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18565983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用甜菜“NT39106”》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B 05 DB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糖用甜菜“NT39106”Sugar beet NT39106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督局管理局发布DBXX/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晨、张惠忠、付增娟、李晓东、赵尚敏、鄂圆圆、张辉、郑文哲、

2、张立华、李树生、张自强、王良、张必周。10糖用甜菜NT391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糖用甜菜“NT39106”适宜范围、品种来源、植物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性状、品质及对环境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NT39106”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种植区种植、繁种、鉴定、检验、收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496-2018 糖料甜菜GB 19176-2010 糖用甜菜种子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糖用甜菜 sugar beet用于

3、生产制糖原料的甜菜。3.2单胚种genetic monogerm seed通过遗传获得的种球内只含有一个种胚的种子,又称单粒种、单果种、单芽种。3.3甜菜雄性不育sugar beet male sterile因甜菜花粉母细胞退化而不具有授粉能力,又称甜菜雄不育。3.4甜菜二倍体 sugar beet diploid甜菜细胞核内有两组染色体称为二倍体或双倍体(2X=18)。3.5甜菜杂交种sugar beet hybrid指两个不同的甜菜亲本杂交所产生的种子。3.6NT39106 NT39106N9849(R-Z1HBB-1)。3.7犁铧形 ploughshare type叶片的叶基较宽、叶尖较

4、窄,形状如同犁铧形。3.8直立型 vertical type甜菜营养生长的叶丛繁茂盛期,甜菜叶柄及完全展开叶片与地面的夹角70的着生状态。3.9楔形 wedge type甜菜收获时块根外部如同楔状的形态。4 品种来源以丰产抗丛根病单胚雄性不育系N9849为母本,高生产力自交系R-Z1HBB-1父本,按父、母本1:5比例杂交而成。2016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命名为“NT39106”,审定编号为蒙审甜2016008号。5 植物学形态特征5.1 类型属糖用甜菜,二倍体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5.2 植株地上部性状5.2.1 叶形:犁铧形。5.2.2 叶色:绿色。5.2.3 叶面

5、形:平滑。5.2.4 叶柄长:34cm37cm。5.2.5 叶片数:56片60片。5.2.6 株型:直立型。5.2.7 株高:68.5cm72.4cm。5.3 植株地下部块根性状5.3.1 根形:楔形。5.3.2 根沟深浅:浅。5.3.3 根肉色:白。6 生物学特性6.1 产量在正常非病地块种植,块根产量4157/6674905/667。6.2 抗丛根病性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三级丛根病圃中,丛根病病情指数0.138,产量4070,比对照增产20.88%;具有抗丛根病特性。6.3 种子特性6.3.1 种株株型:单茎型。6.3.2 开花期:6月8日。6.3.3 种子胚性:单胚种。6.3.4 单胚率:

6、96%98%。6.3.5 种子千粒重:9.6g11.5g。6.3.6 种子粒径:2.0mm4.0mm。7 品质特性7.1 含糖率在正常非病地块种植,块根含糖率15.37%16.99%。7.2 钾含量4.97mmol/100g鲜重。7.3 钠含量5.97mmol/100g鲜重。7.4 -氮含量6.98mmol/100g鲜重。8 营养生长阶段对环境要求8.1 温度要求 “NT39106”露地直播时在春季连续5d地表5cm深处土壤日平均温度达到5以上即可播种,在内蒙古种植区以4月15日20日播种为宜,比较寒冷地区播种时期可延迟到4月末。在秋季当最低气温在1-3时要及时收获,防止低于冰点以下的冻害发生

7、,在内蒙古种植区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旬进行收获。8.2 光照要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长日照条件,每日需要日照10h14h。8.3 水分要求根据土壤墒情、降雨以及栽培模式情况,在播种或移栽后、 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及糖分增长期,滴灌3次4次,每次30m3/667m250m3/667m2。8.4 土壤肥料要求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施有机肥1500kg/667m22000kg/667m2,甜菜专用肥50kg/667m2。糖用甜菜“NT39106”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2、起草人:白晨、张惠忠、付增娟、李晓东、赵尚敏、鄂圆圆、张辉、郑文哲、张立华、李树生、张自

8、强、王良、张必周。3、项目来源:根据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内质监标函2018154号)文件精神,为了规范糖用甜菜“NT39106” 品种,特编制此标准。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NT39106”是2016年2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是本课题组针对我国甜菜生产中没有自育单胚抗病雄性不育杂交种的现状,特别是针对我区甜菜生产中推进的机械化精量播种和解决冷凉地区低温无霜期短所采取的纸筒育苗移栽技术对单胚抗病雄性不育杂交种的需求,而成功育成的单胚抗病雄性不育杂交种“NT39106”品种。该单胚抗病雄

9、性不育杂交种的母本雄性不育系N9849,是将多胚种改良成的遗传单胚种雄性不育系(在自然界中的多胚一个种球有3-5芽,而单胚种球只有1个芽),用近十五年的时间在国内首次将单胚、抗丛根病性和雄性不育整合在一起并选育出的遗传单胚抗丛根病雄性不育系,填补了国家空白,居国内领先。“NT39106” 单胚抗病雄性不育杂交种,是在承担国家十五 “863” 抗丛根病选育技术研究的基础上,2010年以来育成审定的3个具有抗甜菜病毒性病害丛根病的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种之一,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抗丛根病性和含糖率方面居国内领先。“NT39106”具有优良的产质量性状和抗病性特点,适宜在我区种植,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的

10、保持“NT39106”的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所以有必要制定本标准。三、项目内容本项目根据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项目和华北区育种岗位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目前国内缺乏优质抗病国产自育甜菜新品种的巨大生产需求等问题,课题组开展了糖用甜菜“NT39106”选育研究。本标准主要内容描述糖用甜菜“NT39106”的适宜范围、品种来源、植物学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品质等特性。四、编制过程2006年在甜菜重病圃种植抗病材料进行强化选择,选择优良的亲本材料。2007年将入选的优良亲本材料在院外进行隔离采种。2008年在重病圃进行亲本比较试验,同时对亲本进行母根培育。2009年按父母本1:

11、5的比例在院外栽植进行自然授粉制种,当年获得第一批杂交种。同时对亲本进行母根培育。2010-2011年在农牧业科学院院内中度丛根病病地进行杂交组合比较试验,同时每年对父母本进行母根培育和按父母本1:5的比例组配杂交种。2012-2013年将组合比较试验表现突出的单胚雄性不育杂交组合(NT39106)参加自治区区域试验。同时每年对父母本进行母根培育和按父母本1:5的比例组配杂交种。2014年杂交组合(NT39106)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同时对父母本进行大批量的母根培育和组配杂交种。2015年递交甜菜新品种“NT39106”选育技术报告,12月282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五次会

12、议审定通过。2016年2月颁发甜菜“NT39106”品种审定证书,审定编号:蒙审甜2016008号。2018年2019年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主持申报并编写了糖用甜菜“NT39106”征求意见稿,征求区内三位甜菜专家意见并修改后形成送审稿,经评审专家审定修改后形成报批稿,报送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五、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1、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丛根病病圃比较鉴定试验2010-2011年两年在农牧业科学院院内丛根病病圃组合比较鉴定试验中,“NT39106”块根产量比对照种甜研309提高38.14%53.88%,含糖率比对照提高0.29度0.52度,亩产糖量比对照提高42.45%56.52%,丛

13、根病病级比对照低0.5级1.0级。2010-2011年杂交组合“NT39106”比较试验产质量结果表年份试验地点材料名称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丛根病病级褐斑病病级公斤/亩与对照比%比对照提高公斤/亩与对照比%2010农牧业科学院院内NT391063690153.8817.180.29633.94156.521.51.0甜研3092398100.0016.890.00405.02100.002.01.52011农牧业科学院院内NT391063611138.1417.200.52621.09142.451.50.5甜研3092614100.0016.680.00436.02100.002.51.02

14、、两年区试结果2012年“NT39106”在4点区域试验中: 平均亩产4712,比对照甜研309增产28.7%,产量排名第12,4点全部增产;平均含糖率15.37%,比对照增加0.23度,含糖率排名9,3增1减,含糖在不同试验点变化较小。2013年6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4157,比对照甜研309增产8.08%,产量排名第19,6点5增1减,适应性、稳定性较好。平均含糖率16.22%,比对照增加0.36度,含糖排名第12,5增1减,含糖率在不同试验点变化不大。20122013年两年平均亩产4435,与对照相比增加18.16%,产量排名第12;两年平均含糖率15.80%,与对照相比增加0.30度,含糖率排名第8。达到自治区甜菜新品种标准。3、“NT39106”生产试验结果2014年6点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905,与对照比较增产23.54%,产量排名第9位,6点全增,适应性、稳定性较好。平均含糖率16.99%,与对照比较提高0.53度,含糖排名第7位,6点5增1减。达到自治区甜菜新品种标准,抗褐斑病及根腐病性较好。2014年参试材料“NT39106”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三级丛根病圃中,丛根病病情指数0.138,平均亩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