一手支撑在座椅远侧角,手足 同时用力将臀部抬起并移至座椅,期间不 必完全站立,再将双腿移到座椅正面(用 手辅助或主动),并调整坐姿。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