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18587874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拓展训练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卷 冲刺卷(二)一、积累与运用(一)古诗文默写1填空。(1)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2)黄梅时节家家雨,_。(赵诗秀约客)(3)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两章)(4)燕、赵、魏、韩闻之,皆朝于齐。_。(邹忌讽齐王纳谏)(5)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跟小石潭记一文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6)望江南一词中,写女子天天盼望归人,但船尽江空,希望破灭的句子是_,_。(7)古诗文中有许多咏莲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个句子。_,_。(二)基础及运用2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

2、zhng) 黝黑(yu) 地窖(jio) 头晕目眩(xun)B慰藉(j) 攫取(ju) 羁绊(bn) 水皆缥碧(pio)C胆怯(qi) 蹿升(cun) 蓦然(m) 随声附和(h)D嗔视(chn) 干瘪(bi) 怄气(u) 气息奄奄(yn)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写讲究笔画笔顺,如“革”字头“廿”正确的笔顺是横、竖、竖、横,“年”的正确笔顺是撇、横、横、竖、横、竖。B“雾凇沆砀,美轮美奂,静影成壁,窈窕淑女”四个短语的书写完全正确。C如果把“绿树成荫、微风轻抚、彩蝶曼舞、百草丰茂、薄雾浓云、猛浪若奔”六个词语按结构分类,“薄雾浓云”应当单独归为一类。D“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们充满活力

3、”,“愤怒的小区居民将小偷绳之以法”,两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是不正确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B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C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想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D今年母亲节来临之前,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在母亲节为自己的母亲自制一个充满爱心的礼物,从而在校园内浓郁地营造出感恩母亲的节日气氛。5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言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但

4、她之所以不得不多次搬家,毕竟是因为她要给孟子寻找一个她认为好的环境。孟子的母亲“三迁其居”,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可以做种种评论。为了使孩子能够受到较好的影响,古代的人就已经开始注意选择生活的环境了。这个母亲的心理倒是不难理解的。如果生活的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有时就得搬家。A BC D6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后的句子构成排比句。生命如盛开的花朵,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生命如_;生命如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婉转悠扬;生命如_。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B“

5、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他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商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8名著阅读。(1)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会说多国语言。他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B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

6、环球旅行的故事。C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D“鹦鹉螺”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又击儒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2)请列举一部有冒险经历的名著并写出作者,简要概述其中一个能体现这种经历的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除外)_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

7、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里。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上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8、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

9、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

10、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去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

11、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作者:赵文静。有删改)9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_10.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_11.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在嘴边。_12.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微阅读时代更需阅读经典杨福成而今,“微阅读时代”已经来

12、临。与正襟危坐捧一本经典厚书来比,微阅读的趣味性是大大增强了,鼠标一动、手指一点,浏览便捷、直观,内容简单、轻松。微阅读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人心浮、轻文化、重娱乐。这与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疏远了那些能够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书籍不无关系。曾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演绎了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风景,而现在,我们演绎了什么呢?错字病句连篇的网络小说点击率超万上亿,娱乐八卦、吃泥鳅治病的“养生秘笈”稳坐排行榜现代人的阅读已经从精神的云端跌落到谷底。微阅读正在消解崇高,远离理想,放置经典名著的书架已经成了博古架。多么浅薄的阅读时代啊!与微阅读缺乏深度、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甚至低级化相比,经典则不一样,它叫人领悟的是以德润身,以智化身,以神塑身,以“大我”行事处世。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经典阅读。近年来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