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数4冀教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18579270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数4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数4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数4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数4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数4冀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认识平均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2、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的过程。3、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请看这张图片,同学们在干什么?有什么规定没有?生了解资料:投篮比赛:规定每人投球10次。出示无敌组投篮成绩统计图和必胜组投篮成绩统计图,生了解资料。提出问题:哪个组投篮更准一些呢?出示问题提示:问题1:投中最多的在哪个组?是不

2、是这个组投得准一些?问题2:投中最少的在哪个组?是不是这个组投得不够准?问题3:根据两组投中的总数能比较吗?为什么?问题4:你认为怎样比合理?引出课题:平均数(板书)(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学生们分别算出两个组投篮的平均数,师板书。生共同交流总结:1、无敌组平均每人投篮( )个,必胜组平均每人投篮( )个,( )组投篮更准一些。2、平均数比这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要( ),比最小的数要( )。(三)、加深印象,巩固概念1、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做了统计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统计表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求出的“3个”是亮亮家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生讨论得出:平均数不是一个

3、实实在在存在的数,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 )水平。2、冬冬来到一条河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生:这条小河平均水深0.8米。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3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出示小河横剖图,帮助学生理解“平均”的意思。3、图片展示: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在世界各国水资源总量中排名第四。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排在世界百名之后。对比理解“人均”和“总量”的意思。4、出示“2013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出示问题: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1)(16+24+35+21)4(2)(16+24+35+21)12(3)(16+2

4、4+35+21)3655、平均数在生活中的用处确实非常广泛,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平均体重,平均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如果老师想要了解第一组6位同学的平均身高的情况,你们想一想老师还需要了解些什么?老师了解了这么些数据:(出示)你们能求出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吗?自己试一试。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数,是第一排同学的身高,你能很快的求出平均身高吗?说说你是怎么求的?这样同一个班里,抽取了两组数据,求出的平均身高是146厘米和130厘米,到底那一个更接近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呢?请认为是146厘米的同学说说理由。6、出示歌唱比赛中小丽的得分统计表,请计算小丽的最终得分。出示小丽的最终得分结果,并出示“你知道吗”让学生进行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